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与沈括——国人之光,清者自清

苏轼与沈括——国人之光,清者自清

宋仁宗到宋徽宗时期,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群星闪耀,这是个人才奢侈的时代。苏轼为文坛领袖,与他交好的有司马光、韩琦、欧阳修、苏辙、范仲淹;不谈政治可为朋友的有王安石、沈括;在他门下游学的有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还有大书画家米芾等等。

沈括在这些人里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个理科生。在以文章济世的北宋,在一帮文科生、艺术生中茕茕孑立。

沈括出生于仕宦之家,宋神宗时期参与王安石变法,受到王安石器重。后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因永乐城之战受牵连被贬。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数学、物理、光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代表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就是这么一个科学全才,因为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打小报告事件,被后人反复诟病。

这个事情还是和苏轼有关(苏轼这个招惹是非的体质[流泪])

南宋王铚《元祐补录》记载,苏轼外放杭州做通判时,沈括到浙江巡查新法施行情况,他去找苏轼喝酒,并求了几篇诗文。他将诗文中有抨击新法嫌疑的部分注解后呈送宋神宗。几年后,御史台李定、何正臣等人弹劾苏轼,沈括再提旧事,引发了“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为了强调沈括就是个小人,后人又找出另外一个故事。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新任宰相吴充询问沈括对“免疫法”的看法,沈括指出“免疫法”存在严重问题应该修缮。王安石在位时,沈括对“免疫法”可没有半点异议。沈括对王安石背后非议,是“墙头草”。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后,就开始打压沈括,宋神宗也认为沈括首鼠两端,而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了,就连《宋史》对沈括也进行了淡化。

这个沈括,当得起“科学的巨匠,人性的渣渣”称号了。然而,两个故事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大概率是一位自带流量的“理科生”,被另一个自带流量的“大文豪”的粉丝给杜撰了。

王安石新党中的骨干成员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吴充,这些人在历史上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投机分子”。他们怎么对苏轼进行抨击迫害,大家都承受得起,哪里提得起一点加工创作的兴趣?但是沈括不一样,他是新党中的清流,实干派,在科学、经济、军事、外交上都很有建树,如果他是“乌台诗案”的那个“无间道”的话,故事就好看了。亦正亦邪,人性冲突的故事情节太带感了,于是“沈括,原来你是这样的小人”“你所不知道的沈括”,文章满天飞,吃瓜都吃饱了。

很遗憾,沈括应该是没有做哪些,至少证据不充分。

《元祐补录》这本书的价值待商榷。它成书于南宋年间,与北宋在时间上相隔甚远,没有时间考证价值。作者王铚何许人,内容是否可靠,历史上没有记载,缺乏考据价值;没有第二本书佐证《元祐补录》,史学学家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经过反复考证,认定只有《元祐补录》这一条记载。“三人成虎”,这里也只有一人吧。

关于沈括批评王安石新法这个事儿,说他是两面派,也站不住脚。沈括是个科学家,“格物致知”是基本操守。他在变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弊端,提出修正的建议,再正常不过。王安石已经在反对派的激烈抨击中下了台,变法面临夭折,若不对不合理部分进行变革,新法就没有办法继续推行下去。所以沈括此举恰是在维护变法。

至于为什么不在王安石在位的时候当面提出,也许他提出了呢,那个“拗相公”没有接受呢?也许他没有提出,因为性格上的柔弱,面对重用他的恩师没有办法启齿呢?

恰恰是知识分子的坚持,在吴充询问时,立刻提出对新法要进行改革。注意他是对事不对人哦,不是对王安石本人进行攻击和反对。这比王安石罢相后,立刻对王安石落井下石的吕惠卿、曾布等人要高尚太多。

再看看乌台诗案的受害者苏轼,他也对旧党提出过反对意见啊。宋神宗驾崩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上台要全部废除新法,苏轼立马反对,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可以反对旧党的党首,沈括为什么不可以呢?大家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行为同出一辙。

至于王安石对沈括的态度前后有变化,对他进行打压,也不能证明是沈括德行有失。王安石用人带有书生意气,党同伐异,对于赞同变法的大加赏识,对于反对变法的一弃再弃,对修改他的法律,他当然是非常恼火了。这难道是沈括的错?这是王安石的锅才对。

宋神宗对沈括的态度也无从考据,说因为看白了沈括把他贬谪,这是没有的事儿,沈括被贬谪是因为受了永乐城之战的牵连(这个大家可以去考据)。皇帝用人又不是过家家,非黑即白,因为告密、墙头草就闹脾气贬了沈括,那新党中的吕惠卿之流估计皇帝都要“yue[吐][吐][吐]”了。

沈括到底有没有搞背后的小动作,我想大家都有心中的一杆秤。友情提示啊,吃瓜要谨慎。对沈括还是要客观公允,这个大科学家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是国人之光。他的成就经过大浪淘沙,光耀至今。

只是在那个年代,科学家不像大文豪那么受待见,引来了那么多是是非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宋神宗,国人,王安石,新法,沈括,进行了,故事,科学,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吕惠卿,王安石,沈括,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宋神宗,国人,王安石,新法,沈括,进行了,故事,科学,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吕惠卿,王安石,沈括,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宋神宗,国人,王安石,新法,沈括,进行了,故事,科学,苏轼,故事传记,宋神宗,吕惠卿,王安石,沈括,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