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安石为变法矢志不渝,规划足够理想,但他终究败给了现实

王安石为变法矢志不渝,规划足够理想,但他终究败给了现实

王安石早年刚入仕就被晏殊赏识,还自我推荐见了贬官至杭州的范仲淹,并得到他赞赏。在扬州写成《淮南杂说》就已经声名鹊起,三十岁不到治理鄞县赢得极高口碑,范纯仁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等都有对其积极评价的书文,有的多次举荐他,而且欧阳修曾同时推荐过介甫和吕公著,靠吕氏家族一说实在可笑。后来的嘉祐四友更不必说,多次辞官时,司马光都说连王安石这么有才都不去,我也不去了这样的话。一个人能在官场上多次被不同的人赏识举荐,除了才学人品,按照现今成功学的观点,情商应该也很高,所以被神宗赏识不是偶然。

神宗刚即位,王安石就能立即得到重用,跟王安石十几二十年的蛰伏与构建人脉不无关系。在仁宗朝,王安石曾上书建议变法,但不了了之,英宗在位太短,也不是王安石实行变法的时机。神宗即位前,王安石就积极结交真定韩氏(韩维,韩绛)、东莱吕氏(吕公著)等豪门士族,利用他们在朝中的威望来打通与未来新君赵顼的联系,赵顼还是颍王时就通过韩维了解了王安石。年轻气盛、欲有所作为的赵顼与胸怀壮志、欲一展宏图的王安石在延和殿中对谈,君臣一拍即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变法。

王安石在地方上有那么多执政经验,也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为百姓做更多事就要把更多的钱粮集中在中央,让中央有更大的权力,才有更多能力为百姓排忧解难,造福苍生,铲除奸邪。这个结论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漏洞也非常明显。不过结合另外一个事实就可以理解王安石的思路了。

宋神宗继位时,时年四十六岁的王安石,在宋仁宗时期生活了四十一年。宋仁宗在王安石一岁时继位,十二岁时亲政。可以说,王安石在懂事之后目睹,经历的一切,都是仁宗时代的产物。可以说王安石通过自身经历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缺陷,都是在宋仁宗一手塑造的时代风气这个基础上的。

很明显,宋仁宗时代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小段节点,而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来说却是一生的经历。宋仁宗的能力在中国历代皇帝里面具备普遍性,而他的性格在中国历史上却并没有普遍性。像宋仁宗一样能力平庸的皇帝很多,而像宋仁宗一样有自知之明,知道抑制自己的欲望没事不折腾的皇帝很少。

王安石的顾虑其实也和宋代换宰相频率高有关,想着自己多做点事把新法推上轨道,那么罢相了也问题不大,很多事做得急切了些。其实新法在早期的很多问题就是在于推行过急,后面官员有了足够的认知和执行经验,就推行的比较好了。新法大部分都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就算南宋时否定新法,也继承了大量的法令。可能最大的变数就在于低估了皇帝从中集权的野心吧,后面神宗搞元丰改制,王安石也没想到神宗的动作这么大。当然,后面徽宗朝的举措就更预料不到了。

长期的地方经验,让王安石以为牧官和牧民一样,自己的主张可以不打折或者打八折地落实到所有辖区,然而宰相说到底是和皇帝大臣打交道的,真的落实到地方小吏手里有五折就不错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行的时候甚至故意往反向执行,即便有巡察也很难。所有事情都需要人来操作,好的法令也得有人执行有人配合,不然办不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时代,经验,理想,神宗,赏识,王安石,皇帝,新法,仁宗,规划,宋仁宗,赵顼,王安石,新法,韩维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时代,经验,理想,神宗,赏识,王安石,皇帝,新法,仁宗,规划,宋仁宗,赵顼,王安石,新法,韩维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时代,经验,理想,神宗,赏识,王安石,皇帝,新法,仁宗,规划,宋仁宗,赵顼,王安石,新法,韩维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