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花开无田 /图 网络图片
其实,古代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当一个国家毁灭了以后,总是会出现一些这个国家残留下来的人,这些人,就是负责继续保留这个朝代的香火。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新的皇帝不把这些人杀光就是为了向百姓看到自己的宽容,为了把这些人的心给留住。但是就算换了新的朝代那些旧的势力也无法完全灭掉,而且这些人可能还会继续寻找新的人手,从而组成一个更大的势力。
司马睿剧照
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去江南,重新开始整顿这里的大好河山,以便将来有一日可以重新振兴起来。这个最为耳熟能详的反而是我们在金庸小说中的姑苏慕容氏的先祖,慕容垂、慕容皝东晋十六国中的前燕、后燕,经历了建国灭国再建国的过程。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则是属于——东晋,南宋以及南明的故事。
其实这三股势力除了南明以外,另外两个都发展的非常好,东晋一直都在想办法组织更强的力量来一起北伐,南宋组织过几次北伐,只有南明想要偏安,但是他们最后却导致了政权变的非常跌宕,最后也只维护了 18 年。东晋和南宋能够成功的守住他们的江山也是有原因的,当然了,南明最后的失败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它们的政治,分析一下他们的政权究竟有什么差距!
东晋元帝司马睿画像
东晋的政治基础打的非常好,而这些也是东晋和南宋的共同点所在,皇权的合法性,唯一性也确保了即使皇室地位衰微,权臣林立,门阀贵族鼎盛,也不会去刻意打破这种政治平衡。这一点作为八王之乱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掌权之下,也仅仅以太傅之职辅政,而不敢僭越。他们有着几乎一致的权利归属感,即便是跟随晋王朝南迁的士族,也能够进行合理的权利分配,以谢安为例,陈郡谢氏在以8万抵抗前秦苻坚80万大军后,可谓是权势滔天,但依旧坚持了与恒氏以平衡的权利分配,谢氏把控金陵之地,而恒氏则控制荆楚。
谢安剧照
这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处理方式也使得内部分歧与外部侵略相较,士族之间与国家之间实现了动态的平衡。而北方之地,虽然我们在批判西晋统治者,司马氏之时会以其所导致的五胡乱华来贬斥,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边是北方地区因为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 他们虽然严重的破坏了中原地区的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更是大肆破坏杀害无辜,但这些也使得北方地区的反抗尤为激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冉闵的杀胡令便能够可见一斑。而前秦即便是在统一了北方地区后,也因为淝水之战的失败,更因为民族构成,政权的松散而土崩瓦解。
宋高宗赵构剧照
南宋整体也是非常安定的,宋高宗赵构虽然在为人之上非常胆小,更是惧怕金国,甚至为此不惜于杀害岳飞祈求苟安,但北宋的灭亡于宋朝的国祚而言,也只不过是偶然性事件,这对于南宋的正统性毫无影响,法理之上确定的皇位继承人身份,未被打破的地方仕官体系,也都为南宋的存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岳飞剧照
而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虽然势力上依旧继承了北宋的冗兵,但南宋依旧出了不少名将,中兴四将等。而南宋伴随着儒教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文官集团的信仰相同,以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强调礼仪的思想,也使得他们在对于外侮之上有着共同的见地,不会在思想上出现问题,而处于北方的金国,则自其海陵王完颜亮以及金世宗、金章宗时期的汉化政策后,丧失了传统的尚武精神,变得不堪一击。当然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句这也是女真族的费拉性表现(一个落后民族的自我更新,事实上也只学其表而未学其里,最终也被同化乃至消亡)。
钓鱼城之战
也正是金国这种所谓的只徒有其表的汉化,让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在南宋经济高速发展之下,海上丝绸之路等国际贸易的繁盛之下而逐渐丧失了攻势,而转为守势。而在面对蒙古帝国之时,宋朝虽然冗兵沉珂,但依旧在钓鱼城炸死其大汉蒙哥,在襄阳城坚守数载,毫无疑问这就是一种自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反馈。
崇祯帝剧照
最后我们就来谈一谈南明,这个国家的灭亡是有原因的,明思宗崇祯皇帝的性格非常刚烈,但是除了这一个优点以外并没有其他的优点了!他做事根本不会为以后做计划,所以当他死了以后,大家为了抢夺皇位,把势力分散成了很多股。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权力变得更大,所以废了丞相这个职位,结果成立了一个文官集团,这回权力变得更加的集中,从此以后内阁又影响着皇权。皇帝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权力变得更加平衡,又做了非常多的调整,但是政治上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大家都在抢夺权力党争不断,这下朝廷内部就变得非常动荡。他们都没有做出任何的贡献,为了得到权力,一直在跟皇帝邀功,好好的一个明朝就因为内斗政治力量变得越来越弱!最后导致了南明加速灭亡,等到永历当上了皇帝,已经没有任何的能力让南明恢复当初的样子了,最后各个党派不是被杀死就是选择投靠满清。
史可法剧照
永历上位后,没有了那些党派之间的抢夺,让南明的政权存活的时间最长,可以说这是一件充满讽刺的事情!
而伴随小冰河时期农业生产的恶化,生产资料的集中,土地兼并的加剧,党争,流民,皇位的非法理继承性,各个势力的牵掣,这种已经烂到底的政权,事实上根本就不会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而清朝的胜利,也只不过是堪称最大捡漏王的胜利,在这种“优秀的历史环境”之下攫取了胜利的果实。
参考资料:《晋书》、《宋史》、《南明史》、《费拉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