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唐朝是一个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朝代,是中国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出过几个非常有名的帝王,一代明君李世民,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他爱民如子的印象深入人心。中国历史唯一正统的女皇武则天,也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做了不小的贡献。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更是把唐朝推到了鼎盛时期,所谓物极必反,李隆基时代也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

抛开唐朝的政治,唐朝的文化也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诗。除了很多杰出贡献的大诗人,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唐朝时期的艺术发展也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仕女图、壁画、书法,不一而足。唐朝还有一个最著名的美女杨玉环,即杨贵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说到杨玉环,人们脑子里立马就会想到一个体态丰腴的美女,关于唐朝人们的审美观,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更是让很多体重超标的同学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生在唐朝,但是,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事实却是未必如此。下面我们一一分析下,那些所谓唐朝以胖为美的佐证。

不重生男重生女

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的美貌是不容置疑的,要不然,唐明皇李隆基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做妃子,而且还荣宠不衰,连带全家人鸡犬升天,致使民间“不重生男重生女”。

1.环肥

关于杨贵妃的身材,说她胖的依据是《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是这个“素有肉体”并不能就说她是真的肥胖。野史记载,杨贵妃身高在164-168之间,体重在130多斤,照这个说法,跟肥胖是不搭边的,只能说是丰腴。这跟《杨太真外传》里描述得“微有肌也”比较符合。

2.舞蹈家

说杨贵妃肥胖的依据,好多是不禁推敲的。首先,我们都知道,杨贵妃如果放在现代,那必须是个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她能歌善舞,擅弹琵琶。这也是除了貌美之外,能让文艺皇帝李隆基宠爱她的重要原因。一曲《霓裳羽衣舞》是李隆基梦中所见仙女跳的舞蹈,让杨贵妃完全跳出了舞蹈的仙气。试想,一个肥胖的胖子能跳的动舞吗?即使能,那能跳的宛如仙女下凡吗?因此说贵妃肥胖,站不住脚。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其次,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段贵妃出浴的描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个“侍儿扶起娇无力”很有讲究,让人感受到的是贵妃的娇弱,柔美。想想如果是一个大胖子,那得几个侍儿扶得起来,更不会有这种娇弱的美感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体态丰满的美女,那就是另一番风情了。

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献记载,杨贵妃“丰艳”,杜甫更是说她“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也能说明贵妃皮肤特别好,“骨肉匀”则是说明身材匀称。如果是肥胖,肯定不会这样形容的。

仕女图能作为唐朝以胖为美的证明吗

之所以说唐朝以肥胖为美,证据除了杨贵妃的传闻,另外就是唐代的宫廷绘画和仕女图,以及各种雕塑包括敦煌壁画中所表现的女子形象。代表作就是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1.仕女图

这些图中的女子几乎都是非常丰腴的。我们先看看《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地位很高的贵妇,而且年龄都稍稍偏大,人到中年,莫说古代,现在人还有中年胖这个说法呢,古人这点跟我们应该没什么区别。而且,古人更注重富态。不看画中主体女子,再看看旁边伺候的小丫头,几乎都是身材瘦小的,试想,如果以胖为美,即使是伺候人的婢女,也都是经过筛选的,长得顺眼的。主人怎么会选自己找一些让自己看着丑的人来伺候呢?

2.富足生活加上夸张的艺术手法

唐朝画家为什么都喜欢把女性画得略微肥胖呢?其实,这也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来看,我国古代,整体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是很高的,大多老百姓都忍饥挨饿。但是,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走到了整个朝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点。在这种国富民强的前提下,人们生活条件非常好,有能力吃饱穿暖,自然富态一些。

这种富裕的生活,女性身上更能体现出来,而且不会被人诟病。丰腴的女性总比脑满肥肠的男性更让人赏心悦目。

仕女图中那些看起来生活惬意、体态丰满、姿态优美娉婷的美女们,更能完美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某些角度来说,女人可以代表生活,女人丰腴,多数是生活舒心,衣食无忧,甚至是锦衣玉食只有安定繁荣的社会,才能满足这些条件。这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也更能接受肥胖者。富足的生活造就了一批身材丰腴的妇女,再加上艺术夸张的手法,我们现在见到的图画中都是胖美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说,仕女图也不能作为唐朝以胖为美的证明。

3.敦煌壁画

也许还有人会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贵族,她们代表的是神仙,为什么也很胖?其实这个更好解释,敦煌壁画描绘的是佛教场景,佛教讲究圆满祥和,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结合当时的主流画派,所以佛像必然也是丰满肥胖的。如来佛祖方面大耳,自带威严,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菩萨也是个个丰腴秀美。还有一点就是心宽体胖的形象更显得宝相庄严,更容易让人心生敬畏,也符合统治者的要求。

纤腰玉带舞天纱

既然唐朝以胖为美禁不起推敲,那么唐朝真实的审美观又是什么呢?有件事曾经借唐玄宗之口表达出来,就是当时的太子李亨曾经被李林甫陷害,很不得志,日子过得很苦,甚至不近女色,李隆基为了让儿子开心,着高力士“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

“细长白”是皇帝选美的标准,这足以当做是当时人美审美的典范了,所以说,身材苗条纤长,皮肤白皙,也是唐朝人的审美观,这跟我们现如今的审美没什么区别。当时还有很多诗词里用细腰形容美女,唐朝的文人墨客多如过江之鲫,他们能代表社会的大分群体。喜欢苗条的美女,在唐朝的诗词中真的是大量体现。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武平一《杂曲歌辞·妾薄命》)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李贺《将进酒》)

“细腰”、“窈窕”这些词语出现在诗词中非常频繁,而这些词语几乎在各个朝代,包括现在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这也可以证明,唐朝的人们也不喜欢胖子。

唐朝著名的诗僧贯休《白雪歌》里曾经有两句诗这样写: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意思就是,人无论贵贱,都不应该养成肥胖的样子,这算是很直白的对肥胖的不喜欢,如果真的以胖为美,就不会做这样的诗了。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唐朝人心目中的以“以苗条细瘦为荣,以肥胖硕大为耻”,可见,唐朝人不但不喜欢肥胖,甚至是厌恶肥胖的。

审美观的非共性

所谓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社会群体,人们的审美观都不尽相同。审美有共性,又有很大的差异。

单单就人类个体的美丑来说,各个时代总体喜欢纤细苗条的女子,“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一种变态的审美。我们所说正常的审美观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观,不是低级恶俗的东西。

总之,“燕瘦环肥”各有千秋,也各有所爱,唐朝的丰腴之美,何尝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满足体现呢!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生活富足,丰腴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如同我们当今社会一样,减肥的人越来越多,说明老百姓生活好。珍惜当下,感恩社会,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美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重生,生活,社会,杨贵妃,李隆基,身材,女子,唐朝,人们,为美,消息资讯,审美观,杨贵妃,白居易,李隆基,唐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重生,生活,社会,杨贵妃,李隆基,身材,女子,唐朝,人们,为美,消息资讯,审美观,杨贵妃,白居易,李隆基,唐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重生,生活,社会,杨贵妃,李隆基,身材,女子,唐朝,人们,为美,消息资讯,审美观,杨贵妃,白居易,李隆基,唐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