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为何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后,西周便走向了衰落?

为何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后,西周便走向了衰落?

《华夏民族扩张史》系列

五、懿王衰世

文/图/辑| 寒山忆雪

公元前950年左右的周穆王时代,周王国西征犬戎的同时,遭遇到淮夷的背后袭击,虽然周王师及时回援,稳住了东方的形势,但也仅仅只是打败徐国,令其臣服,并不能彻底攻灭徐国。

徐国为首的淮夷经此一败,也老实了一段时间。大约从周穆王十六年起(约公元前947年),直到穆王的孙子周懿王时代,前后50余年,周王国的东南方都保持了安定的局面。

这种安定的局面,与成王中后期和康王前期类似。也因此,周穆王时代也被视为西周历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

在这个中兴时期,还留下了周穆王西行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周穆王一直西行到「昆仑之丘」,在「瑶池」之畔会见了西王母。那么,这个传说是否属实,或者是否有原型呢?

1

穆王西行事件,主要记载于《穆天子传》中,《竹书纪年》中也有相关记载。巧合的是,这两部书都来自于西晋时期汲郡的战国古墓中,属于「汲冢古文」系列。既然这两部书对穆王西行的事情都有记载,那么穆王西行的可能性就存在了。

穆王西行,以及涉及到的昆仑之丘、西王母、瑶池,是很多人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昆仑之丘、瑶池位于哪里,西王母又是什么人物,说法实在很多。

甚至有一些猎奇者,把昆仑、瑶池的位置,与新疆甚至苏美尔、埃及联系起来。

按照西周中期的势力范围来看,别说埃及了,就是到新疆都是不可能的。

在《穆天子传》中也记载,穆王西行去时一万四千里,回来时是一万里。按照一万里来算,从洛邑向西的航空距离,可以抵达中亚的咸海、里海一带。但这只是直线距离,而且还是按照现代的里程单位来计算的。

西周时期的一里约等于现在的400多米,所以穆王西行万里,实质相当于现在的四千公里左右。此外,穆王西行并不是像今天一样乘飞机或者走高速,而是要在黄土高原崎岖的盘山道上左弯右绕。更主要的是,穆王如果西行,必然是要巡视西北方的犬戎各部,重复行路是免不了的,而且路线更加曲折,所以这4000多公里的单线总路程,可能航空距离连一半都不到。

这样算下来的话,再结合西周势力范围没有超过河西走廊来看,穆王西行达到的昆仑之丘,很可能就是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而瑶池,很可能就是河西走廊的某个上古湖泊,或者祁连山南麓的青海湖。西王母,则是当地一个比较大的西羌部落的女性酋长。

穆王西行的传说,不是我们重点考证的内容,而且资料缺乏,也很难考证出什么结果。那就让我们回到中原,回到周王国中来。

2

穆王在位三十九年,约公元前924年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是为周恭王,史记中记载为周共王。

相比他的父亲来说,周恭王算是一位守成之君,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淮夷被揍老实了,犬戎也正常朝觐纳贡,四海升平,天下安定。

恭王在位期间,值得一提的两个插曲,一个是位于周王畿西北方、泾河中游的密国,被恭王攻灭。这段历史在《竹书纪年》和《史记》中都有记载。

另一个是恭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显示,周王的封臣用土地来交换财物,比如裘卫盉、九祀卫鼎和倗生簋,其中后两者显示的土地交易,并没有通过周王国的官方认证。

这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出现了变化。

众所周知,西周的土地制度是著名的井田制。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一个贵族的土地分成九块,周围八块是隶农的私田,中间一块是贵族老爷的公田,隶农需要去公田里无偿劳作,以此来抵消自己私田的田税,可以说是以劳代税。

但井田制实质上是后世儒家的说法,西周真正的土地制度,可以总结为「王田制」。也就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所有权在周天子的手中。而后,天子之下的诸侯或封臣,拥有的是周天子分封或赏赐的土地使用权。当然,使用权不是白得的,诸侯和封臣是要给周天子上贡纳税的。

不过,西周时期的交通条件与后世是不能相比的,而且土地的产出也比较少。如果把粮食和物产运输到王都缴税,都不够路上吃的。所以诸侯与封臣也实行以劳代税的模式。当然,诸侯不可能千里迢迢去王畿的王田里劳作,他们的以劳代税,指的是义务为周王征战,并且自带干粮,以及武器军械。

虽然都是以劳代税,但封臣与诸侯还是有所不同的。诸侯距离远,以劳代税的比例高,不过也偶尔上贡物资。封臣在王畿内,距离近,以劳代税的比例低,要上贡的物资比较多。

而在诸侯与封臣这一等级,甚至要到大夫与士这个等级,才会出现隶农各分一块田地,然后到贵族老爷的田里义务劳动这种画面。

如果类比后世的话,西周中前期的这种土地制度,类似于唐朝中前期的均田制。被计口授田的农民,除了缴纳赋税外,还有一部分归属折冲府的军户,要义务服兵役,并且自带部分干粮,自备部分军械。

这种制度下,土地往往是不能随便交易的。而恭王时期出现土地交易,就意味着,王权所有制的公田,被逐渐变成私人所有的私田了。王室失去了王畿内的赋税来源,天子所掌握的财富资源也就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很多拥有天子所赐田地的王师军士,卖掉了田地之后,也无力支撑自己自带干粮、自备军械。

也就是说,一方面,天子直属的西六师、东八师,逐渐无力自己养活自己,需要王师「拨款」养活。另一方面,王室拥有的财富物资越来越少,越发难以养活王师军队。

可能有人会问,那么土地总量没变啊,生产的财富哪里去了呢?很简单,进入了那些买了田地的贵族的私库去了。

这就像唐朝中期,均田制瓦解,军户组成的府兵,无力自己养活自己,朝廷丧失了大量税收来源,也无力养活府兵,最后不得不放开地方节度使截留赋税,自行募兵,盛唐气息从此不再。

不过对于西周来说,各地诸侯原本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所不同的是,周王室仍然苦苦支撑,用越来越少的收入,供养越来越难养的王师军队。这势必导致一个结果,王师的战斗力不断下降,周王国本部的综合实力也逐渐变弱。

在这个基础上,周恭王时期天下太平,尚且能应付的过去,而到他儿子周懿王即位,一旦有战争发生,情况就不妙了。

3

周恭王在位二十四年,于公元前900年去世,他的儿子姬囏即位,是为周懿王。第二年为周懿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99年。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在前面讲某王某年,对应的都是约公元前多少年,而周懿王元年,没有约了,就是公元前899年,为什么呢?这与一场天文现象有关。

《竹书纪年》记载,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周懿王元年,郑地出现了天亮两次的现象。

天这么会亮两次呢?目前最靠谱的解释是,日出之前恰好发生了日全食,于是人们既没有看到日全食,又看到了原本变亮的天,由亮变黑,最终再次变亮,于是便形成了「天再旦」这一天文奇观。

而遇到天再旦这个奇观的,多是在郑地。西周的郑地并非后来中原的郑国,而是郑国的始封地——关中西部凤翔一带的郑地,也称作「西郑」。

天文学家根据这些信息推断,能让凤翔地区的古人在清晨日出前遇到日全食,并形成天再旦景观的,只有公元前899年4月21日的那一次日全食。所以,周懿王元年,也就确定是在公元前899年了。

周懿王即位后,天下已安定50余年,四方无战事,被周王国打败的犬戎和淮夷,经过半个世纪的生聚,又恢复了实力,开始伺机反周。除了这两者外,陕北高原与晋西山区的白狄,经历昭王、穆王、恭王时代70余年的时间,也逐渐壮大,对西周王畿形成威胁。

到周懿王七年(公元前893年),西戎南侵关中周王畿,戎人的军队甚至一度逼近镐京。周懿王十三年(公元前887年),狄人又入侵关中,一度入侵到岐邑一带。

这两次入侵记载于《竹书纪年》当中,《诗经》中则记录了周人反攻「猃狁」的历史,比如《小雅·采薇》中的「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这里面的猃狁,可能就是《竹书纪年》中记载的西戎。

在「太王迁岐上」一文中,简单分析过,猃狁与犬戎可能并非同一族群,犬戎与昆夷是一族两称,而猃狁则是「匈奴」或者「胡」的谐音称呼。

当然,这个说法是建立在语言学的分析上,不一定准确。也有说法认为,猃狁就是犬戎,或者是犬戎的一个分支,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至少在周人看来,猃狁与犬戎,都是戎人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他们都处在周王畿的西北方,所以也都被统称为西戎。

除了戎狄入侵关中以外,淮夷也又一次在东南方挑事。淮夷入侵的历史未见史书记载,而是记载于史密簋的铭文上。

面对西北与东南同时出现的边患,周懿王能否像他的爷爷周穆王那样左右开弓,一手揍戎狄,一手殴淮夷呢?

4

答案是否定的。

西周王田制度的瓦解导致周王室掌握的资源变少,王师的战斗力也日益下降。在反击淮夷之前,周懿王不得不先躲避戎狄的锋芒,把都城从镐京迁到镐京以西、岐邑以东的犬丘(今兴平一带)。

直到六年后的周懿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79年),周人才组织好军队,北上反攻猃狁。这场反击战的主帅是虢公,也就是当时的虢国君主,虢叔的后裔。

然而周人好几年准备的一场反击战,却以周师大败而告终。周人的军队可能损失惨重,经过前几年被戎狄入侵洗劫,再到这一次反击戎狄失败,难怪周人会喊出「靡室靡家」的哀叹。

西北战场失利,东南战场也不好过。史密簋铭文记载,淮夷中的卢夷、虎夷,联合中原地区的杞国(夏王族后裔)、舟国,攻打周国的东土,也就是中原以东的地区,可能在现在的山东一带。随后,师俗和史密分别率领齐国的军队反攻入侵者,并俘获了数百人。

但这场战役只局限在山东地区,真正与淮夷接壤的中原地区,尚且没有资料证实是否存在战争。不过,根据形势判断,战火都烧到了齐鲁大地,连周王国最东端的齐国都被动员起来了,中原必然也不会太平无事,而且更可能战事进行的相当艰难。

在战争失败的情况下,周人是不会去铸造青铜礼器去纪念战败的,这就是周懿王时期周与淮夷之战缺少青铜铭文记载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推论,真实历史究竟如何,还有待新的考古发现。

在西北与东南两面受敌的情况下,周懿王应对乏力,最终忧郁而死。对于周懿王的在位年数,众说纷纭,《竹书纪年》记载为25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是8年,至于究竟是多少年,暂时也没有确切的结果。

不过可以确信一点的是,周懿王临终前,并没有把王位按照父死子继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周恭王的弟弟,也就是比周懿王大不了多少岁的王叔,是为周孝王,青铜铭文记载为周考王。

这一次传位既不符合父死子继的原则,也不符合兄终弟及的原则。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周懿王太子年幼,而周懿王又在「卫国战争」中表现的很差劲,不得不传位于年长的王族亲贵,以挽救周王朝所面临的危局。

那么,临危受命的周考王,能否发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作用,带领周王朝摆脱眼前的危局呢?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寒山喷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周穆王,西王母,瑶池,诸侯,昆仑,西周,制度,劳代,土地,距离,消息资讯,周王国,周穆王,周人,穆王,周懿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周穆王,西王母,瑶池,诸侯,昆仑,西周,制度,劳代,土地,距离,消息资讯,周王国,周穆王,周人,穆王,周懿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周穆王,西王母,瑶池,诸侯,昆仑,西周,制度,劳代,土地,距离,消息资讯,周王国,周穆王,周人,穆王,周懿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