尽管《大宋宫词》的口碑是崩了,李少红亲自出马说明也无济于事,希望复制当年《大明宫词》口碑是不可能了。
影视剧在当代,成了我们了解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尽管《大宋宫词》的开头,说了本剧情有所虚构,但是你时间人物,故事主线用的全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魔改的太厉害还是会有些不明真相的人,相信你说的就是真的历史。
尤其是关于澶渊之盟这件事,这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对两国关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但关于澶渊之盟,历来争议都非常大,有人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有人说这是丧权辱国的耻辱,尤其是几年后力主签订条约的寇准,还被宋真宗罢免了,让这件事的对错更加的扑朔迷离。
那么时隔千年,当我们剥去重重迷雾,再来看看当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又会有怎样的结论和评价呢?
(01)幽云十六州
说起来宋辽的恩怨,还必须得从幽云十六州说起,这可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地方,每次说到这个地方,总有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中原失去了这个地方,就让长城成了摆设,辽国跨过长城,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让宋朝无险可守,最终导致了宋朝的灭亡。
辽宋的恩怨,本身并不发端与辽宋,因为丢了幽云十六州的不是宋朝,而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应该是中国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大的汉奸了,他本是后唐的将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跟历史上无数的节度使一样,他也遭到了后唐皇帝的猜忌。
要么杀了皇帝,要么被杀,无数人走的路都是这样,但石敬瑭实力不足,又不甘心被杀,于是决定找外援,他找的这个外援就是契丹人。
石敬瑭为了活命,更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于是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写了一份信,请求契丹出兵,帮自己。
代价嘛有两条,第一是自己给耶律德光当儿子,不知道耶律德光的脸上会不会微微发红,凡是要点脸的人都会觉得这件事有点说不过去,因为石敬瑭比耶律德光还大十岁。
但作为皇帝他是不会在乎这些的,他在乎的是第二个条件,事成之后可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人在家中坐,肉从天上来,耶律德光做梦也没想到,这好事居然能落到自己头上。
幽云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这地方为啥重要,因为他们都在长城以南,有了这些地区,契丹就可以成为地跨长城南北的国家,就有了稳定的赋税,是多少代草原人做梦都想要的地方。
没想到居然有人送过来,耶律德光做梦都能笑醒,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于是在契丹起兵的帮助下,石敬瑭击败了后唐的军队,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尽管是个儿皇帝。
令耶律德光吃惊的是,做了皇帝的石敬瑭,居然完全的履行了当初的承诺,本来这种交换就是在危机时刻做出的,事后大多数都要讨价还价或者阴奉阳违多少给点就行了,这么块大肥肉耶律德光也没想过全吃下。
但不要脸的石敬瑭在这个时候,却突然要遵守信用了,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是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的过程,而宋跟了最初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到946年,那一年耶律德光轻松地攻陷了开封城,这就是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恶果。
那一年,赵匡胤亲眼目睹了耶律德光进入开封,这位大宋的缔造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契丹的强大,也目睹了战争和百姓的惨状。
这里要说一句冯道,是他的出面阻止,让耶律德光没有大肆杀戮,让这个草原人想要做一个中原皇帝。
耶律德光运气好,但在人生的最顶点,却遭到了致命打击,开封城周边的百姓,不断攻击契丹军队,耶律德光不得已而撤军,更是在一片小树林里丧了命,有的说是得病死的,有的说是被百姓杀死的,为了纪念这件事,那片树林,就被叫做杀胡林。
这就是宋辽最初的恩怨,而宋朝知道自从建立之初,就念念不忘的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宋辽之间也是剑拔弩张。
(02)有钱的宋朝
说起来宋朝,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积贫积弱,弱不弱可以再讨论,但贫那是完全没有的事,宋朝那绝对是富得流油,富裕程度不但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而且也比汉唐元明都要富。
有钱人也是有烦恼的,宋朝最头痛的事情,就是北边的辽国动不动就过来打秋风,弄得宋朝是疲惫不堪,当年太祖太宗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轮到真宗皇帝,从小长在深宫,那更是对打仗没有信心。
网上,动不动就有人说,杨家将呢,杨将军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抗日神剧的套路,应该叫抗辽神剧,宋辽之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平的,尤其是澶渊之盟之后,那就百年之间不打仗。
但当时的宋真宗不知道历史的发展,当辽国的萧太后率领大军南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觉此战凶多吉少。
但寇准坚持让皇帝亲征,以此来提升士气,皇帝亲征可不是小事,万一出点状况,那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皇帝上前线之前,大臣硬逼着他留下遗诏,这在当时的中国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也说明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危机,情势非常难以预料。
最后宗真宗上前线之前,在大臣的见证下,留下话说,我万一死了,就立太子为新君,这样大臣们才放心让他去黄河北岸,激励人心。
当时双方互不知道底细,宋朝这边皇帝到达黄河北岸之后,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
而辽国这边,实际上他的主帅萧挞凛被宋军的黑科技,八牛床子驽射杀,因为这种弩射程非常远,辽军以为很安全,没想到这种威力这么大。
因为射程远,所以宋军只知道射中了一个大人物,但并不知道其实是辽国统帅萧挞凛被射杀了,这个消息一直被辽军封锁着。
一方是劳师袭远,损失惨重,一方是心里没底,担心契丹人度过黄河,这次宋军是孤注一掷,把皇帝顶到最前线,看来也是拼了老命了。
萧太后也是一代雄主,非常务实,双方都在互相试探,最终宋辽之间决定议和,宋真宗给特使的底线是100万,寇准则对特使说,超过30万我就杀了你,连皇帝都救不了你,因为你根本见不到皇帝的面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寇准是那种性格极其刚强执拗的人,这也为他日后被罢相埋下了祸根,最终宋辽之间谈得是,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使者回来后伸出三个指头,宋真宗以为是300万,只说太多了太多了,知道才区区30万之后,非常开心,这30万对于宋朝来说,实在是小钱。
于是宋辽之间,从此罢兵,百年间再无兵戈,但每年给这么多钱,对于宋朝来说,这件事到底划不划算呢?
(03)和平与梦想
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再加上能和辽国人做生意,有了一个强大而又稳定的邻居,在某些方面对于宋朝而言,也是好事。
因为有辽的存在,抑制了北方其他小部落的产生,宋朝在北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只用专心和辽国搞好关系就行,而不用动不动就要和新的部落打交道。
宋朝的运气很差,因为他面对的北方势力,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甚至后来的金朝都不如他,因为辽是个地跨长城南北的帝国,他建立了一套二元统治模型。
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做的南院大王,不是虚构的,而是辽的一种制度创新,他按地区的南北分为南院和北院,南院就按照农耕模式统治,按照汉人的那一套,北院就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来统治,从制度上完美的解决了游牧和农耕之间的冲突问题。
此后迅速崛起的金朝就不行,他在打败了辽国之后,迅速退化,最后还修了长城,迁都到北京,完全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农耕国家,最后亡国,完全就是北宋的复制和翻版。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辽国,宋朝作为纯粹的农耕国家,实在是很无奈,再加上后来的出现的西夏,宋朝的穷邻居总是盯着富邻居家里的钱,没办法宋朝只能花钱买平安。
穷邻居打仗是纯收益,但宋朝打仗则是纯消耗,后来王安石搞变法,就是想从根本上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结果失败了。
从大尺度历史上讲,澶渊之盟对于送宋辽都是好事,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宋朝人觉的心里很憋屈,但心里憋屈总比生灵涂他强。
而且在辽国统治下的河北地区,日子过得也不错,宋朝人总是异想天开的认为,他们是心向宋朝的,但事实上辽国早已是轻徭薄赋,在这片土地上,完成了人心和行政的双重统治。
白驹过隙的历史,转瞬即逝,但宋辽之间这百年和平,却是实实在在的,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最大的实惠,这或许就是澶渊之盟最大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