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汪广洋:明朝仅4位宰相,皆是朱元璋钦封,他名气最小,死得亦惨

汪广洋:明朝仅4位宰相,皆是朱元璋钦封,他名气最小,死得亦惨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

朱元璋

中书省

的办事效率有些不满意。当时的中书省丞相乃是开国功臣

李善长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鬓发皆白的样子,决定更换宰辅。

于是,朱元璋找到了他的智囊刘伯温(刘基),朱元璋说:“

老刘啊,李善长老了,不适合再当丞相了,我想让你来顶替他,咋样?

刘伯温回答道:

“我性格孤僻,嫉恶如仇,不善圆滑之道,做个御史还行,最不适合做丞相。”

朱元璋觉得刘伯温之言有理,又问刘伯温:“

杨宪

如何呢?杨宪和你关系一向很好。”

刘伯温答道:“杨宪有宰辅之才,但气量不够。”

朱元璋又问:“那

汪广洋

如何呢?”

刘伯温答:“汪广洋是个好人,但能力不足!”

朱元璋再问:“

胡惟庸

呢?”

刘伯温道:“胡惟庸就像一头无法驯服的牛犊一样,你用他犁地,我担心他会弄坏犁子。”

以上对话,并非笔者虚构,《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三》第一段便记载:

洪武二年冬十月,上欲以杨宪为丞相,问刘基。基曰:“宪有相才,无相器!”上曰:“汪广洋何如?”基曰:“此褊浅。”上曰:“胡惟庸何如?”基曰:“小犊耳,将偾辕而破犁。”

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乃是朱元璋较为看好的三位年轻俊彦,不料被刘伯温全部否决。

只是,让刘伯温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毕竟是“天子”,他有自负的一面。

若干年后,在朱元璋的支持下,上述三位俊彦都曾短暂地主持过中书省,胡惟庸和汪广洋还一度坐上了宰辅之位,不过,三人的结局都以凄惨落幕。

其中,胡惟庸和杨宪曾在历史上激起一段涟漪,汪广洋这个人物却似乎被人们忘记。人们忘记了,汪广洋曾是明朝仅有的4位宰相之一!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汪广洋,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带大家深刻了解一位“低调而有内涵”的历史人物。

一、明朝到底有几位宰相?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本文的历史背景和属性 ,先和大家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宰相”。

宰相,宰天下,相春秋。

千百年来,宰相这个称谓乃是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俗称谓。西周时期,只有丞相,并无宰相之称,到了东周末期,部分君主为了把太宰和丞相(或相邦)合二为一,称为“宰相”。《韩非子·显学》中首次提到宰相,

按照韩非子的说法,宰相即为丞相。

实际上,在复杂的古代行政演变中,丞相和宰相并不是一个概念,准确地说,丞相是辅佐君主的中枢,但并没有决策权。而宰相则被赋予能够代替君主决策的权力。

换句话说,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的时候,才能被称为宰相。

当然,以上说法也不绝对,在部分朝代,宰相也曾被宽泛化。

第二个概念是“

中书省

”。

众所周知,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指的是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宋元时期,中书省则为朝廷最高的行政机构,中书令即为宰相。例如,宋朝的宰相便是百官之首,可代帝王处理政务。不过,元明时期改“宰相”为“丞相”,并且有左右丞相之分(元朝尚右,明朝尚左)。下图为中书省印:

综上所述,明朝初期洪武年间的“中书省”,实际上是延续宋元制度,而朱元璋麾下的“中书省丞相”,实际上就是大家俗称的“宰相”。

那么,明朝到底有几位宰相呢?笔者先给出答案:

一共只有4位

。虽然明朝后期的内阁大学士也被人说成是“宰相”,事实上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明朝的4位宰相分别是

徐达、李善长、汪广洋

胡惟庸

,这4人,都是朱元璋钦封的。

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濠梁,后来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王,朱元璋便设立吴王府左右相国,当时,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由二人主管行政。

注意,此时的朱元璋还不是皇帝,只是被封为王。所以,他麾下的徐达、李善长也不是宰相,而是辅佐诸侯的“相国”。元朝以右为尊,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以左为尊(恢复古制)。所以,作为左相国的徐达,实际上居于右相国李善长之上。又因为徐达长期在外打仗,实际上处理政务之人乃是李善长。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和李善长都被封为公爵,属于“开国六公”之二。根据《明史·徐达传》记载: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徐)达为右丞相。

而《明史·李善长传》则记载: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乃授(善长)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

李善长被封为中书左丞相,位于徐达(右丞相)之上,再加上徐达常年领兵,李善长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洪武三年,李善长久病,中书省无人操持,朱元璋便提拔了两个青年俊彦上来,《明史·汪广洋传》记载:

三年,李善长病,中书无官,召广洋为左丞。时右丞杨宪专决事。广洋依违之,犹为所忌。

这段记载,下面我还会讲到,这里先不具体解释。但需要和大家说明的还是,李善长生病后,朱元璋让汪广洋和杨宪担任左右丞。

注意,是“丞”,而非“丞相”,这个是有区别的!

《元史》中明确记载:

中书左右丞并称“左右辖”,佐宰相处理政务,位居执政,正二品。

意思是说,“中书左右丞”乃是“左右丞相”的助手,并不是丞相。笔者曾经看到一位知名历史博主把杨宪也列为明朝的宰相之列,

理由是杨宪曾是中书省右丞

,笔者表示十分无奈。

在《明史·汪广洋传》中还有记载:

及善长以病去位,遂以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

到了洪武四年,李善长因病辞官,朱元璋才正式让汪广洋做右丞相,汪广洋终于在“丞”的基础上,变成了正牌“丞相”,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宰相。而此时的杨宪已经被杀。

《明史·胡惟庸传》记载:

六年正月,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

后来杨宪被诛杀,到了洪武六年,汪广洋被贬,朱元璋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丞相,半年后,朱元璋终于让胡惟庸担任右丞相,后来改任左丞相。胡惟庸因此成了明朝第四位大权在握的“宰相”。

直到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再也不信任宰相,从此废除宰相制度。明朝再无宰相。因此,有一朝,仅有

徐达、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

四位宰相,而且他们都在洪武年间任职,皆是朱元璋钦封。

二、汪广洋的奋斗史

《明史》把汪广洋和李善长这两位宰相并为一传,在《明史·卷一百二十七》中记载:

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

汪广洋,字朝宗,祖籍江苏高邮,元朝末年,汪广洋是进士出身。

在明朝4位宰相之中,汪广洋是唯一一位进士。

元朝时期,虽然延续了科举考试的旧例,但对汉族学子限制极其严格,汪广洋能考中进士,不仅说明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能说明他学识过人。

只是,汪广洋虽然中第,却并没有在元朝做官的履历。不知为何,他最终却远离故土,“流寓太平”,在太平这个地方旅居。

太平,位于现在的安徽马鞍山境内,是元朝末年的长江防御重镇,更是南京的上游门户。朱元璋在濠州起兵,后来南下定远,攻滁州,夺和县,在占领南京之前,最后夺取的一个城镇就是太平。

也就是在夺下太平之后,朱元璋大肆招揽人才,在拥有徐达等“淮西二十四将”和李善长等人的前提下,朱元璋又先后招揽了常遇春、邓愈、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等猛将。在文臣方面,陶安、李习等20余人纷纷来投,汪广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入到朱元璋的麾下的。

在陶安的劝说下,朱元璋最终决定南渡长江,攻占南京(元朝称集庆,后来朱元璋改其名为应天)。在渡江之前,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太平府,《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知府事,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陶安参幕府事。

汪广洋年轻有为,才华出众,为人谦和,很快从一众文臣中脱颖而出,被朱元璋任命为元帅府令史,也就是专门帮朱元璋整理军事文书的官员,相当于朱元璋的“大秘书”。

随后,朱元璋把家眷留在了太平,带着一干武将开始渡江,经过艰难的鏖战,他们攻下采石矶,一鼓作气,拿下南京。而在这个过程中,汪广洋虽然身为文臣,却一直紧跟朱元璋,帮朱元璋处理军事要务。

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回望,我们会发现在朱元璋的众位文臣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初的心腹,有“从龙之功”,刘伯温是在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被邀请而来,在此后的几场大战中有“定鼎之功”。唯独汪广洋例外,他的出现很平淡,也没有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却一直默默地做事,属于埋头苦干型人才。

朱元璋曾用八个字评价汪广洋:

处理机要,屡献忠谋。

这八个字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汪广洋帮朱元璋处理机要文书,非常敬业。第二,汪广洋对朱元璋很忠心。

正是因为这两点,朱元璋对此时的汪广洋是信任的。因此《明史》才记载:

太祖渡江,召(汪广洋)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置正军都谏司,擢谏官,迁行省都事,累进中书右司郎中。寻知骁骑卫事,参常遇春军务。下赣州,遂居守,拜江西参政。

朱元璋夺取南京后,开始派徐达和邓愈两路南下,随后成立江南行省,而汪广洋则被朱元璋委以重任,担任江南行省提控(管辖地方的武官)。后来汪广洋一路高升,不仅在军事、谏院、中书等部门任职,最后还辅佐常遇春行军。在朱元璋攻下江西后,汪广洋又被朱元璋派到最前线,担任江西行省参政,直接面对陈友谅。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

,在汪广洋担任江西行省参政期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担任大都督,镇守南昌(洪都)。汪广洋为人宽和,有古君子之风,朱文正非常佩服他。

这期间,汪广洋和朱文正一文一武,配合默契。不过,后来朱文正叛变,这个给汪广洋之死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汪广洋是朱元璋渡江之前所招揽的主要文臣之一,他投奔朱元璋的时间比刘伯温、杨宪等人要早得多。汪广洋在朱元璋的阵营中,不仅勤劳执事,而且是军政多面手,深得朱元璋看重。

这也给他后期能够担任宰相的原因。

三、明朝第三位宰相

公元1367年,朱元璋在攻破姑苏城,活捉了张士诚后,便开启了北伐元朝的壮举。次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徐达、常遇春等人正在率领大军北上。

洪武元年,也就是朱元璋刚刚登基不久,徐达便攻破了山东,直逼北京(时称大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朱元璋做了一个决定,派汪广洋前往山东主持大局。《明史·汪广洋传》记载:

洪武元年,山东平,以广洋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

朱元璋此举,有两个原因,

第一,山东长期濒临元朝大都,在元朝的统治下比较稳固,朱元璋为了迅速收服当地官绅,安抚百姓,必须派一个经验丰富之人,汪广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当时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军已经全力攻打通州,作为北伐军队的大后方,山东这片土地在当时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北伐大军的后勤补给,朱元璋决定派汪广洋前往山东主持大局。

简单来说,安抚百姓,朱元璋需要一个有经验又有资历的大臣;支援大军,朱元璋需要一个懂军务又忠心的心腹。这就是朱元璋选择汪广洋的原因。

《明史·汪广洋传》又记载:

是年召入为中书省参政。明年出参政陕西。

这段话记载了汪广洋的两次调动,看似 简单,但背后的政治背景并不简单。

洪武元年秋天,朱元璋之所以召汪广洋回京,是因为当年秋天徐达已经攻入北京,元顺帝仓皇北逃,山东失去了他的战略意义,汪广洋在山东已经发挥不到最大价值,因此他才被朱元璋调到中书省担任参政,辅佐李善长处理政务。只是没过多久,汪广洋又火急火燎地去了陕西。

他为什么去陕西呢?因为洪武二年,徐达已经带领冯胜、汤和、傅友德等将领攻入陕西,打退了元朝猛将王保保。陕西从战争前沿摇身一变成为战略缓冲地带,汪广洋去陕西担任参政,实际上和他去山东的理由相似。

《明史》中多次肯定了汪广洋的为人,说“

广洋谨厚自守

”。通过上述这两段履历我们可以看出,

汪广洋本人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功劳,但他忠厚勤奋,在朱元璋心目中异常重要。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大业,在大封功臣之后,李善长有急流勇退之意,朱元璋也有意成全,于是召汪广洋担任中书省左丞。

正如本文开篇时刘伯温对汪广洋的评价一样,刘伯温认为

汪广洋能力不足。

实际上,

汪广洋为人无可挑剔,但做宰相的确欠缺火候。

当时,汪广洋一味的“萧规曹随”,而被朱元璋临时提拔为中书省右丞的杨宪却冲劲十足,杨宪为了能坐上宰相之位,拼命打压汪广洋,二人的矛盾日渐白热化,最终,杨宪抓住汪广洋对母亲不孝的把柄,将汪广洋赶下台。

时右丞杨宪专决事。广洋依违之,犹为所忌,嗾御史劾广洋奉母无状。帝切责,放还乡。宪再奏,徙海南。(出自《明史·汪广洋传》)

汪广洋被杨宪扳倒,朱元璋对他的不孝行为深恶痛绝,决定将他罢官返乡。不料杨宪想除掉后患,再次奏请,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汪广洋流放到海南。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杨宪的长文,杨宪此人的能力是有的,但他太过激进,过于追求权力,而且沉浸在政治斗争之中,这是他最可悲的地方。

而汪广洋作为朱元璋身边的老人,在政治上并没有犯大错,但他挡住了杨宪的“进步”,因此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

直到洪武四年,杨宪的罪行暴露,被朱元璋诛杀。朱元璋终于想到被杨宪扳倒的汪广洋,念及旧情,朱元璋决定从海南把汪广洋召回京城。当年冬天,为了弥补这位老战友,朱元璋封汪广洋为忠勤伯。《明史》云:

宪诛,召还。其冬,封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

当年底,李善长彻底告老还乡,朱元璋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任命胡惟庸担任左丞,让后者辅佐前者共同执掌中书省。这时的汪广洋,终于成为了继徐达、李善长之后,明朝的第三位宰相。

四、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上文说过,汪广洋对朱元璋忠心有余,但进取不足。他担任右丞相后,并没有做出什么政绩。而刚刚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却踌躇满志,因此朱元璋对汪广洋越来越不满意。两年后,朱元璋决定扶持更加年轻的胡惟庸上位。

但汪广洋毕竟做了一段时间的宰相,影响力还是有的,为了不影响胡惟庸主持中书省的工作,朱元璋决定调汪广洋到广东行省担任参政。

《明史》中有一句话非常接地气:

而帝心终善广洋,复召为左御史大夫。

意思是,汪广洋虽然被朱元璋“贬”到了广东,但朱元璋和他的情分仍在,不久后便召汪广洋回京,担任左御史大夫。

从京城到地方,再从地方到京城,归来时,汪广洋已经不是宰相,而成了御史。

汪广洋在朱元璋发迹之前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到后来先后几次被朱元璋贬谪,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懂。

汪广洋不是圣人,他也有情绪。所以《明史·汪广洋》传说:“

广洋颇耽酒。

“耽”在这里是“沉溺”的意思。汪广洋在这段时间学会了酗酒,这个习惯一直到他重新担任右相后,一直延续。

明朝洪武十年,朱元璋晋升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右丞相的位置由汪广洋递补。这是汪广洋时隔4年后重新坐上宰相之位,只是,他头上压了一个胡惟庸。

有部分史学家认为,汪广洋是胡惟庸的附属,他和胡惟庸沆瀣一气。实际上,这么说是不公平的。汪广洋第二次担任右丞相期间,中书省的权力被胡惟庸独揽。正史上并没有我汪广洋为恶的证据。这只能说明,汪广洋作为读书人,还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的,他或许想改变什么,但无能为力。

汪广洋和胡惟庸搭档了近三年时间。这期间,发生了一件颇具争议的事情,那就是刘伯温之死。根据《明史·刘基传》记载:

(刘)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意思是说,刘伯温在京生病时,胡惟庸曾带一位医者去给刘伯温抓药服用。刘伯温随后感觉肚子里似有石头一样,没多久就死了。关于刘伯温之死,后世争议非常大,不排除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胡惟庸想要害刘伯温(或者是胡惟庸是奉命行事)。

这件事本来没有汪广洋什么事,但到了洪武十二年,胡惟庸谋逆案爆发,朱元璋大怒,不仅诛杀胡惟庸九族,还牵连了22位功勋贵族(1公21侯)。而汪广洋作为胡惟庸在中书省的搭档,也未能幸免。

《明史·汪广洋传》记载: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这段话是汪广洋被朱元璋问罪的记录。朱元璋给汪广洋定了三宗罪。

其一,

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而汪广洋是知情人。汪广洋表示自己不知情,朱元璋大怒。

其二,

朱元璋认为,当年汪广洋在江西和朱文正同僚日久,后来朱文正叛变,汪广洋有包庇纵容之罪。

其三,

汪广洋和杨宪同在中书省,杨宪后来获罪被杀,朱元璋说汪广洋没有及时告发杨宪。

三罪并罚,汪广洋在离京路过太平时,被朱元璋赐死。

历史泱泱,仿佛冥冥之中早有注定:

汪广洋和朱元璋在太平相遇,成就一段君臣情谊,最后也在太平这个地方,君臣义绝。

实际上,以上三大罪状都属于“无证据”的臆测,朱元璋没有任何证据,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汪广洋最终饮下毒酒,遗憾落寞。

明朝四大宰相,除了徐达以外,其他三位均非善终,悲哉。

和另外两位非善终的宰相相比,汪广洋明显有冤枉的成分。

笔者认为:

汪广洋之死的根本原因,还是受胡惟庸案的迁怒。胡惟庸以左丞相的身份,策动谋反,兹事体大,让朱元璋对中书省失去了信心,决定废黜中书省,并决定大肆牵连,诛杀功臣。

而汪广洋这个做过中书省宰相、又立过大功的元老,自然没有留着的必要。

因此说,汪广洋只是牺牲品而已。

当帝王生了杀心,汪广洋遁无可遁,只能饮鸩解脱。

和胡惟庸、李善长相比,汪广洋的家人没受株连,这已是万幸。

《明史》给汪广洋的评价是:

广洋少师余阙,淹通经史,善篆隶,工为歌诗。为人宽和自守,与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于祸。

意思是说,汪广洋才华横溢,为人宽厚平和,只可惜,他先后和杨宪、胡惟庸等奸臣为伍,最终沦为朱元璋废除宰相的牺牲品,实在可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云: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意思是,女人不论美丑,但一入宫殿就被人嫉妒。士人不论贤愚,一入庙堂便遭人猜疑和记恨。

汪广洋空有宽厚之名,只可惜毁在了封建君王和同僚之手。明朝的这位宰相,虽然低调,但值得一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徐达,丞相,宰相,明朝,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名气,消息资讯,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杨宪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徐达,丞相,宰相,明朝,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名气,消息资讯,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杨宪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徐达,丞相,宰相,明朝,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名气,消息资讯,朱元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杨宪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