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的支持。但是社会这潭水,鱼龙混杂,分不清真假,真朋友难寻。交友不慎,人财两空还算轻的,严重时连人身安全都难保证。
战国时期的孙膑,与庞涓本是同窗好友,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孙膑出山前,鬼谷子
曾暗示他要警惕庞涓,此人心胸狭窄,不可深交。
但孙膑凭着对庞涓的了解,加之同门师兄弟之情,认为庞涓断然不会害自己。
但庞涓见到更为优秀的孙膑,心生嫉妒,
害怕他取代自己在魏国和魏王心中的地位,
于是设计陷害孙膑,挖去孙膑的膝盖致其终身残疾,还在他脸上刺字,让他一辈子无法光明正大地做人。
虽然孙膑最后凭借高超的谋略除掉了庞涓,但毕竟是同门好友,最后拼得你死我活,死的死,残的残。
如果孙膑一开始就听从了鬼谷子的警告,时刻提防着庞涓,观察庞涓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凭借孙膑的聪明才智,庞涓真能害得了他?
圣贤之人行事,绝不会让自己陷于死地,也从不曾遭逢败局,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善于从小事中预知未来灾祸的降临,因此总能够未雨绸缪,最后得到圆满的结果。
那么被孔子称作“三仁”之一的箕子是如何做到“见微知著”的呢?看了下面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孙膑为何成不了圣贤。
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
商王帝乙的少子
辛
刚即位,便开始用起了象牙筷子,辛的叔叔
箕子
看到他刚即位就开始了奢侈的生活,便叹息道:
“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以后必然不会再使用粗陶的器物盛放食物,很快就会使用犀角杯和玉杯,也就必然不会再吃藜藿等野菜、穿粗布制成的衣服、住在茅草普定的房屋之下。反之,他会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一旦他有了这样的要求,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而这象牙筷子,就是他奢侈与贪婪的开始,这样下去,大商恐怕要走向灭亡啊!”
没过多久,辛便开始加重赋税,建造鹿台,扩建园林楼台,狗马奇物充满其中,还有酒池肉林,宫中街市,供他穷奢极欲。
帝辛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怨声载道,有的诸侯也背叛了他。于是帝辛发明了“炮烙”之刑,以惩罚那些不服从他的人。他还任用佞臣费仲,导致国人疏远,诸侯国叛离。
约帝辛二十九年(前1047年),周武王率军伐商,殷商灭亡,帝辛自焚而死(一说是被斩首)。而箕子因其贤能,武王便将他释放。箕子率领弟子与一批殷商遗老故旧,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将殷商的礼仪和制度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创立了箕氏侯国。他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武王的承认。
史称“箕子朝鲜
”。
箕子的“见微知著”,让他从辛的身上看到了殷商灭亡的必然趋势。
虽然箕子是辛的皇叔,但作为贤人,他更爱护黎民百姓。商朝刚灭亡,周武王便来向箕子讨教商灭亡的原因,以视作日后治国的教训,箕子不愿讲故国的坏话,但也不希望周重蹈商的覆辙,于是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武王也因此获得了重要的治国之道,成为一代名君。
箕子
有一天,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去看望他,离别之时,管仲再三叮嘱齐桓公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
齐桓公疑惑不解,这几个人都是能人,为何要提防呢?于是问到:“易牙把他的儿子都烹了,以让我尝尝人肉的味道,;竖刁自己阉割了自己,以来侍奉我;常之巫能占卜生死、去病除灾;卫公子启方服侍我已经有十五年了,他父亲死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去哭丧。这些为了我能将事情做到这种地步的人,难道我还要怀疑吗?”
管仲说:“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易牙连他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能爱大王呢?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大王呢?生死有命,灾病无常,大王不听任命运,固守其本来的常道,而只是依赖常之巫,那么他将因此而骄横跋扈,无所不为。人没有不爱自己父亲的,卫公子连他的父亲都不爱,还能爱大王吗?”齐桓公将信将疑。
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这些人都驱逐走了。可是不久,齐桓公就觉得饭不香甜,起居不舒服,病魔缠身了,并且,宫中的治理松散了,朝中的秩序也不稳了。这样过了三年,齐桓公说:“管仲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又把那四个人都召回了宫里。
第二年,齐桓公病了,就是常之巫从中捣的鬼。他从宫中出来对人说:“桓公将在某月某日死。”易牙、竖刁、常之巫他们相互勾结,一起作乱,他们关上宫门,筑起高墙,隔断了宫中同外界的联系,齐桓公就是想喝一口水都没人给他。卫公子启方带着千户齐民降归了卫国。齐桓公听说他们叛乱了,不禁长叹了一口气,流着泪后悔说:“管仲见识远大,可惜后悔也来不及了。”
管仲通过他人的行为举动,便判断出此人的心性,不可谓不明智。然而齐桓公最终没有坚持管仲的建议,反而深陷他们刻意为齐桓公营造的舒适氛围中,被温水煮青蛙,最终让自己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