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大约是在公元238年建造的。它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的西方人看作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它能有此美称,与明朝的一位皇帝密不可分,他就是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前,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朱允炆的登基不久,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役”,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因没有良将可用,迅速战败,朱棣成功登基。
朱棣称帝后,对忠于建文帝的臣子进行大肆屠杀。例如当时不肯归降的方孝孺,被捕入狱,后来他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其灭十族,共873人,加上外亲,共千余人因此而死;时任吏部侍郎的练子宁,痛斥朱棣谋朝篡位,大逆不道,结果被恼羞成怒的朱棣割去舌头,然后处死,诛杀练氏族人151人,被放戍边的亲属371人,练子宁家乡四百八十户人家惨遭横祸,无一幸免。唯有幼孙练珍一人被侍婢救出,藏在民间,练氏才幸免被杀绝。朱棣诛杀异己的手段,相比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
永乐六年,大报恩寺被大火焚毁。永乐十年,朱棣以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为名,在报恩寺原址上重新修建该寺,由郑和等人监工。时值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难以兼顾两边,导致工程缓慢。大报恩寺建造完成共用了19年时间,花费了248.5万两白银,征集了十万士兵、百姓。郑和还将从海外带回来的奇花异草种植在寺内,例如五谷树、婆罗树等。
大报恩寺完全是按照皇宫堵塞标准建造的,寺院金碧辉煌,规模宏大,共有30多座殿阁、148间僧院、118间廊房、经房38间。据悉,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寺院。
朱棣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建造大报恩寺真的是为了纪念明太祖夫妇,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这个答案,被清朝的一个樵夫揭晓。
乾隆四十二年,一位樵夫在紫霞湖附近的山顶上挖出了两块石碑。其中有一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手足且伤于前后,情怀有恸于死生。骨肉相残,几致屏翰之倾替;腹心构讼,幸兹家国之安全。”据了解,这块石碑是朱棣举行登基大典时,一位道士刻的。这段话表明朱棣夺取皇位、诛杀大臣后,内心很愧疚。故有人说朱棣为忏悔,才会修建大报恩寺。
后来,石碑被樵夫送到官府,官府将其送到朝天宫里,收藏在玉皇大帝的雕像中。随着历史的变迁,战乱不断,石碑已经丢失,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