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但他也是明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位帝王。毕竟,亲叔叔夺取亲侄子的皇位,这在中国历史还是比较罕见的。很多人对朱棣的评价颇高,我个人对其也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不得不说,他的有些所作所为却也是倒行逆施,对其减分不少。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朱棣的另一面人生。
但是也有人认为过于残暴,而且明朝许多坏的制度就是从他开始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对他的评价是好大喜功、耀武扬威。而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就更直接,他认为: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的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
朱允炆性格较为柔顺,但是作为皇帝,这样的性格显然不适合,在位时朱允炆也是如履薄冰。他问臣子意见,如何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臣子的回答是“削藩”。当时大臣们认为“王爷们的存在始终是朝廷隐患,时候处理一下,以安陛下之心”。于是朱允炆虽然柔顺,但是也不愿意就此战战兢兢的做皇帝,一年之内他先后处理了5位藩王。
朱棣的反抗在当时看来,被很多人成为是“大逆不道”,毕竟这是谋反。更让很多人愤怒的是,当朱棣起兵后,势如破竹击败朝廷大军,攻陷都城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居然消失了。对于建文帝的消失,至今说法不一,但是当时这件事让朱棣的名声臭到极点了,种种行为让朱棣人心尽失。
后来又有人建议朱棣,先去说服当时的大儒方孝孺,只要将其说服,那就可以收获广大士子之心。朱棣当然明白,这是赢得人心的好办法,但是他和方孝孺谈的并不顺利。方不仅不配合,还将朱棣痛斥了一番,恼羞成怒的朱棣一怒之下,诛了方孝孺十族,据说当时一次性诛杀了873人,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永乐大典》是朱棣的一大功绩,但是这部巨著朱棣居然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编撰完成了,同样是巨著的《四库全书》,乾隆花了整整13年。可有意思的是,朱棣编撰的《永乐大典》在完成后并没有对外公布,而是封存了,后来嘉靖皇帝又重新编撰了《永乐大典》,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嘉靖编撰的。那么朱棣编撰完后又封存这本书,用意是什么?这就有点令人费解了。
朱棣最大的失误,应该就是过分地提高了宦官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接班人都没法玩下去了。明成祖知道自己的皇位得来的不光彩,为了让大臣忠于自己,更好的控制大臣,他就重用宦官,创设了东厂这一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要知道在朱元璋时代,太监的任务就是端茶倒水伺候人,根本不可能干涉朝政。而朱棣的此举直接将明朝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东厂的设立让宦官权倾朝野,为宦官干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成为了明朝最为严重的弊端之一,可以说,对于这件事,明成祖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朱棣这样一位帝王,你怎么看?天使还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