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挥笔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直到近代才出现下半句
李贺被称为“诗鬼”,被誉为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诗人,李贺出生于晚唐,曾经家世显赫,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八叔郑王李亮,李亮一族名人辈出,淮安靖王李神通、襄邑恭王李神符都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李贺终归属于李唐皇室的远支,随着时间的消逝,到了李贺这一代已经穷困潦倒。
李贺7岁的时候,韩愈、皇甫湜前来造访,他提笔写了一首《高轩过》,让韩愈等人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名扬天下,人们都知道有一个神童叫作李贺,将来又一个著名诗人。李贺的作诗天赋丝毫不亚于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不过他的诗与豪放的李白、悲悯的杜甫、清新的王维不同,李贺的诗总有几分“鬼”气,诗中丝毫不避讳“鬼”、“老”、“死”、“血”等消极的意境。
李贺在自己的名作中《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这样写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首诗以汉武帝为求仙所铸的金铜仙人为主角,讽刺了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不思朝政,每天炼丹服药,幻想长生不老,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政局的担忧。这句诗一出,众多文人墨客纷纷想对出下句,但一直无人成功,唐朝无人能对出李贺的这下半句诗,一直到了宋朝,随着经济的发达,文学气息再一次复苏之时,才有诗人对出李贺的这半句诗。
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随后孙洙在《何满子·秋怨》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万俟咏在《忆秦娥·别情》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 ,一声 唤起,又惊春晓。”不过这些诗并不被文人墨客们接受,认为接的这些诗句并不是李贺上句诗想要表达的东西。最被后代文人墨客所接受的是石延年在赠给友人对联中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石延年的这一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的最工整的,一直到近代,又有一个诗人严丝合缝的对出了下一句,1949年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满怀豪情的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诗的气势磅礴,气吞山河,随后这首诗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最被我们所熟知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