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大明王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君,公元1360年5月2日,朱棣在南京登基,随后迁都北京,总共在位64年。在位期间,他一直励精图治,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他统治期间被后世称为“永乐盛世”。
生在帝王家,朱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天家父子最无情,他的父亲,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开始是立了马皇后的嫡长子为继承人,可他的哥哥没福分继位,不久就病死了。
即便如此,本应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的嫡次子朱棣也并没有成为太子,他的父皇朱元璋转而立了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可谓是直接不给面子。朱棣一开始只是个燕王,他的登基之路可谓是举步维艰,位高权重更容易同室操戈。
朱棣是靠着发动兵变,逼死了建文帝朱允炆才最终成为皇帝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背后的军师谋士,一个看似普通的僧人姚广孝。此人虽出家,可却文化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尽心尽力辅佐朱棣,同帝王一起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
“妖僧”姚广孝
姚广孝有着经天纬地的才能,堪比刘伯温,张良等人,可他却是一个僧人,更是被世人称为“妖僧”,这么一个诡异的称号,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他14岁出家成为和尚,虽然是和尚,修行佛法,他同时也拜了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法,钻研阴阳五行之术,佛道兼修,这在当时极为罕见,几乎找不到第二位,算是有违常论的事情了。
姚广孝本身的家庭环境并不算差,足够供得起他念书识字,可他究竟为何在14岁要远离红尘,遁入佛门呢?既然遁入了佛门也就罢了,可他同时兼修道法阴阳,佛道兼修也就算了,总归是归于尘烟的,可他最奇怪的是凡心不死,有着忠臣勇士报国之心。
他的谋略不输给任何人,他的胆识也不输给任何一个武将,是真正的经天纬地大才,可就是因为他在凡间,却仍然坚持以僧人的身份自居,所以被世人称为一代妖僧。
“妖僧”姚广孝辅佐的人正是明成祖朱棣,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在姚广孝的策划下才完成的。因为有了姚广孝,朱棣才得以从当年的燕王,一步步踏上了位高权重的帝王位。
朱棣对这位妖僧也极为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深信不疑,奇怪的是姚广孝似乎无欲无求,淡泊名利,对朱棣的任何赏赐都无动于衷。
辅佐朱棣登基
明成祖朱棣本不该成为帝王的,是姚广孝一手推动,促就了永乐盛世。当年朱元璋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立为继承人后,为了给孙子帝王路做铺垫,他不断地打压儿子们的实力,压制各路藩王。
公元1398年6月,朱允炆正式登基,年仅21岁,他也算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厚望,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君王。他在位期间一心勤政,励精图治,锐利改革,最终使得大明盛世再上了一个台阶。
朱允炆在民生经济上取得突破后,就开始着手进行政治上的改革,他十分忌惮当年那些叔叔们的实力,所以一直沿袭了朱元璋的政策不断打压藩王,这就触动了藩王的切身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藩王们手握重兵,也不是吃素的。朱允炆就先从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再去突破实力强大的藩王。在朱允炆的高压政策下,大部分弱小的藩王们都或被流放,或被逼着自尽了。
朱棣很清楚,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他不愿意坐着等死,没有退路,只能兵行险招了,朱棣决定起兵造反。姚广孝从朱棣起兵开始,就一直在身侧为他出谋划策,他曾提出一个建议:“绕过济南,直奔南京。”这可谓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可朱棣到底最终还是赢了,建文帝朱允炆被逼无奈,最终一把火烧了大明皇宫,此后不知所踪。
临死要一个人
就这样,朱棣成功地成为了帝王,姚广孝也一直在身侧辅佐他,本应该有“从龙之功”的姚广孝受到的赏赐是最多的,可他却不一样,不需要一丝一毫地赏赐。
面对朱棣赐予的,无论是美女三千,还是高官厚禄,精美府邸,他都不为所动,仍旧要求居住在寺庙里,做一个凡僧,朱棣允许他还俗,他也不愿意。
直到临死之际,朱棣去寺庙里看望他,此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形容枯槁,时日无多了,朱棣问他是否还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他。本以为他还会说别无所求的,病床上的姚广孝颤巍巍地说道:“请求陛下放了溥洽。”明成祖一愣,好半天才想起来这个溥洽是何人。
这个溥洽也是僧人,早年同姚广孝结为好友,志同道合,一起游山乐水好不快哉。传闻当年建文帝火烧皇宫不见踪影后,溥洽知道他的下落,并将其藏了起来。
就这样,朱棣就把溥洽关了起来,可无奈十五年关押也没得到任何消息,说不定朱允炆的下落跟他真有一定关系。面对这个老僧临死前的请求,朱棣大方地立刻命令手下去大牢里释放了溥洽。
听到这句话的姚广孝心满意足,带着一抹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睛,最终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姚广孝在朱棣心里太不一般了,他无欲无求一生,对自己可谓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结:
就这样的姚广孝宁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被人说是妖僧也好,黑衣宰相也罢,这又何尝不是对姚广孝的一种赞美呢?
他的忠心给了朱棣,他的情义也给了朱棣,他们这一对君臣,共同谱写了永乐盛世凯歌,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