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山的那边是成都:杜甫不寻常的乾元二年

山的那边是成都:杜甫不寻常的乾元二年

山的那边是成都:杜甫不寻常的乾元二年

乾元二年(759年),是安史之乱发生之后的第四年,在这一年,唐军与安史叛军之间的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总的来说,这一年没有发生极为重大的事件,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乾元二年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于杜甫来说,乾元二年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愤然辞官,甘愿漂泊

公元757年四月,看着从长安冒死逃出,一路风尘仆仆追寻自己到凤翔的杜甫,刚刚在灵武称帝的唐肃宗大为感动。为了嘉奖杜甫的忠诚,唐肃宗授予杜甫左拾遗的官职。

或许因为这份给皇帝提意见的工作来得太不容易,杜甫决心拿出一个书生全部的赤诚,为皇上建言献策,以此来报答肃宗对他的赏识。

尽管对国家和朝廷,杜甫一直怀着无比美好的初心,但是不久因房琯事件,杜甫的立场和言行使“帝怒,诏三司杂问”。

幸亏宰相张镐出面,极力营救杜甫,杜甫才得以免除牢狱之灾。

后来唐肃宗冷静下来,将杜甫连降两级,从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总算保住了他的编制。

但经历了此番政治打击,那个曾经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意气风发的杜甫,对大唐的官场已经没有多少兴趣了。

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杜甫曾几次回乡看望妻儿,在途中他看到中原处处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这时终于明白:他和天下的众生,正处在一个怎样水深火热的时代。

于是公元759年的秋天,杜甫毅然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这次辞职,也意味着杜甫彻底放弃了当政者的幻想。

从此,杜甫不再以仕进为念,他愿意沉沦下层,愿意穷困潦倒,为了活下去,他甚至愿意漂泊天涯。

因为喊出“罢官亦由人,何事拘行役”的杜甫知道,一颗真正自由的心灵,对于“诗是吾家事”的自己来说,是多么重要。

奔赴秦州,囊中羞涩

杜甫辞官以后,迫于生计,他离开了物价飞涨的长安,也没有去洛阳,而是选择前去秦州(今甘肃天水)。

唐时的秦州,地处西北,远离战乱,距离长安也不过七百多里。加上杜甫的侄儿杜佐和朋友赞公都在秦州,杜甫一家前去投奔,多少也能得到一些照应。

在杜甫到来之前,杜佐已经为叔父搭建了一座茅屋,杜甫和妻儿们在秦州总算有一个落脚点了。

杜甫在秦州的生活,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安顿,但杜甫的内心,却充满了悲伤和忧虑。他悲伤关中的大旱使得饥民众多,他忧虑那熊熊燃烧的烽火,有一天会不会在秦州蔓延。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杂诗二十首》

来秦州数天后就是节气白露。凉风已至,寒蝉凄鸣,天上鸿雁,成阵南飞。

流寓他乡、深夜无眠的杜甫,走出茅屋举头而望,但见天上一轮圆月,其光皎洁,其辉清幽。面对此情此景,杜甫不禁想起了身处战乱、远在他乡的弟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可是战事未休,山高路远,一纸家书,难以为继,杜甫对分离已久的亲人,只能牵肠挂肚,愁思满怀。

一个人流浪他乡,如果填饱肚子的问题能够解决,一般他不会很快离开这里的。

杜甫到达秦州以后,由于所带家眷太多,亲友的资助又常常有限,所以仅仅过了三个月,杜甫就囊中羞涩,在秦州的日子撑不下去了。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更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空囊》

但是如果离开秦州,又能去哪里呢?就在杜甫为一家人的衣食一筹莫展之时,他收到了一封让他兴奋不已的书信。

无比艰辛,逃离同谷

给杜甫写信的这个人是谁,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热情地邀请杜甫,让杜甫前去同谷(今甘肃成县)。

他在信里说同谷物产非常丰富,人们从不会为吃的东西发愁,即使是再不会谋生的人,在同谷生存也不是一件难事。

整天饥肠辘辘的杜甫,阅罢这封远方来信,自然对同谷那个叫栗亭的地方心生向往,恨不得立刻动身启程。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方可舟。

虽伤寓旅远,庶遂平生游。

——《发秦州》

可是同谷真的如杜甫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吗?

“不,一切都不一样。”

冒着数九严寒,历经千辛万苦,杜甫一家终于到达同谷。但是之前给杜甫写信的那位朋友,却突然人间蒸发了,杜甫千呼万唤都联系不上他。

在那一刻,杜甫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然而没有办法,既来之,则安之,穷途末路、人生地不熟的杜甫,只好硬着头皮在同谷暂居。

杜甫在凤凰山麓的飞龙峡口,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房遮蔽风雨,阻挡严寒。

为了果腹,衣不蔽体、苍老憔悴的杜甫在呼啸的北风中,带领全家在山上拾橡栗,并挖掘一种可蒸食的中药材黄独。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杜甫的手脚全是冻疮,那一张布满愁容的脸,现在被山风吹得灰黄皴裂,就像一枚皱巴干瘪的山核桃。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若是每天都能在山上找到橡栗和黄独,那自然是好的,但有时奔波一天也无所得。

回到家,看到孩子们饿得大声啼哭,杜甫的心里,就像有千万条小蛇在不停咬啮着,使他无法喘气,生不如死。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此时的杜甫才绝望地明白,同谷并非人间福地,那位朋友说的遍地的山药,香甜的蜂蜜和冬天鲜嫩的竹笋,只能出现在书信里。

几年前,杜甫亲历过小儿子被饿死的人间惨剧,这一次他不想坐以待毙。是生存还是毁灭?对于杜甫来说,这是一个根本不用思考的问题。

于是在同谷生活了二十多天之后,759年的岁末,杜甫和他的家人,来了一次悲壮地说走就走的逃离。

然而还能去向何处呢?这一次,只能是成都。

跋山涉水,抵达成都

杜甫这次之所以选择成都,一是因为成都是天府之国,没有荒年和饥馑,二是杜甫有不少老朋友在成都及周边做官。

这时的成都之于杜甫,是暗夜里闪烁的明星,是遥远的地平线上微露的晨曦,是杜甫拼命挣扎还可以抓住的最后一线希望。

于是在公元759年的腊月初一,当同谷的富庶之家已经为新春喜气洋洋地做着各种准备的时候,杜甫和他的家小却不得不离开同谷这块伤心之地,悄然踏上艰难的入川之路。

杜甫入蜀南行,翻越的第一座山就是木皮岭。木皮岭是徽县西部的一道天然屏障,古代为入陇要冲。

木皮岭山势高峻,陡峭崔嵬,刺天裂地,云烟万叠。杜甫在《木皮岭》一诗中就真实地记录了他翻越木皮岭的感受: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

汗流披我体,祁寒为之暄。

千辛万苦翻越木皮岭之后,杜甫一家来到了洛河河谷,在那里,他们渡过了白沙渡。渡口位于绝壁之下,天色已黄昏,一家人小心翼翼地依次上船。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绝岸,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白沙渡》

过了白沙渡,来不及喘一口气,一家人又继续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这是农历初八的晚上,天上有一轮淡淡的上弦月,清冷的光辉照耀着这些急急如丧家之犬的人,冷眼旁观着他们为了有一条活路而昼夜兼程。”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终于来到了嘉陵江上游的水会渡。杜甫感到脚下的地在颤动,大江忽然横在面前,汹涌澎湃像大海一样宽阔。而船夫在黑暗里整理着船楫,说笑着,还唱着歌,根本不把波澜放在眼里。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水会渡》

渡过水会渡,杜甫便离开了陇右之地,那仅居三月的秦州远了,那仓皇逃离的同谷也远了。大概三四天之后,杜甫一家便来到了四川的边境。

不顾长途的车马劳顿,怀着不息的憧憬向往,公元759年的农历岁末,杜甫一家终于到达了山那边的成都。

至此,杜甫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将要告一段落,在物阜民丰,春光旖旎的成都,杜甫将要扫去一身的征尘,休憩疲惫不堪的身心。

在杜甫人生的下半场,终于要翻开一页崭新的生活篇章。

成都杜甫草堂

乾元二年,成就诗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对于诗人杜甫来说,是极为动荡极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杜甫经历了太多太多,先是辞职,后赴秦州,再别同谷,历经无数坎坷不易终入成都。

毫无疑问,这一年是杜甫一生中最难的一年。人生最怕居无定所,这一年杜甫光是大型的辗转迁徙就有三次,并且是在寒冬腊月,衣食无着,舟车难行的情况下进行的。

但是无论有多难,杜甫都不会被打败,在这年年末,他最终抵达了他心中的诗与远方。

时隔千年之后,再次回看杜甫当年的这些经历,我既为诗人的命运多舛静静地流下眼泪,同时对诗人那种无坚可摧的强大的生命意志,心中升腾起了一种无限的崇敬。从这一点上来说,杜甫已经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

但是如果仅从生活层面评价乾元二年对于杜甫的意义,那未免有些肤浅和单一。乾元二年虽然使杜甫备尝艰辛,却使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和一种更为深刻的境界。

朱东润先生说:“乾元二年是一座大关,在这年以前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的诗人;在这年以后,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超过杜甫的了。”

因为在这一年里,一无所有的杜甫开始了他真正的逃亡生活,身份和地位的彻底转变,使得他的眼睛更加往下看,往破碎的大唐的深处看。

在这一年里,无论是《秦州杂诗》,还是《同谷七歌》,还是入川之路上的一系列的记行诗,看起来杜甫都是在书写他个人的悲辛,但他的悲惨遭遇和处境,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天下大众的苦难?只不过杜甫在用诗歌记录历史,他的苦难被人们看见了而已。

所以自觉地成为底层人民的一员之后,杜甫对苍生的不易和人民的疾苦,才有了真正切肤的感同身受。自那以后,哪怕杜甫生活在相对稳定的年代里,他对底层始终抱有一种深切的悲悯。

而这悲悯,才是杜甫人格中最耀眼的光辉,也正是这悲悯,成就了伟大的“诗圣”,使得他的诗歌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同时,具有了更加深刻动人的力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诗宋词古诗词”

作者:张风莉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烽火,同谷,成都,事件,杜甫,茅屋,秦州,长安,唐肃宗,一家,同谷,成都,杜甫,木皮岭,秦州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烽火,同谷,成都,事件,杜甫,茅屋,秦州,长安,唐肃宗,一家,同谷,成都,杜甫,木皮岭,秦州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烽火,同谷,成都,事件,杜甫,茅屋,秦州,长安,唐肃宗,一家,同谷,成都,杜甫,木皮岭,秦州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