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朱元璋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作为谋士已经封神了,他在民间成了智慧的化身。而后世谋士中,能够和诸葛亮媲美的就是只有刘伯温了。民间流传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诸葛亮出谋划策,也就帮刘备成为三分天下之一,而刘伯温却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因此,很多人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
刘伯温并不像诸葛亮一样,他一开始抱着积极入世的想法,参加会试一举考上了进士。不过刘伯温的入世是分裂拉扯的,他积极参与朝堂政事,一旦碰壁就辞官不干。从这来看出来,刘伯温看待官场还是太天真了。公元1348年,多次受挫的刘伯温开启了隐居的生活,他对元朝失望透顶,不想再参与朝堂之事了。
元朝末年,战事连绵,刘伯温虽然不想参与朝堂政事,但是他堪比诸葛亮的美名还是传了出来。不少人都希望刘伯温做自己的谋士,刘伯温不为心动,他在等一个真正能一统天下的人。公元1360年,朱元璋找过来了,刘伯温知道自己等来了想要的人。
朱元璋善作战,在战场上无往不利,问题是他读书少,能看清战场局势,却不见得能看清楚天下局势。刘伯温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朱元璋的短板,他就是那个给朱元璋指明方向的人。朱元璋找过来后,刘伯温几句话就帮他理清思绪。
朱元璋已经占据一方势力,盘踞在南京。当时和他一样争夺天下的人,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刘伯温提出不要双边作战,优先攻击张士诚,再去对付陈友谅。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脱离小明王,以“大明”来招揽人心。刘伯温这两招不仅解决了朱元璋身份问题,还给出了战略蓝图。难怪他有“转世诸葛”之称。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任期间,杀人无数。一个胡惟庸案,朱元璋前前后后就杀了3万余人。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把开国功臣杀了一大半,惹得文武百官怨声载道。朱元璋杀人的理由也很奇葩,有的人不过是诗句中谐音“和尚”“光头“去发”,他就认为实在讽刺自己就杀了。其实,如果不是刘伯温拦着,朱元璋恐怕杀得更多。
公元1367年,刘伯温被封为太史令,他总是找借口让朱元璋少杀人。有一次,天下大旱,刘伯温认为是冤案太多了,平反冤案就会下雨了。朱元璋同意了。积压的冤案处理之后,果然就下雨了。有一次,朱元璋突然决定杀一批囚犯,因为自己做了噩梦。刘伯温瞬间化身称解梦师,说:“这是吉象啊,这几天不宜杀人啊”朱元璋又听了刘伯温的话,结果三天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一高兴,就把那批囚犯给放了。
刘伯温精通卦象,传言他懂人心,能预测未来。刘伯温的确预测中几次,但是却没有预测到自己的命运。公元1375年,刘伯温病重,胡惟庸一向和他不和,竟然假惺惺地对朱元璋说自己要去看他。朱元璋明知道两人关系不好,竟然也同意了。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看刘伯温,还亲眼盯着刘伯温喝下药。刘伯温看到政敌来了,也清楚自己活不久了。他淡然的喝下药,然后让胡惟庸把一筐半死不活的鱼交给皇上。
不久,刘伯温就病死了。朱元璋把这一切怪在胡惟庸头上,在赐死他的罪名上有一条就是“毒害刘伯温”。后人多猜测是朱元璋指示的。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的日子也不好多。他定好的太子朱标死了,朝堂陷入混乱之中。这时候朱元璋想刘伯温留给自己的一筐鱼,那鱼一开始还活蹦乱跳,后来鱼儿相互争夺氧气,最后都死了。
朱元璋看着争斗不止的儿子们,突然灵机一动,原来刘伯温算到自己会子嗣争权,他在用活鱼比喻京城的皇子。这些鱼如果分开倒是有活下去的可能,朱元璋于是便把皇子们分到各个地区,皇宫只留下太子和少数皇子。朱元璋以为万事大吉,没想到朱棣会起兵造反,把皇长孙拉下皇位,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