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宫廷“食堂”
明朝没有“御膳房”,膳食主要由外廷和内廷两套管理体系。
宫廷的管理机构叫做光禄寺和太常寺,不但宫廷日常的饮食,连带年节庆典、各种仪式、宴请大臣外宾等等,凡是给活人吃的,都归光禄寺负责;而祭祀用的饮食(给死人吃的)是由太常寺负责的,此外,光禄寺还要负责所有相关物资的采购,管得相当宽,因此光禄寺卿算是个肥缺儿,属于从三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了吧。
根据民间流传的一些说法,光禄寺虽说是皇家“食堂”,但真的没辜负这个“食堂”二字,做出来的饭菜口味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来,想吃到民间那些苍蝇小馆的美味,是不太可能的,光禄寺提供的御膳,讲究的是排场和奢华,虽说也有时令食材,但是口味却要中规中矩,也因此少了几分“野食”的乐趣,同样的菜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再提一下菜名,都能吐出来。
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城流行的谚语“京城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其中“光禄寺茶汤”有幸上榜,可见光禄寺饭菜的难吃是多么深入人心。
当然明朝的皇帝也不是吃素的,后期随着宦官的地位一步步提升,不少明朝皇帝都会随着宦官一起吃香喝辣,想想就知道,宦官黑那么多银子,又没后代,留着钱干嘛?!当然要及时行乐了,所以口腹之欲绝不能少。自然而然的,后期皇帝的膳食基本上都由内监部门(内庖)来接管了,内廷也产生了。
内廷又分为宦官管理的“尚膳监”和女官管理的“尚食局”,下面又设有司膳、司酿、司药、司禧等部门,这可算是皇帝后妃们的贴心小棉袄了,变着法儿得研制主子们喜欢吃的美味,感觉光禄寺就像是一本正经的正房太太,而内廷就是妖娆妩媚的小姨娘了,皇帝是既要正房太太撑面子,也要体贴的小妾暖厢房。
2、帝王吃饭又怎样,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少
和清朝相比,明朝的御膳虽然没那么繁琐,但也是诸多规矩,首先菜色那都是由专门的机构定好的,就是所谓的例菜,所以皇帝也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
明朝的皇帝们吃饭也相当麻烦,皇帝要易服、洗手、端坐等待传膳,太监们顶着食盒鱼贯而入,食盒由黄绢盖着,上面撑着一把小曲柄黄伞和十个金铃铛,一路走来,摇曳作响,这样可以防止鸟雀沾污了食物。太监捧着食盒送到皇帝面前,为了防止呼出的气影响菜色,伺候用膳的太监一律都要用头巾将口鼻遮住。
和清朝一样,明代也有专门的太监负责尝膳,以免皇帝食物中毒,同时也是为了记录皇帝的口味,以便日后迎合主子的口味对膳食做改进。
3、同样锦衣玉食,凭啥清朝皇帝比明朝皇帝普遍活得长?
根据史料记载,同样在故宫里锦衣玉食,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有53岁,而且还有康熙乾隆道光这样算得上长寿的皇帝,而明朝皇帝平均只有42岁,这是为甚呢?
排除基因、遗传等先天因素,明朝的皇帝普遍都爱出幺蛾子,活得比清朝的皇帝洒脱太多了,在生活方面的自律应该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清朝皇帝规矩极其多,恨不得从皇子开始,就每天4、5点起床工作学习,典型的早睡早起,午间小憩,正餐按时按点;明朝皇帝奇葩多,还有几十年不上早朝的,有暴饮暴食的,身体的生物钟哪经得住长期的造?
第二,明朝的御膳大多重油重盐,到了清朝,很多皇帝崇尚清淡的淮扬菜,虽然有满族喜欢的烧烤,但基本会在厚重的餐后喝酸汤解腻,所以清朝皇帝整体偏瘦
第三,清朝的规矩忒多,动辄被劝谏,皇帝也被管束得很严格,小小年纪就要开始繁重的课业,想要随心所欲比较困难;明朝的皇帝,越往后面越荒唐,生活不检点,纵欲过度,猝死的几率也大大提升了
第四,作为少数民族,满清是在马上得的天下,骑射、摔跤、武术等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不打仗的时候,也要定期打猎,所以体格自然比明朝的皇帝们强了很多
第五,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向往长生不老,明朝的皇帝大部分都久居深宫,服食丹药,有长寿药,也有春药,按照现代人对丹药成分的推断,基本上都是些慢性催命药丸
4、明朝的紫禁城里,四季食材皆入味
明朝宫廷的奇珍异味,烹饪方法一向秘而不宣,所以后人已经无法了解全貌了,只能通过一些残存的宫廷食谱,以及一些久居宫内的宦官的记录来窥探一下皇帝的餐桌了。
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太监名叫刘若愚,根据他撰写的《酌中志》,我们大致可以看到紫禁城内一年四季摆在帝王餐桌上的时鲜。食材太多了,鼠二就主观一把,只捡自己喜欢的来。
春天
麻辣活兔
乳饼
漳州橘
白烧河豚
雄鸭腰子
夏天
笋鸡
加蒜过水面
马齿苋
莲藕
秋天
蒸鲥鱼
螃蟹
花糕、菊花酒
冬天
红焖羊肉
爆炒羊肚
糟腌猪蹄
扁食
醋溜鲜鲫鱼
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