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面露华浓。”这是李白《清平调》的名句,形容的是杨贵妃的美貌。适逢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凉亭赏花,为了助兴,唐玄宗宣李白进宫作词,李白好酒,几盏下肚后,便作出了如此精妙绝伦的句子。
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春秋有西施,西汉有昭君,东汉有貂蝉,唐朝有玉环。唐朝是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因为这个时期被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百姓生活富足,所以大部分人都长得比较圆润。但杨玉环的美是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柴,丰满得恰到好处。这也是为何唐玄宗会对她情有独钟的原因。
杨玉环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在蜀中任职,所以杨玉环从小便生活在蜀中,也喜爱吃蜀中的荔枝,这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原因。杨玉环10岁那年,意外突然来袭,父亲因病去世,被叔父收养后来到洛阳生活。
杨玉环长相秀丽,加上从小父亲对她的悉心培养,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且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上门求亲的人不计其数,但她是个爱情至上的人,要嫁就要嫁一个兴趣相投的人。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玉环因为叔父的关系也应邀参加,便在席间遇见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寿王李瑁,两人一见钟情。
李瑁请求皇帝给两人赐婚,婚后的寿王和寿王妃十分恩爱,羡煞旁人。但自从寿王的母亲武惠妃去世后,寿王的幸福生活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去世后唐玄宗便日日寡欢,有宫人听闻寿王妃有闭月羞花之貌,建议皇帝将玉环纳入后宫。
唐玄宗开始还很犹豫,觉得是公媳关系,即便再美也不该有非分之想,但觉得见一见也无妨,结果不出所料,皇帝见了玉环后便被她的身姿,容貌吸引,无法自拔。对于玉环而言皇帝天生就有一种令人敬佩的气度,加上唐玄宗也十分擅长音律,一来二往两人便生了情愫,时常私会,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后唐玄宗借为母亲祈福之名,下旨让玉环出家为尼,并专门为祈福修建了一座寺庙,实际是为了方便他们两个见面。他们的地下恋情其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唐玄宗给自己的儿子重新册立了寿王妃作为交代,同年便迎接杨玉环回宫,封为贵妃,唐玄宗从此便疏于朝堂的管理,日日与杨贵妃花前月下,谈情说爱。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所作所为引起众大臣的不满,都认为杨玉环是红颜祸水,但大家敢怒不敢言。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匆忙逃亡蜀中,在马嵬驿停歇时,随驾的大臣们想借此机会除掉杨玉环,便逼皇帝在生命和爱妃之间做选择。最后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牺牲了杨玉环。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曾经派人前往马嵬驿将杨玉环的尸骨迁出。可当这些人到达之后发现陵墓中根本就没有杨玉环的尸骨。此后便有了一种猜测,马嵬坡死的真是杨贵妃吗?千年后,日本明星认祖归宗引争议。
在日本有个家喻户晓的明星叫山口百惠,她曾公开承认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因其相貌与杨贵妃的相貌描述还有几分相似,便对此种说法增加了几分可信度。而且在日本的山口县还有杨贵妃的墓地,墓地位于油谷町久津的二尊庙里。
传说杨贵妃生前非常思念故乡,但碍于政治原因无法回去,死后人们为了让她能安息便将她葬于朝西的地方,可以遥望家乡。人们为怀念杨贵妃,还在寺庙里面为她塑了一座雕像,并赋予了守护女性,平安求子的寓意。在这里还有很多的贵妃特产,像“贵妃馒头”,名为“杨贵妃之梦”的大米等。
由此人们都认为,杨贵妃真的逃亡到了日本生活,她能去日本也是因为陈玄礼的帮助,因为陈玄礼觉得杨贵妃这样的美人,不应该被朝政所累而丢掉性命,便与高力士密谋,用其他人偷龙转凤,代替了杨贵妃。因执行死刑的是高力士,检查尸体的是陈玄礼,故就有了这瞒天过海之计。
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是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佐证,诗中写到杨贵妃是逃亡到了蓬莱仙山,在日本,蓬莱山就是指日本。因白居易与日本的遣唐使交往甚密,故得出此推断,觉得他不会为了写一部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而完全编造扭曲事实。
无论杨玉环是否到了日本,终其一生可喜也可悲。可喜的是她的两任丈夫都对她是真宠爱,可悲的是她嫁到皇室,就不能像普通妇女一样独占自己的丈夫,皇帝首先是天下人的君,而后才是后宫妃嫔夫,但她并没有分清楚这一点,这也是她悲剧人生的关键。
参考资料:
《清平乐》
《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