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一起鸽子引发的惨案,30多高级军官全军覆没,宋仁宗三日吃不下饭

一起鸽子引发的惨案,30多高级军官全军覆没,宋仁宗三日吃不下饭

《清平乐》的热播,让宋仁宗最近彻彻底底的火了,仁宗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尤其是仁宗一朝,涌现出了大批的英才,范仲淹、吕夷简、杜衍、庞籍、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赵抃、司马光、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尧臣、苏舜钦、蔡襄、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这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居然都是宋仁宗统治期间崭露头角的,无怪乎后世有

仁宗养士,惠及三代

之说。

也有人认为宋仁宗平庸无能,宽厚有余,机变不足,治理国家上失之于宽。论点论据也是一抓一大把。英明也罢,平庸也好,我不做置评,但是有一点我想大家都会认可,

那就是宋仁宗够倒霉的

黄河改道,西夏造反,倒霉的太平天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就是黄河改道,从赵匡胤一直到赵恒都老老实实的黄河,在仁宗朝忽然开始变脸,许是欺负我们赵祯老实,仁宗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州决口,经过山东聊城,抵达河北,最终与卫河汇合入海。

从此以后,北宋年间黄河就没再消停过,拖垮了经济,冲毁了边防,北宋的灭亡很大程度就是从仁宗开始的黄河屡屡改道造成的。

说完了天灾,再看看人祸。北宋年间三股势力并立,北方契丹所建立的辽就不说了,西北方还有一个小势力,那就是盘踞河西走廊,党项人所建立的西夏。

当然,党项人可不会称呼自己为西夏,西夏是宋朝对其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个偏居西陲,离自己有点远的臣属。西夏也一直有自知之明,总是自称为臣,接受宋朝的册封。但是到了第三代国主李元昊手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西夏反了,而这时的宋朝,正是仁宗在位。

李元昊自立为帝,全面去汉化,创立自己的文字,国主自称兀卒(音吾祖),太拗口不好记是吧,宋朝人一定也是这样腹诽的,果然是蛮夷,叫什么不好,非要叫“

我是你爸爸

”。

后世对李元昊的评价大都是极其负面,说其残忍好杀,阴险奸诈。比如西夏军队有一支专门的部队叫做“撞令郎”,是由被俘汉人组成,战斗时被逼迫冲在队伍最前方做人肉盾牌,消耗敌方锐气和有生力量。再比如打仗从不讲信义,诈降等手段屡次使用,而且欺软怕硬,没有一点血性,只敢用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欺负小股宋军,就这还经常打不过,杀敌一千往往要自损八百,实在不像个男人。

问题是这些都是站在宋朝角度看问题,撞令郎不光李元昊用过,后世的蒙古,日本都有过类似的操作,虽然残忍但是却保全了自己的主力部队,并不能完全说不对。至于战斗多诈就更无稽了,兵不厌诈这可是我们老祖宗自己说的,不反思自己为何屡屡陷入对方圈套,却要怪敌人狡猾,这不是迂腐是什么。

一场鸽子引发的惨案,让宋仁宗三天吃不下饭

李元昊建立西夏后,就积极对宋朝采取攻势,为了遏制李元昊的气焰,宋仁宗对边防官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

范仲淹属于稳妥派,他稳扎稳打,把自己负责的鄜延路经营的滴水不露,不给西夏可乘之机。而韩琦的风格则正好相反,他才华横溢,心气极高,一心要扫平西夏立不世之功,为此他返回京城当面劝说宋仁宗,要求北伐。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只是仁宗勉强同意,但只允许他和范仲淹两路兵马出征。

问题是范仲淹并不认可韩琦的进攻想法,也拒绝了出兵,最后变成了韩琦一支孤军。

就在韩琦一面满怀悲愤一面积极备战之际,西夏展开了主动进攻。大军直指泾原路的渭州,而领兵之人正是皇帝李元昊。

韩琦没有丝毫犹豫,马上赶往镇戎军,打算在西夏进攻渭州之前拦住李元昊,请注意,韩琦是个狂战的主战派,但绝不是无能之辈,他很冷静也清楚当前的态势。之所以以身犯险是有着自己的一整套计划。

他将镇戎军中的全部精锐和另外招募的一万八千名义勇都交付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

琦亟趋镇戎军,尽出其兵,又募敢勇得万八千人,使福将之,

又将王珪、武英、朱观、桑怿等一干悍将都派出去配合任福,任务只有一个,

一路向西,经过怀远寨然后转南,到得胜砦,最终到达羊牧隆城。这相当于和西夏进犯路线逆向平行而行,绕到敌人身后埋伏好,在李元昊围攻镇戎军时随时骚扰敌后,或者在敌军撤军时给与致命打击。

从军事角度看,有些冒险,但是绝对可行,用韩琦这个大鱼吊住李元昊,看准的就是李元昊攻城能力不行的弱点,一旦攻城不利,找准机会内外夹攻就能够大获全胜。可惜的是,这个战略根本就没有实施的机会。

任福身受重托领兵出城,他随身带着韩琦给的军令,上面写的很清楚,

你的任务是牵制,不是主攻,要避敌锋芒寻找机会。如果违令,有功也要斩。

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刚到捺龙川,任福就收到消息说张义堡附近有西夏军队出没,同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正在交战,任福听后二话不说,立刻转道支援友军,并大败西夏军队。

西夏人急匆匆丢下几百具尸体,还有辎重粮草开始逃命,任福见状急命全军追击。倒不是任福头脑发热把军令忘得一干二净,实在是西夏人太配合了,他们逃跑的路线就是朝羊牧隆城方向,跟韩琦要求的行军路线完全一致,追敌赶路两不耽搁,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西夏人跑的拼命,任福追的尽兴,一直追了三天三夜,饭都顾不上吃,人疲马倦,二月十三日晚,他们到了据羊牧隆城十里外的一片滩涂地,名叫好水川。

主帅指示地点就在前方,那里有威震西陲的猛将王珪,友军朱观武英部也已经赶来,驻扎在龙落川,形势一片大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次日一早,任福就命令全军出发,目标羊牧隆城,

行军中,忽然路中发现了五六个奇怪的木盒子,盒子中还有鸣叫声,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又是李元昊耍的什么小把戏,堂堂七尺男儿不敢当面挑战,净整幺蛾子,任福一声冷哼,命令士兵打开盒子。

就在打开的一瞬间,

数百只鸽子腾空而起,那是军鸽,更是信号弹,只要不是瞎子,数里外都可以看得见。

转瞬间,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西夏军队出现在天际,被包围了,宋军被牢牢的围困在正中。

战斗的过程我实在是不忍细述,猝不及防,阵型都没摆好的宋军遭到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围攻。前锋桑怿为了让大部队结阵自保,义无反顾的冲向敌军,纵使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一马平川的战场,是西夏骑兵的主场,坚守了四个小时的宋军终于被冲垮,任福带领着残部冲向附近一座高山,可是李元昊会给机会么?山上也是西夏伏兵,任福的儿子任怀亮和桑怿力战坠崖而亡,士卒劝任福撤退,

“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

这是这位老将留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他挺身决斗,身中十余箭,左脸被枪刺穿,咽喉被刺断而亡。

武英部也没好到哪里,力战两个时辰后,伤亡殆尽,武英重伤,当时阵中有一文官叫耿傅,不退反进,指挥士卒拼死反击,最终求仁得仁,死在乱军之中。

当天的好水川,几乎没有生还者,只有朱观和一千多士兵,幸运的找到一段土墙做掩护,才支撑到援军到来死里逃生。这一天的宋军,无一孬种。可是你认为勇士只有这些么?

好水川激战一开始,羊牧隆城守将王珪就率军出城,四千对十万,可是他一次次疯狂的自杀式冲锋,只为救出被围困的友军。士兵们怕了,毕竟是血肉之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王珪的勇气。

王珪默默地下马,在震天的喊杀声中,他重重的面朝东方跪下,苍凉悲愤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臣非负国,力不能也,独有死报而!

语毕,持鞭上马,挟着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豪气,他单枪匹马冲向了十万敌军。手中铁鞭打弯了,手掌破裂鲜血直流,他死战不退,战马前后射到三匹,他换马再战,这一战王珪独自斩杀数百人。最后,一支致命的箭矢正中他的眼睛,一代猛将轰然倒地。

上世纪70年代,

宁夏西吉县一个生产队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在一块农田中发现大量尸骨,层层叠叠,足有2米厚。经过专家探查,这些尸骨包括人骨和马骨,均有刀砍、箭射的痕迹。

而这里,正是好水川古战场的所在地,这一战,宋军10300人当场被杀,高级将领几乎全部战死,西北边境几乎家家披麻戴孝,消息传到汴京,宋仁宗悲痛欲绝,三日吃不下饭。

谁之过?任福亦或韩琦?不好说,我只知道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此时正在知泾州任上,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在佛寺设醮祭祀阵亡将士,抚恤遗族,使人心得以安定,结果被斥为滥用公使钱,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后来有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功过由后人评说吧,我们需要的只是记住那些声名不显,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名字:

任福、王珪、桑怿、武英、耿傅。。。。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仁宗,西夏,军官,宋朝,李元昊,惨案,黄河,任福,范仲淹,韩琦,消息资讯,宋仁宗,李元昊,任福,范仲淹,韩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仁宗,西夏,军官,宋朝,李元昊,惨案,黄河,任福,范仲淹,韩琦,消息资讯,宋仁宗,李元昊,任福,范仲淹,韩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仁宗,西夏,军官,宋朝,李元昊,惨案,黄河,任福,范仲淹,韩琦,消息资讯,宋仁宗,李元昊,任福,范仲淹,韩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