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
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从黄巢起义已经开始了,黄巢起义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非常相似,都遍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快速平定起义,唐王朝允许各地自行招兵剿匪,虽然后来起义被镇压,但各地割据政权已经呈现尾大不掉之势,唐王朝与东汉一样也就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共主。
在公元907年至公元979年期间,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六个短命政权,南方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也先后并立而起。在北方的大草原上,游牧民族契丹逐渐崛起,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党羌人拓跋思恭在夏州割据,被唐朝皇帝赐予李姓,是西夏的前身。
这短短几十年里,称王称帝的不计其数,后晋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经意得志满的说过:“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这句话对当时的中国局势来讲是再恰当不过了。
北宋建立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面对此前的分裂局面,赵匡胤与赵光义很是担心,怕自己建立的宋朝会与之前五个短命朝代一样,于是赵光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说了这么一句话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这句话成为了此后大宋三百年的基本政治策略。那么赵氏家族是怎样贯彻这个策略的?
削弱地方权力
削弱地方权力从秦汉就开始了,汉朝的“推恩令”就是这样一种政策。削弱地方权力能有效的加强中央权力,巩固统治。
剥夺地方行政权力
五代十国很多割据政权都是通过节度使发展而来的。赵匡胤即位后,设立知州、通判节制节度使,后来又把节度使弄成了虚职,只有荣誉没有实权。掌管一州之事的知州由中央直接派遣,宋朝中央就这样掌控了地方行政权。
抓取地方财政大权
唐朝的节度使掌控着军政两大权力,所以可以快速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宋朝在地方上设立了转运司执掌了各地财政。
削弱地方军队
宋朝实行严格的“强干弱枝”策略,从地方选拔精锐编入中央的禁军之中,这样一来地方上就只剩下老弱之兵,无力反抗。
加强中央权力
宋朝的加强中央权力与汉唐不同,宋朝在唐朝三省六部的制度上进一步分化权力,让各机构互相牵制,防止专权。
相权的削弱
中国的中央权力从秦朝开始就可以说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汉朝时宰相统领百官,隋唐时期设立多个宰相,互相牵制,以此宰割相权。宋朝以隋唐时期的宰相制度为蓝本,设立参知政事一职为副宰相分化宰相的行政权力,又设立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管理财政,宰相的各项权利被下行机构分化,导致宰相后来事无可做。
兵权的分离
上面提到枢密使专管军政,然而枢密使只有调兵的权力,直接掌管军队的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三司。这三司在日常掌管军队的训练,战时又会换新的统兵将领,以免将领做大。这也导致了宋朝中后期“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对外战争节节败退的局面。
官、职、权的分离
宋朝的官职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来说是非常之复杂的。宋朝的“官”只代表你的俸禄以及资历,并没有什么权利;宋朝“职”就是一种虚衔,并无实际意义,影视剧中加某某为某某学士就是一种虚衔;所以在宋朝,真正看一个官员有没有权利就要看他的官职里面有没有“权”这个字,这里面的“权”是差遣的意思,例如权某州军事,知某州政事,里面的“权”“知”都是这个意思。这种分离导致宋朝后期官员过多出现了“冗官”的局面。
重文轻武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众多文人士子通过科举成为官员,朝堂很快就成为了文官集团的天下,武将的地位逐渐下滑,无力与文官集团抗争。同时宋朝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允许士大夫可以议论朝廷以及军国大事,这样对士大夫的善待,士大夫们开始无节制吹捧皇帝,并大肆宣传忠君思想,研发出了一套封建主义的社会道德观,三从四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宋朝之前的士子学六艺,御诗书,讲究的是文武双全。宋朝对于文官地优待以及武官的压制,导致军人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手无缚鸡之力”“好男不当兵”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常态。
结语
赵氏家族的一系列政策对于防止地方做大,加强中央集权来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自宋朝开始,先秦以来华夏族开疆拓土、进取的精神逐渐被磨去,可以说宋朝对于华夏族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改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宋朝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大宋江山延续了三百年,其消极影响是惊人的。宋朝时虽然经济发达,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繁华,在这繁华下面,军事孱弱,四周少数民族如狼一般盯着中原这块名字为“宋”的肥肉。与汉朝和唐朝不一样,汉唐皆源于内部分裂而瓦解,而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亡国,并且亡于少数民族之手。有宋一朝,宋就没有出现过大国风范的时候,有的只是偏安一隅,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