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元璋,大家一定会想到史书记载他“面有奇相”,用我们现在直白点儿的话来说就一个字,“丑”!除了面貌之外,朱元璋不得不谈的一定是他的传奇经历了。
就朱元璋的经历如果搁在现在,一定能出本书顺便再开个巡回讲座了,简直是太励志了。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穷到什么程度呢,他都跟耗子抢东西吃。后来长大点给地主家里放牛。有一年闹灾荒,家里亲人都相继死去,无奈朱元璋为了求个温饱,只能去黄觉寺当了和尚,哪知道没过多久饥荒就闹到了寺庙,无奈和尚们只能出去化缘,朱元璋成了一名游僧。
日子不能就这样过下去啊,朱元璋漂着漂着又漂回了家乡,经小时的玩伴介绍,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成为郭子兴手下的一名亲兵,后来甚至把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
我们都知道后来朱元璋南征北战,把元顺帝赶出北京,于1368年称帝,建立大明王朝。草根当了皇帝,必然得外出巡查好好风光风光。
哪知有一次巡查中,竟遭到一个老妇人的破口大骂,要是依朱元璋的性格,不早就把老太太当场给杀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竟问出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你儿子是谁?
前面说到,朱元璋经小伙伴的介绍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在军队期间,朱元璋足智多谋又英勇善战,很快便有了自己的追随者,而韩成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韩成,有个特点,就是无论样貌还是身材都跟朱元璋非常的相像。
因为郭子兴的红巾军内部分裂加剧,而朱元璋不想过多地涉及党派纷争,所以就拉起自己的一帮兄弟另立山头了。
因为在红巾军的历练与成长,朱元璋逐渐展示出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以及过硬的军事素质与才能,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部下南征北战,经过几年辛苦努力,攻占了不少地方。
然而在应天,他最为头疼的敌人陈友谅出现了。朱元璋占领应天就是因为打败了陈友谅,而多年过去陈友谅一直怀恨在心,一直想着要东山再起。于是在1363年,趁朱元璋军中爆发内乱的时候,陈友谅伺机而入,打算一雪前耻。
正当他决定跳江之时,韩成站了出来,就是朱元璋的那个“翻版”。韩成说,我愿意替将军去死。就这样韩成换上朱元璋的衣帽着装,对着敌军说:我就是朱元璋,随即英勇就义。
可能韩成确实与朱元璋太像,陈友谅的军队竟然相信了。而后,朱元璋随其他部下趁乱逃跑,最终打败了陈友谅,建立大明朝。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韩成替死,朱元璋就毙命于鄱阳湖,中国历史上也就可能没有大明王朝。可见韩成虽是朱元璋身边的一名小将,但就是他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换句话说,韩成就是大明王朝的奠基人。
前面说到,朱元璋在巡视自己地盘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对他破口大骂的老太太,朱元璋但不生气没有对老太太怎么样,反而问了一句你儿子是谁?老太太究竟是怎么骂了朱元璋,让他发出这样的疑问。
原来老妇人正是韩成的母亲,这些年她为儿子的枉死感到无比痛心。而如今看着眼前黄袍加身、位高权重的朱元璋,老妇人按捺不住自己的悲愤,为自己死去的儿子感到冤屈,因此才冲到朱元璋面前,大骂他忘恩负义。
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结果给朱元璋当了替死鬼。而朱元璋摇身一变成了明朝的皇帝,大权在握,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儿子却替他白白去送了死,这换了哪个母亲会不跟他急呢?
朱元璋问完这句话,听到老妇人说自己的儿子就是韩成,朱元璋这才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这是把自己的救命恩人给彻底忘了。
朱元璋心想到这儿,简直是羞愧难当。此时此刻无颜面对面前这个可怜的老妇人。既然了解到这就是韩成的母亲,虽然韩成已经替自己而死,但是他的老母尚在,此刻报恩也为时不晚。
回宫后,朱元璋就追封韩成为高阳候,并为其修建府第,厚待其母亲直至病终。
但我们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这样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一代帝王,我们得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一位伟大的人物。更何况在韩成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忘记了昔日恩确实是做的不够地道,但是他知错能改,又是追封又是建府第的,最后还把韩成的母亲赡直至送终。
其实按照一般人对朱元璋这种“上屋抽梯”的刻板印象来说,他都当了皇帝,他可以不必理会韩成的母亲,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这或许就是人性的复杂,或善或恶,自由后人去判别去议论。
朱元璋1398年6月24日驾崩于南京,随着他的离去,一代草根皇帝的传奇一生也就落幕了,试想,如果不是当年韩成的舍身替死,我们看到的就可能是另外一段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