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在解答常识题时,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拿分?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个常识上可以帮助考生拿高分的关键答题技巧。
三个关键的回答技巧
首先,端到端的方法
关于历史事件发生顺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顺序。这类题型可以用首尾法判断(从开头或结尾判断),即从这一系列事件的开头或结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不需要分析每个事件的具体时间。这样可以节省测量常识的时间,提高效率,甚至可以大大提高命中率。
二、题干分析法
词干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具有长词干或单词定义的常识性问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试。一般不会废话,长题提供的信息相对更多,尤其是词语定义这类题目。定义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考虑问题上,然后根据分析和比较选项,就可以很快得到答案。
三、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在解题过程中,如果对所考知识点不熟悉,发散联想思维是一个很好的解题方法。
词义联想是指将问题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联系起来,从而选择与信息词相关的选项,得到正确答案的练习。
2019国考数据分析备考误区汇总
从每年的考题方式来看,每年的资料分析由材料、题型、选项三部分组成。给出一份完整的资料,找出公式,解决问题,这也是新手对数据分析感觉不熟悉的原因,因为和之前的学习经验和数据分析没有紧密联系。
从材料类型来看,数据呈现形式有文字、表格、图形、复合等多种形式,复合材料使用越来越多。比如2018年国考,材料类型为文字表格材料2份,图形表格材料1份,文字材料1份,这无疑对考生快速分析不同类型材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总题量还是20题。
从考察方法来看,侧重于计算、比较、排名三类。考点基本集中在三类:与增长率相关的知识,与比重相关的知识,与倍数和平均值相关的知识,大部分与比重相关。比如2018年国考,考察重点是增长、比重(比重计算、部分整体值计算、基期比重计算)、倍数和平均值,年均增长也涉及题目,有些涉及多个公式的组合。
从计算方法上看,应用较多的有首数法、有效数法、特征数法和错位加减法。观察比较法和奇偶比较法是解决比较问题的主要方法,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快速解决。
从行测各部分的得分率来看,数据分析部分是所有部分中得分率最高的,20题通常可以得到17题的得分,简单又不占用时间。关键是准确率很高。
在时间投入上,备考的复习时间要延长,资料看起来更费力。所以几天的冲刺很容易导致厌学,坚持每天做四次数据分析可以快速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率。另外,建议考试投入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绝对不要超过35分钟。超过35分钟意味着其他部分被占用,会导致其他部分完成的时间不足。一些候选人
在备考过程中,学习资料分析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诵读困难是指在找资料的时候找不到对应的资料,会浪费很多时间;
二是呈现难度大,找到相关数据后无法第一时间快速呈现;
三、计算障碍,公式计算后出现一些问题,如应接不暇,计算时间太长。
这三个问题都是常规会遇到的,当然也是可以解决的。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掌握相应的发现难点的阅读技巧,包括阅读材料和问题,熟悉材料在数据分析中的常规表达方式和常见的提问方法;
第二,如果对公式不精通,就要自己把所有公式背下来。你应该通过理解和背诵来记住它们。你也要把公式的推导过程背下来,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第三,熟练运用计算技巧。计算不熟练,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关键原因在于计算技巧不熟练,对数字不熟悉,对各种技巧的公式特点没有记忆或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