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宋鼻涕的憋屈,五代时期李存勖麾下的后唐军队,在与契丹的数次PK之中,所交出的战绩,就明显给力许多。
天祐十四年秋,契丹倾国来寇后唐境内(在当时,晋王一直打着唐朝的旗号,为了便于回答,我们统一称为后唐)北部重镇——幽州,后唐方面,以七万步骑混合旅,夤夜急行军,在幽州城外,进行强强对决,最终大破契丹三十万之众:
契丹万骑遽至,存审、嗣源极力以拒之,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氈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
天祐十九年,契丹趁着后唐与后梁激战时,从背后突袭定州,晋王李存勖亲率军队迎敌,冒着大雪寒冰,大破契丹精锐骑军:
翌日,引军至望都,契丹逆战。帝身先士伍,驰击数四,敌退而结阵,帝之徒兵亦阵于水次。李嗣昭跃马奋击,敌众大溃,俘斩数千,追击至易州,获氈裘、毳幕、羊马不可胜纪。
当年梁晋争霸期间,后唐王朝在倾力与南面后梁王朝死磕的同时,还能分出神来,打残背后偷袭的契丹,并将之驱赶出境。
相信后世不少小伙伴们,在看完这段令人热血沸腾的过往之后,可能会更加看不起弱宋,你看看人家双线开战都能干赢,再看看你!
垃圾。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宋朝军事不给力,当年后唐军队之所以能够按着契丹使劲摩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在当时,后唐实力并不弱,而契丹也没我们想得那么强!
神册元年,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自谓“天皇帝”,国号契丹,比起后来的辽帝国,当时的契丹国,中肯评价的话——应该属于
腾飞中的菜鸟级别
。
因此,耶律阿保机历次与后唐PK的行动,大多类似于偷袭、捡漏和例行骚扰,每每都是趁着李存勖跟后梁干仗比较困难、战事胶着之时,冷不丁地来这么一下子。
抱着搞到就赚了,搞不到也就算了的佛系态度。
毕竟当时的契丹国,能力不强,底气不足,同时后院还不稳。
内部不稳,诸弟之乱的余波未平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想必一定知道,那个曾让耶律阿保机头疼不已的——
诸弟之乱
。
这事儿吧,其实在当时人看来,大多数人觉得,
是耶律阿保机办事儿不厚道
。
因为按照契丹部族的历来传统,只要是汗位耶律氏家族的成年男子,有一定的功勋和战绩,都有成为下一届可汗的希望。
可汗,多拉风,自然谁都想当,不想当可汗的小弟,不是好小弟。
因此,跟着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多年的兄弟们,眼瞅着快到了可汗换届之时,都眼巴眼地盼着自己能够更进一步,大家都有些小兴奋。
然而,他们着急,耶律阿保机不着急呀。他当可汗不仅当上了瘾,而且还悟出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可汗不能换得太勤,对王图霸业延续性太不利了。
于是呢,到了换届之时,耶律阿保机的小动作就不断起来。
要么借口忙,没时间搞,要么冷不丁提前举行“燔册礼”,趁着大家伙儿都不在,作为唯一候选人的自己,只能“勉为其难”宣誓就职下一任可汗,造成既成现实的状况。
耶律阿保机的这顿骚操作,直接让所有的兄弟、亲戚们都上火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行,你不让位是吧,那别怪我们不讲武德了。
公元911年,耶律阿保机的二弟撒剌、三弟迭剌、四弟寅底石、五弟安端开始作乱,叛乱持续了三年之久,使契丹部族元气大伤。
太祖弟撒剌阿潑,號北大王,谋亂。事覺,太祖數之曰:「汝為吾手足,而汝興此心,吾若殺汝,則與汝何異?」乃囚之,期年而釋之。
七年后,迭剌再次率部闯入行宫,想要干掉大哥,虽然失败,但双方之间的鏖战,却让契丹部族混乱不安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虽然耶律阿保机最终平叛成功,通过铁血手段一举荡平了诸弟之乱。但契丹贵族上层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以及部族之间因叛乱所产生的创伤,却一直影响着耶律阿保机所处的时代,也影响着契丹军队的整体战力和团结。
作战时,不给力,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还有外因。
草原部落整合后的磨合
耶律阿保机整合下的大契丹国,趁着唐朝大哥衰微、无力北顾的情况之下,相继征服了周边的不少游牧民族,比如黄头室韦、女真、奚族等等部落。
然而,按照草原上混迹法则——
你强我服,你弱我踹
的原则,这些被打服的小弟们,别看嘴上说着挺好,内心其实是一百个不服。
而他们的这种心理,作为久混草原的耶律阿保机来讲,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从后来几次耶律阿保机跟后唐干仗,输了北归之时,沿途各部族的“欢迎”表现来看。
秋八月己未朔,项诸部叛。
三月戊寅,军于箭山,讨叛奚胡损,获之,射以鬼箭。
耶律阿保机,即便南下攻击后唐,后背也一直很凉。
肯定不敢全力攻击,一定会留有后招,至少保留着挨完揍,回去还能揍小弟们的实力。
因此,和后唐打起仗来,契丹军队也完全专心不下来,特别是后面还有一个专业闹事的哥们——渤海国,更是让人不省心。
芒刺在背的辽东盛国——渤海国
最后,咱们还得提一下,当年的辽东盛国——渤海国,这个政权在史书上很少提及,但它却是耶律阿保机心头的刺。
根据《辽史》记载,耶律阿保机曾对妻子和诸将说道,一生想完成两件事,一件事是建立契丹国,已经完成。
另一件就是灭世仇渤海,足见这个渤海国在耶律阿保机的心中,有多重要、多恶心。
十二月乙亥,诏曰:“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雠未雪,岂宜安驻!”乃举兵亲征渤海。
那么渤海国到底怎么得罪了耶律阿保机了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北方草原诸部相继被契丹吞并之后,渤海国的高层们自然会产生瑟瑟发抖之感。
以往北面回纥、突厥、契丹、黠戛斯崛起之时,渤海国应对的策略虽然单一,但相当有效,那就是——
抱着我大唐哥的大腿,就行
。
毕竟大唐,甭管中唐还是晚唐,虚是虚了点儿,但余威犹在。
如今唐朝没了,靠谁,只能是李存勖这一支。
乙卯,渤海国遣使贡方物。
丙辰,渤海国王大撰遣使贡方物。
从后面渤海国跟后唐的朝贡关系来看,这俩哥们儿当年应该没少打配合,契丹南下进攻后唐,渤海国就在后面,捅那么一下。
太祖谋南征,恐渤海掎其後,乃先舉兵擊渤海之遼東,遣其將禿馁及卢文進據平、营等州,以擾燕地。
那滋味,谁受谁知道,这恐怕也是耶律阿保机下定决心,一定要搞死渤海国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灭掉渤海国,根本没法专心跟后唐PK。
那么,如果单挑,契丹没有后顾,没有内忧的话,后唐真就干不过契丹吗?
当然不是。
那时候的后唐诸将,可没有宋朝将领那种“
恐辽症
”,契丹骑兵都来到自己的地盘上了,谁还惯着谁呀!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毕竟当年,后唐的战力就在那儿摆着的,那可是相当生猛。
武风彪悍
唐末时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最终能活下来的人,不一定最帅,但一定是最狠。
五代十国虽然没有收录盘踞在卢龙一带的狠人——刘仁恭父子所创建的刘燕,但这俩父子,别看就控制着区区十数州的地盘,硬是扛住了契丹的多次进攻。
而且这爷俩出牌没有下限,又是秋天去草原放火收保护费,又是绑票耶律阿保机的小舅子,直接让耶律阿保机这个草原汉子,彻底领教了深深的无力感。
一个割据的小藩镇都能跟契丹相持不下,更别说,手控众兵,麾下猛将如云的后唐军队了。
如果说,耶律阿保机的草原骑兵,是久经沙场的勇士,那么李存勖麾下这帮沙陀骑兵,则是血战十数载,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不死老兵。
谁也不怕谁,打对决,我都不怕,更何况在我的地盘上,还不打残你!
天时地利的因素
从耶律阿保机和李存勖的几次PK记录上来看,每次都是耶律阿保机率领骑兵,进攻河北城池,而骑兵攻城,恰恰正是用自己的短板来撬对方的硬核桃。
以往草原部族攻城,无非就是猛冲、地道、云梯这三类,对于攻城所需的大杀器——投石器械、猛火油、炸药,完全一脸懵。
而到了耶律阿保机后期,随着卢文进、韩延寿这帮汉人的归附,以及大批北地汉人因为战乱,流落草原,契丹军队开始掌握起攻城器械了。
但这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毕竟器械造出来,也总得有个推广的过程,需要有人会用、而且还得用得好才行。
因此,这个时候的契丹军队,在攻城方面,依然是个小白。
从历次战况来看,对于防守力较强的城池,如幽州、镇州等地,契丹的进攻效果,基本都是笑话。
屯兵坚城之下,屡攻不下,那自然就是等着挨揍的节奏了。
在天时地利的加持之下,后唐军以逸待劳,战胜契丹军,也是不难理解的。
当然,揍人的人,也很重要,猛人要是动起手来,那对方的感觉,只能是更疼。
阵容华丽
接下里就要聊一下阵容了,当年耶律阿保机面对的后唐军队,基本是后来五代十国中最彪悍的第一梯队人物。
李存勖
,后唐战神级别的帝王,皇帝中的平头哥。
李嗣源
,后唐猛将、明君,战力比李存勖还要多几个加号。
李存审(也就是后来的符存审)、周德威、阎宝、李嗣昭,当时最一流的人物,哪一个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
更不要说,
孟知祥
(后蜀开国皇帝)、
李丛珂
(后唐末帝)、
石敬瑭
(后晋开国皇帝)、
刘知远
(后汉开国皇帝)这群当年还不太知名的龙套小弟们了。
这些人哪个出来基本上都是可以独当一面因此在李存勖麾下发动的数次群殴,结果可想而知。
单凭这华丽阵容的对决,契丹当年,输得确实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