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当还是信王殿下的朱由检再次踏入紫禁城时,心情是既兴奋又恐惧。此话何解呢?原来身为大明王朝的天启皇帝,也就是朱由检的老哥朱由校已经病入膏肓,由于没有子嗣,唯一的皇弟朱由检成为无可争议的选择,一个庞大的帝国已悄然匍匐于朱由检的脚下。怎么能不兴奋?那为什么又恐惧呢?其实也简单,信王朱由检自封王后便身居封地,未再踏足京城,他继承皇位没有自己的班底,而周围虎狼般的文武大臣未必对他心服口服。据说当年朱由检初入京城,连干粮都是自备的,每天只吃自家带来的大饼充饥。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绝对错不了,当“历经艰辛”的朱由检来到奄奄一息的老哥病床前时,他还是流下了真诚而又伤心的泪水,没想到当年一别,那个意气风发的兄长竟成了今天这副模样,然而痛惜只是一瞬,很快朱由检就对老哥鄙夷加失望透顶,朱由校握着朱由检的手叮嘱到:“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意思是说大明王朝不能没有魏忠贤。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让一个阉人住持大局,本已十分荒唐,但是九五之尊的天子竟也要仰仗阉党简直可笑至极。握着老哥的手,朱由检嘴上不好说什么,但他的心里一定在盘算着怎么送这位“可为倚仗”的魏太监上西天。
话是这么说,但魏太监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由于多年来魏忠贤大兴冤狱,残害忠良。满朝文武只知有九千岁(魏忠贤的代称)不知有万岁。真要较起真儿来,已经成为崇祯皇帝的朱由检不一定是魏忠贤的对手,皇帝需要韬光养晦,还好,朱由检自封王那一天起就已经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他成功的骗过了阉党的耳目,仅仅五个月后,魏忠贤的脑袋便悬挂在京城街头。阉党也被一网打尽。意气风发这次轮到了朱由检,他只有19岁,却轻而易举的收拾了看似不可撼动的九千岁。那时的朱由检一定觉得天下尽在掌握之中。
不幸的是,朱由检遇到了千年难见的小冰川期,天气较以往异常寒冷,帝国内灾害频发,北方的后金不断南侵,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年关难过,崇祯皇帝朱由检如同一个救火队长,整日忙于扑灭帝国内四处燃起的烽烟。拆了东墙补西墙,但广厦万间也终有化为尘土的一天。腐朽的明王朝积重难返,已是厦之将倾。终于李闯王在陕西做大,大明的最后稻草被无情碾碎。农民军逼近京都,关外后金像是响应,陈兵山海关就等着渔翁得利,在这紧急关头崇祯皇帝急召大学士及首辅大臣陈演、魏藻德、丘瑜等到御书房议事,准备君臣一道商讨,由兵部兵科给事中(相当于兵部人事主管)吴麟征、陕西总督余应桂、蓟辽总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调吴三桂入京勤王的三道紧急奏折。
要知道,彼时吴三桂的部队是明王朝最后的精锐,如何用好是当时的头等大事。如果急调吴三桂入京而弃守山海关,的确可以保京师之虞,但是这弃地之后,满人必定伺机占领。究竟如何是好?皇帝不想担负千古骂名,他想大臣们可以主动任事,挑起救国家于水火的重任,然而大臣们只是虚与委蛇,互相推脱,那好,既然吴三桂的兵马指望不上,迁都南京总可以作为备选方案了吧。但可惜的是大臣们京城私产甚多,让他们放弃哪能轻易就范,如此这般争吵来争吵去,直到前线传来保定府失陷的消息,南逃之路彻底被锁死。崇祯一筹莫展。此时,他身边的太监曹化淳对他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此语如晴天霹雳,骤然把崇祯拉回17年前,史书记载:闻此言,上(崇祯)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崇祯后悔了。
其实曹化淳的意思很明确,国家危难之时,必须得有敢于任事能够镇得住满朝文武的大臣主动挑起大梁,朝廷为生存不得不做出妥协,但皇帝是不能担待这样的千古骂名的,所以宋朝在徽宗时有蔡京,童贯。高宗时有秦桧,他们完成了皇帝想干而不敢干的事,虽有骂名但只是被蒙蔽,王朝根基得以延续。而反观大明,无论是调吴三桂进京放弃东北,还是放弃北方转守南方,都是可行的权宜之计,但士大夫们以虚名自居,谁愿意背负奸臣之名?况且大明是你朱家的大明,他们只是打工族,换个老板照样吃饭。顶多为你抹两滴眼泪,但太监不一样,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现任主子,主子完蛋他们一起玩完。这其实和奸臣是一个性质的。
但是大明王朝早已朽烂不堪,在民众心中早已恨之入骨,即使魏忠贤在世又能翻起多大风浪?危难之中的崇祯皇帝,也是病急乱投医,他放大了魏忠贤身上敢于任事的优点,而忽略了其大奸大恶、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排除异己等诸多缺点。留着魏太监,即使大明不亡于异族,也迟早亡于国内反抗势力之手。只是胜利者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