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在接到石亨弹劾于谦的奏折后,非常疑惑,于是大骂于谦是功臣我想给予封赏,徐有贞立刻补刀皇上继位师出无名呀,英宗眉头紧皱这这这…..。
天顺元年(1457年),北京城的百姓全都聚集在了崇文门外,在人群的中间跪着一位千古忠臣,曾今正是他站在这座城头之上,誓死保卫了这座雄伟的皇城,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走到生命的尽头,就当刽子手手起刀落之时,忠臣于谦就此结束了精彩的一生。
这事还得从几天前说起,明代宗朱祁钰得了重病,但是下一位继承人迟迟没有着落,大将石亨在得到消息后,没有感到一丝忧虑,反而高兴的认为这时难得的机会,于是他伙同太监曹吉祥和大臣徐有贞三人密谋,引发了夺门之变。
三人在私下勾结策划了夺门一事,拥立在南宫生活的明英宗重新登基继位,明英宗就这样顺利的再次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任何与权力更迭有关之事都需要一套冠冕弹簧的说辞来为位高者洗白,而石亨早已想好了破解此法之人,他就是“于谦”。
石亨三人可真是下了一盘好棋,既得到了明英宗的认可又除去了于谦这个政敌,才有了开头那一幕,明英宗始终认为于谦对朝廷有功是满朝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如此含糊不清的处理此事总觉得不妥当。
这时徐有贞说话了,如果不杀于谦,你继位一事便出师无名,明英宗听后一脸无奈,选择了沉默不语,满朝文武心里都很清楚,这事就得走这个流程,为求自保没有人出来为曾经誓死保卫过他们的于谦说一句话,而于谦就这样了成了权利之争的牺牲品。
徐有贞说的也没有错,明代宗正是由于谦推上皇位的,遥望当年之事,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之下率兵出征被也先俘虏后,想利用明英宗来威胁朝廷,而于谦为了顾全大局好让也先死心,就拥立了明代宗继位。
现在明英宗继位,自然就要清算当年之事来自证清白,如此一来就说明了明代宗继位是篡夺而来,拥立者于谦便成了谋逆之人,所以等着于谦的或许只有死路一条。
回想于谦的为官之道,从不贪图私利扶持党羽,他那刚正不阿的性格让他在朝堂内外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在他困难之时,就出现了无人肯帮忙的这一幕。
于谦和石亨之间其实早有矛盾纠纷,于谦是文官出身,在当年的北京保卫战中是被迫挺身而出,到一线指挥战斗,可谁能料到正是这份坚定的勇气让他一战成名。
石亨作为资历很老的武将,后来经常和于谦一起并肩作战,此二人一文一武应该关系很不错才对,但事情并未跟想象中的一样,石亨身为武将,行军打仗本是强项,可是遇到于谦后反而被牵制,于谦也不太理会他的那套作战策略,而且军中之事于谦都是直接越过石亨向皇上禀报,这样时间久了自然积怨成恨。
于谦骨子里本就散发着武将那种刚毅感,虽然他是文官但在处理一些大事上,很看不惯文官的怯懦和迂腐,在明英宗被俘后,也先抓着这块挡箭牌,肆无忌惮的向北京进攻,当时的翰林院侍徐有贞,能掐会算在夜里观测星象后,告诉明代宗避此横祸的方法就是向南京迁都。
于谦听后非常愤怒,大声责骂到,提议迁都者应当处以斩刑,京师是国之根本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草草迁都只怕祸患无穷,大多文官不懂得用兵之道,只会一味的讲和退让,而于谦主张全力战斗,一举击退进犯者。
两者自然在意见上产生分歧,关系不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更何况徐有贞是当时文官集团的代表人物,领导被人打压了,下面之人能给他好果子吃吗,因此在明英宗下旨处死于谦之时,文官集团里只好选择了沉默。
于谦在掌握了朝中大权后,对阉党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太监曹吉祥在当时想要有所作为几乎没有太大的机会,更何况曹吉祥还是王振的门下之人,于谦怎么会给他好脸色呢。
当年明英宗被抓的罪魁祸首就是王振,所以于谦在看到这些阉党就想到了当年的奇耻大辱,如果再让太监得势那不是要重走老路,直到明代宗病重之时,曹吉祥才看到了昔日的曙光,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拥立英宗继位一事。
在此看来,朝堂之上,文臣、武将、太监、三大政权体系坐拥之人,都想致于谦于死地,他还有活命的可能吗?但是作为权倾朝野的于谦,他不可能不知道在位高权重之时,来分化朝中各大势力,扶持亲信让自己善终,那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早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无论是当时的朝廷局势,还是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于谦看得比谁都通透,只不过是在最后时刻他没有表明站队立场罢了,直到明英宗继位大局已定,于谦只好甘愿赴死。
于谦此人德才兼备,有勇有谋,实乃千古忠臣。
他为了稳定朝局,天下不乱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他敢一马当先亲自领兵上城墙指挥战斗,誓死保家卫国,他不为权、不为财,只为心中那份凛然的正气,他视名节胜过了自己的生命,哪怕一死,也无法阻止他万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