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资治通鉴卷第三(1):张仪说魏王反纵,司马错谏秦灭蜀

资治通鉴卷第三(1):张仪说魏王反纵,司马错谏秦灭蜀

本卷是《资治通鉴》第三卷,名为“周纪三”,起于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止于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共记录了战国各诸侯二十三年间的历史大事。

主要事迹有秦惠文王采用司马错的计策收服巴蜀;秦国甘茂攻占韩国宜阳;燕国内乱,名君燕昭王即位;张仪游说六国割地纳币结交秦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振兴赵国。

话说苏秦合纵失败后去齐国发展,结果跟齐国大夫争夺大权时被人暗杀。张仪见苏秦已死,便开始游说六国与秦国连横,他选择的第一站是与秦国接壤的魏国。

此时魏惠王已死,继位的是其子魏襄王。张仪向魏襄王游说道,魏国地形不好,四面都有敌国存在,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苏秦所倡导的合纵根本行不通。如果不向秦国臣服的话,秦国发兵南下占领晋阳,阻断魏国和赵国的联系,那么魏国的灾难就要到来了!

魏襄王被张仪吓住,便放弃合纵的盟约,通过张仪向秦国求和。张仪回到秦国,因功再次成为宰相。

魏襄王身为一国之君,却被张仪三言两语吓倒,轻易便放弃盟约而向秦国卑言求和,不但冷了魏国士人的心,也减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更是助长了秦国东侵的气焰,实在是一步大昏招。

细看张仪的游说之言,主要是虚言恫吓而缺乏实际操作,秦军南下占领晋阳,又岂是一句话就能办到的吗?想要阻断魏、赵两国的联系,魏国不会坐等侵略,赵国也不是什么也看不见的瞎子,又岂能让秦国予取予求、为所欲为?!

再说战争一起,变数便增,秦国哪有那么顺利、那么容易便能战胜魏国?!张仪这样不切实际的大话,也只能吓吓魏襄王这样初登大位的新君,换了他的父亲魏惠王,就不会轻易上当。

我们再来看秦国,此时巴、蜀两国争斗,都向秦国求援,秦王便想趁机攻占蜀国,但是既担心蜀国道路险峻不易到达,又担心韩国借机侵扰自己,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司马错建议秦惠文王进攻蜀国,张仪持不同意见,说还不如进攻韩国,出兵三川地区,占领新城、宜阳后,占有周王室的九鼎和天下版图,然后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天下就没有敢不听从的,这才是建立王朝大业的正确方式啊!

现在三川和周王室就像天下的朝廷和市集,重要而繁华,大王不去争夺它们却去和戎狄争夺小利,距离开创王朝大业也太远了!

司马错马上反驳,并没有因为张仪是宰相而违心的附和他。司马错给出的理由很实际也很有说服力,他说秦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实力壮大自己,而攻占蜀国这样一个偏远、昏庸的小国根本不用多费力气,既可以使秦国得到威名又可以得到实际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而如果进攻韩国、挟持周天子的话,除了会背负骂名以外,还将面临不可预知的结局:周王室和韩国肯定都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将会用九鼎和三川之地作为筹码来鼓动六国来对付我们秦国,这样就危险了。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攻打蜀国比较稳妥。

衡量之下,秦惠文王采取了司马错的计策,十个月就占领了蜀国,把蜀王降为侯,派陈庄担任蜀相而监督他。

秦国吞并蜀国以后,国力更加强大富有,更加轻视别的诸侯国。

司马错的计策很实际,只是蜀国就太可悲了,它本想向秦国求救,结果反倒引起秦国注意而加速亡国,当真是在实力面前就没有什么道理好讲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实际操作,资治通鉴,张仪,秦国,赵国,六国,司马错,蜀国,秦惠文王,魏王,故事传记,张仪,秦国,司马错,魏国,魏襄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实际操作,资治通鉴,张仪,秦国,赵国,六国,司马错,蜀国,秦惠文王,魏王,故事传记,张仪,秦国,司马错,魏国,魏襄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实际操作,资治通鉴,张仪,秦国,赵国,六国,司马错,蜀国,秦惠文王,魏王,故事传记,张仪,秦国,司马错,魏国,魏襄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