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里,中国人对血脉传承尤为重视,因此上到帝王,下到庶民,如无意外,家中长子都能享受到更大的权力和更好的待遇。然而在宋朝,有位皇子却十分倒霉,因为他虽然是皇室子弟,甚至还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嫡长子,但却并不怎么受宋太祖重视。到了最后,宋朝的大权也是赵匡胤之弟赵光义承袭,与他无缘。那么,宋太祖为啥会这么做呢?难道他的儿子真有这么不堪?
24岁时,赵匡胤和其第一任妻子贺氏生下一子,名为赵德昭。作为自己混出头后的第一子,赵德昭的出生,对宋太祖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赵匡胤也曾十分喜爱他。不过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赵匡胤对他的态度却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当时,按照常规做法,皇子一出阁就会被封王,历朝历代几乎也都是这样执行的。然而到了宋太祖这里,他却以赵德昭尚且年幼为名,压下了封王的提案,只是在同年六月封其为贵州防御史。按理说,若赵匡胤真有悄悄立他为帝的打算,应该及早为其铺路。然而奇怪的是,宋太祖驾崩时赵德昭已然25岁,但宋太祖在此前却依旧没有封王的计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宋太祖真打算让弟弟登基?
其实大家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赵德昭虽未曾受命封王,但他当时的权力比起赵光义来说,却并没弱多少。对比职务来看,赵德昭为节度使,赵光义为晋王,由于当时节度使已是虚衔,因此赵光义胜。但是,二人却都担任过府尹,且在级别上,二人地位是相同的。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宋太祖的一步暗棋!
975年,一位大臣持宋太祖之令就任河南尹及彰德节度使,从而成为了河南军政的实权掌控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德昭的岳父。次年后,赵匡胤便曾提出将首府迁至洛阳的提案。若这条提案一旦落实下来,凭借其岳父的军事及影响力,自然能成为赵德昭一大助力,更可以使他的地位愈加牢固稳妥。
然而却遭到了赵光义等人的激烈反对。为了缓和局面,赵匡胤唯有无奈暂缓提议。令人没想到的是,同年11月,赵匡胤就离奇而崩。不过是他真的病逝,又或者赵光义察觉到了危机,从而痛下杀手,这就很值得推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