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隋朝,人们首先会联想到昏庸无道的隋炀帝,以及这是一个短命早夭的王朝。
在后世的史书和民间的传说中,隋朝并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功绩,甚至可以说名声极差,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只存在了短短37年的王朝实在是一无是处。
但是,如果我们用全面客观的角度去看隋朝,就会发现隋朝并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相反,隋朝的很多制度和措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还曾留下4个雄伟的建筑,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
大兴城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三座长安城,大兴城就是其中之一。长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很多王朝的都城。
不过由于经常性的兵祸之乱,长安城遭受到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直到北周时期,长安城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很多水源都没有办法饮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所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就决定重新选址,建立一个新的都城。新城市的位置最终选定在龙首原上。
而之所以会改名为大兴城,则是因为隋文帝在北周时期曾经被封为“大兴郡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爵位,杨坚才能成功篡位。
大兴城的修建,历经了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帝王,直到公元613年,这座城市的总体格局才大致形成。
大兴城的存在,向我们展示隋朝的繁荣盛世,两位帝王审美观念的碰撞,更是让雄伟壮观的大兴城,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
直到现在,大兴城已经成为旅游胜地,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参观。
大运河
说起隋朝,自然少不了大运河。这条大运河能被修建起来,还多亏了隋炀帝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现代很多人对隋炀帝的印象,还停留在“昏君”、“暴君”之上、他残忍嗜杀,骄奢淫逸,隋朝的灭亡他“功不可没”。
但事实上,隋炀帝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的,这条大运河在修建的时候,并不被世人所看好,是隋炀帝力排众难,坚持修建,最后才能完工的。
而隋炀帝的做法,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史学家们在评论隋炀帝时,总会加上一句有功有过,为其正名。
很多人并不了解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修建,其实是一项足以恩泽后世千年的伟大壮举,它连接了南北方之间的交通,极大地便利了南北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
大运河还提高了中央政府军队的投送能力,增强了政府对北方边境的控制,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在民族团结上,大运河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建成后,贯通了周围的四个省份,连接了中国的五大水系,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直到现在,大运河仍在使用之中,通过对其不断地梳理、改造,使它持续发挥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赵州桥
安济桥,因为位于河北赵州,所以又称为“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由著名的隋朝工匠李春所设计。
赵州桥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石拱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的桥体采用了镂空设计,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却是领先全世界的的伟大创举。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20世纪初曾到访过赵州桥,在见到赵州桥的第一眼时,梁思成就被深深震撼到了。
他曾评价,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无价瑰宝,是美学的象征。
赵州桥在建筑方面,和艺术方面都十分出类拔萃,受到了中外学者的极高赞誉,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之高。
回洛仓
回洛仓,坐落在洛阳一带,是隋朝时期的七大官仓之一,也是最大的“国家粮仓”。整个回洛仓的规模之大,甚至能储存上亿斤的食物。
在古代,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百姓没有食物可吃,就会发生农民起义,动摇王朝的根基。
于是基于前朝的教训,隋朝的统治者才会修建回洛仓,其主要功能就是尽可能地存储粮食,以备天灾人祸之需。据说,回洛仓存下来的粮食,能够让唐朝吃50年。
而如今,这座巨大的粮仓已经成为了考古学家们研究隋朝文化的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