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侨置州县和土断制度,分析东晋王朝对北来侨民的政策

从侨置州县和土断制度,分析东晋王朝对北来侨民的政策

东晋时期,汉人政权偏居长江以南,中国北方领土长期沦陷于胡族之手,面对这种分裂局势,东晋王朝开创了侨置州郡制度。

什么叫做侨置州县制度呢,所谓侨置州县,就是将原先处在北方的州县名称原封不动地搬到南方,以此收拢流民的制度,这种制度一度得到了许多东晋臣民的支持。

但是,在东晋中叶以后,侨置州县制度屡屡受到批判,在众多臣子中兴起了“土断”思潮,并推行了几次土断。

从侨置到土断,东晋王朝对北来侨民的政策究竟是如何展开变迁的呢?

1. 西晋崩溃与流民问题

西晋末年,由于晋惠帝不智,无力掌管朝政,朝政落入皇后贾南风之手,此时,掌握兵权的各地宗王对贾氏专权日益不满,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彻底耗尽了西晋王朝的国力,使得北方一度陷入混战之中。

少数民族乘势崛起,如石勒等人纷纷起兵反晋,最终,西晋王朝在少数民族军队的冲击下轰然崩溃。

西晋贵族、普通百姓纷纷南下,躲避战乱,寻求生路。

时至,晋怀帝永嘉初年,司马睿在建业建立根据地,不久后自称为帝,北方流民眼看着南方政权建立,更加积极地向南方迁徙。

正如《宋书》所言,在少数民族浪潮的冲击下,北方诸州大都沦陷,大量流民转徙四方。

这些流民涌入东晋境内,给东晋的统治带来巨大压力。因为,流民历来是王朝统治的不稳定因素,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例如,东汉末年,州郡长官拥兵自重,纷战不休,导致流民遍地,“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

这些流民导致了各个政权内部的人口减少,税收减少,流民的流动性也不便于政权进行统治,增加了暴乱的可能性。

此外,流民迁徙后还容易与当地土著发生矛盾,例如,在西晋末年,略阳等地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布散梁州及三郡界”(《晋书》)。

不少流民因为远离故乡,缺乏依靠,常常被当地居民欺负,从此矛盾丛生,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2. 侨置政策的必要性

东晋政府正是看到了流民问题的严重性,才推出了侨置州县政策。

侨置州县政策一方面可以笼络和团结流民中的上层贵族,促使他们拥护东晋王朝。

因为,这些南下的北方贵族远离故土后,紧紧围绕在司马睿组成的政治集团周围,帮助司马越建立东晋政权。

司马睿的智囊王导也劝司马睿务必善待南下士族,“收其贤俊”(《晋书》)。

不少南下士族就此成为东晋王朝手握大权的重臣,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琅琊王氏,甚至一度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这些南下士族远离了故土,便出现了经济危机,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本位于北方的大量土地,如何在南方妥善安置这些北方士族,成为东晋王朝的当务之急。

此外,这些北方侨姓大族往往携家带口,携带了大量的附庸部曲,队伍极其庞大。

例如,郗鉴“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晋书》),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因为,这些北方士族大多是一宗之主,拥有大量本族居民跟随。

如果将这些士族领袖及其跟随者打乱,编入南方政区,这明显伤害了北方士族的根本利益,无法为北方士族接受。

为了避免损毁北方士族利益,增加北方士族的参政权,设置侨置州县,让北方士族及其附庸“原封不动”地在原有行政区划名义下生存,几乎成了东晋王朝的必然选择。

除此之外,设置侨置州县,也能为北方士族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进一步拉拢北方士族。

南渡的北方士族失去了北方的田产,便不得不在南方重新购置,侨置州县后,北方士族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吞并大量土地。

从《晋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琅琊王氏等北方士族,在南方地区购置了大量田产,建造了大量乡野别墅,同时不断地收纳流民,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正如《世说新语》梁刘孝标注文所言“中原丧乱……江左新造,豪族兼并……”。

这些依附于大族之下的百姓可以名正言顺地逃避国家课役,从而使得北方大族迅速恢复经济实力。

对于普通流民而言,侨置州县政策也是他们的福利。

首先,在设置侨置州县后,流民可以落籍,得到一定的土地,从而解决了生存上的燃眉之急。

其次,东晋王朝针对流民制定了赋税减免政策。

对于那些纳入流民范围的百姓,将其纳入专门的户籍——白籍。东晋王朝政府对白籍人口一律免收赋税。

如此一来,东晋王朝便能源源不断地吸纳北方流民,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这些北方流民是南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人口资源,他们不仅是南方农业、手工业的新兴劳动力,还将北方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

例如,《晋书》记载,河内人郭文在东晋初年从北方流亡到吴兴地区,在山谷之中广泛种植农作物,并推行北方地区行之有效的区种法。

这些北方人口在三吴地区的耕作使得三吴地区一度成为东晋的“关中”,整个王朝的粮仓。

北方侨民对南方社会经济开发的作用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1. 为何改变侨民政策

既然侨置州县有着如此多的好处,那么,为什么东晋政府又要逐渐放弃这项政策呢?

原来,随着时间推移,东晋政权已经在南方站稳了脚跟,不再需要急切招揽北方流民,原先的侨民政策反而成了阻碍东晋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侨置州县的政策直接冲击了南方原有的行政架构体系。

侨民的迁徙时间不一,人数不一,政治力量不一,政府的处置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侨置州郡县的数目极不稳定。

例如,当时的京兆郡居然有三个,因为,从北方来到南方的京兆人分布在襄阳等三个地方。

又比如,许多不同地区的侨民涌到一处地方,使得一个郡内就有六十多个侨置县存在。

也就难怪,刘宋史家沈约在整理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材料时说道,“百郡千城,流寓比室……版籍为之混淆,职方所不能记”(《宋书》)。

其次,许多侨民零散居住,“远者千余,近者数百”(《晋书》)。

居住如此分散的百姓,自然难以被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中,这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最后,行政区划的混乱带来了户籍制度的混乱。在西晋王朝崩溃前,西晋使用的是黄籍户籍制度。全国人口统一登记在经过染色后泛黄的纸张之上,故而统称为黄籍。

登记在册的人口都需要交纳赋税。

在永嘉之乱后,大批北方人口南下,东晋政权需要重新整理这批流民的户籍。

在侨置州县政策下,这批人口的户籍没有被归类到黄籍中,而是另立了一个临时户籍,被称之为“白籍”。

所谓白籍,就是以白色纸张等级侨民信息的户籍,以此区别于南方土著。

这些白籍人口享受着东晋政府的优惠税赋政策,另外,还有不少士族地主利用白籍政策来隐匿人口,躲避赋税。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北方人口已经迁移到南方,恢复中原无望,继续推行临时户籍政策已经失去实用价值。

而且,根据现代学者考证,时至东晋中叶,白籍人口约为90万,占据了东晋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如此庞大数目的人口不缴纳赋税,游离于政府管辖之外。

由此可见,土断已经势在必行。

2. 何为土断

那么,究竟什么是土断,土断又是如何推行开来的呢。

所谓“土断”,就是把那些流民编入正式户籍,统一为白籍,如此

一来,同时取消白籍所具有的税收减免优惠,原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百姓就只能老老实实交纳赋税。

第一次的土断发生在东晋晋成帝咸和年间。

这一次的土断强迫侨民按照居住地认领籍贯,同时丈量土地,制造籍册,正如沈约所说,这次土断“详实,朱笔隐注”(《宋书》),成为此后历次土断的基础。

第二次土断发生在咸康七年(341),这次土断旨在搜出许多大地主隐匿的流民,因此,在土断诏书中说道,王公以下侨民皆土断入白籍。

东晋的第三次土断由权臣桓温主持,始于兴宁二年(364),由于桓温走到了原先掌权的世家大族对立面,所以,他主持的土断颇为强硬,不给世家大族面子,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东晋王朝的最后一次土断由权臣刘裕主持,刘裕和桓温一样,都属于东晋王朝内部孕育出的功高盖主式权臣,他们主持的土断往往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下去。

西晋崩溃后,大量北方流民涌入南方境内,新兴的东晋王朝为了妥善安置流民,设置了侨置州县。

一方面,这些侨置州县帮助北方流民迅速立足,另一方面,侨置州县政策也便利了北方士家大族继续在南方保有经济、社会地位。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享有政策优惠的侨民逐渐成为东晋王朝的负担,许多流民也借助侨置政策隐匿到世家大族之下。

于是,东晋王朝先后进行了四次土断政策,将一大批流民正式纳入户籍管理,同时取消此前流民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分析,侨民,东晋,南方,制度,州县,政策,王朝,流民,士族,知识科普,东晋,侨置州县,北方士族,州县,流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分析,侨民,东晋,南方,制度,州县,政策,王朝,流民,士族,知识科普,东晋,侨置州县,北方士族,州县,流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分析,侨民,东晋,南方,制度,州县,政策,王朝,流民,士族,知识科普,东晋,侨置州县,北方士族,州县,流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