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英宗朱祁镇,是大明王朝第一位御驾亲征,却做了俘虏的皇帝。很多人“怒其不争”,给他取了许多戏谑性的外号,比如“土木堡战神”、“明堡宗”、“瓦剌留学生”等等。不过近年来由于某本畅销书的渲染,这位杀害了民族英雄于谦的无耻之徒,因为废除了殉葬制度而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他不是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个好人”。
好人?你以为明英宗是从人性的角度才废除了自太祖、太宗、仁宗、宣宗以来的殉葬制度吗?不不不,他只是怕无子的钱皇后,和嗣皇帝的生母周贵妃之间起冲突而已。我们今天不妨来聊一聊这位皇帝在夺门复辟之后,是如何对待他弟弟朱祁钰的那些妃嫔,再来讨论他算不算一个好人。
英宗朱祁镇剧照
险遭一网打尽的景泰后宫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率领京师三大营御驾亲征。结果一行人在外武装观光了近一个月,最后竟然在离京师不足两百里的土木堡被打了个全军覆没,扈从大臣中连靖难元勋英国公张辅都未能幸免于难。
当时留在京师居守的亲王,是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了彻底打消瓦剌人以英宗为人质的念头,明廷以皇太后孙氏的旨意立郕王为新皇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帝。当年十月,新天子在于谦、石亨等文武大臣的相助之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稳住了大明的社稷江山。
次年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十五日,就在“土木堡之变”周年祭的当天,失去利用价值的太上皇帝回到了京师。对于这个烫手山芋,景泰帝没有过多犹豫,就将其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之中。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朱祁钰又把皇太子从太上皇帝之子朱见深,换成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朱祁钰、朱见济父子剧照
如果不出意外,明朝就将自靖难战争之后,再一次发生帝系的转移。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朱见济不幸夭折,年仅9岁。而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景泰帝尽管广开后宫,却始终再未有子嗣诞生。
皇帝无嗣该怎么办?当时朝中分为三派:以于谦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以王文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迎立襄世子(朱祁钰堂弟),而以石亨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请太上皇帝复位。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朱祁钰病危,为了争抢从龙之功,石亨等人冒险于正月十七日从南宫放出太上皇帝,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朱祁镇复辟之后,定襄伯郭登指出陛下是“以尊临卑”,应该即刻改元。英宗从善如流,立刻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那么复辟成功的朱祁镇会如何对付弟弟的后妃呢?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讲一讲。
第一阶段:废黜帝位之前
同样还是某本畅销书,作者认为朱祁镇复辟之后风风火火干了十几天,才发现弟弟依然还是皇帝,结果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换句话说,在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大明王朝有两位合法皇帝,奉天殿上坐着一位,皇宫之中还躺着一位。
英宗朱祁镇剧照
怎么说呢,就算朱祁镇本人忘记了,他的那帮手下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也都忘记这茬了吗?当然不是,之所以还没对朱祁钰翻脸,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景泰帝虽然无嗣,但他有功于社稷,这一点无人可以否认。而太上皇帝远离朝政八年之久,他不可能在根基未稳的前提下就贸然废去朱祁钰的帝号。
所以说朱祁镇在复辟之初,对弟弟还相当客气。比如在十七日当天会见群臣的时候,他对朱祁钰的称呼是“景泰皇帝”。二十一日祭告太庙之时,依然称呼弟弟为“弟皇帝祁钰”。然而等到二十二日处死于谦、王文等人之后,朱祁镇开始撕下伪装,准备对弟弟出手。这其中的第一步,是将肃孝皇后的神主牌位从太庙正殿之中移出。
肃孝皇后杭氏是已故太子朱见济的生母,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二月崩逝之后葬于天寿山寿陵。朱祁镇对礼部表示,我是大伯哥,肃孝皇后是弟妇,难道在太庙之中我还要给她行礼吗?五朝老臣、礼部尚书胡濙表示陛下说得对,应该移走。
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名分不可不谨。肃孝以皇上弟妇,倨然列于太庙。四时祭享,难以行礼。当迁别室以正名分,庶于礼为宜。—《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肃孝皇后剧照
文武群臣的态度,让朱祁镇非常满意。接下来他又走出第二步棋,撺掇教坊司上言,将景泰帝妃嫔李惜儿称为“妓女”出身。然后英宗一面将李惜儿赶出宫去,一面借机诛杀钟鼓司内官陈义、教坊司左司乐晋荣。朱祁镇此举,自然是在给弟弟罗织罪名,因为日后废帝时就有一条“建宫以居妖妓”。
第三步则是向景泰帝宠妃唐贵妃发难,将其父都督唐兴打入锦衣卫大牢,家产全部充公。前戏做足之后,决定朱祁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
第二阶段:废黜帝位之后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初一日,皇太后孙氏制谕宗室亲王及中外文武群臣,指责景泰皇帝“斁败纲常,变乱彝典”,随即仿效西汉废帝昌邑王故事,废朱祁钰仍为郕王,送归西内静养。初六日,英宗再度出手,将朱祁钰后宫妃嫔的封号全部革除。
庚子,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号宣庙贤妃。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怀献太子见济为怀献世子。肃孝皇后杭氏及贵妃唐氏,俱革其封号。—《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五》
这里略作解释。吴氏,是朱祁钰的生母,在先帝宣宗朝被封为贤妃。景泰帝登基之后,仗着北京保卫战的功劳,搞了一个两宫并尊,将嫡母孙氏尊为“上圣皇太后”,而将生母吴氏也尊为“皇太后”。孙太后名义上地位尊崇,实际上受到吴太后的排挤,不得不搬出仁寿宫,迁居远离后廷中心的清宁宫。因此孙氏和英宗母子二人为了羞辱吴太后,特意在初三日孙氏生日过后,才废去吴氏的太后尊号。
汪皇后剧照
汪氏,是由英宗亲自册封的郕王妃。当年为了改立太子之事,和朱祁钰产生矛盾,故而被废去了皇后的身份。这次朱祁镇复辟,自然要拨乱反正,于是将她重新复位为郕王妃。至于朱见济、杭皇后、唐贵妃等人,朱祁钰都不是皇帝了,她们的太子、皇后和贵妃的封号自然也要一一予以剥夺。
当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景泰朝的姻亲自然也要跟着倒霉。吴太后之弟,安平伯吴安革去爵位,降封府军前卫指挥佥事。汪皇后祖父汪泉降封金吾左卫指挥使。杭皇后之父杭昱,由锦衣卫指挥使降为副千户。
第三阶段:郕王去世后
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钰在西内去世,年仅30岁。根据礼部报上来的葬祭礼,英宗仅以亲王礼为弟弟辍视朝二日,又赐谥曰戾。谥法“知过不改”曰“戾”,一个十足的恶谥。
郕王朱祁钰剧照
对于朱祁钰的死,早在明代中叶便有人怀疑并非善终,而是被英宗所害。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殿试榜眼陆釴,就在其所著的《病逸漫记》中持这种观点: “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而清初史学家查继佐更是在其所著的《罪惟录》之中,又对此事做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罪惟录卷八》
现在朱祁钰死了,他留下来的妃嫔怎么办?英宗给出意见:全部殉葬。对,你没看错,连当初力保朱见深皇太子之位的汪皇后也不放过。这事实在太损阴德,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李贤对此坚决反对。他提醒皇帝想想汪氏当初为何被废,更何况她还有女儿,希望能够免她一死。汪氏这才逃过一劫,日后倒是一直活到了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享年80岁。
景帝崩,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 “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帝乃已。—《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景泰陵
当时对于英宗来说,还有一道难题。他虽然仅以亲王礼将弟弟葬在了金山,可是天寿山寿陵仍在,里面还埋着已经被革去皇后封号的杭氏,这该如何处理?当年四月,英宗的亲叔父襄王朱瞻墡来京。这位襄王是仁宗嫡子、宣宗亲弟弟,也是前文提到的襄世子之父,他必须要来京向英宗表明心迹,不然于谦等人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襄王在拜谒了天寿山先帝陵寝之后,认为寿陵“明楼高耸”,竟然与太宗长陵、仁宗献陵相仿,属于大不敬,应该立即“夷其坟垣,毁其楼寝”。英宗大喜过望,于五月十一日命工部尚书赵荣督率五千官兵将寿陵彻底毁坏。至于杭皇后的棺柩,多半也是大告而不妙。
结语:英宗如果真的是一个好人,为何在他弟弟去世的时候不废除殉葬?他要真是一个好人,会在汪氏带出宫的物件中有一条玉带,就派人去追讨吗?正如汪氏所言: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如此小肚鸡肠,哪里配得上好人二字。
朱祁镇对弟弟的恨,浸透到了骨子里。日后其子宪宗朱见深为叔父平反之时,称“先帝寻知诬枉,深怀悔恨”,不过是给朱祁镇留面子而已,他只有恨没有悔?好人之说,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