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无法与王安石相提并论,那他厉害在哪?

苏轼无法与王安石相提并论,那他厉害在哪?

说起王安石变法,我们历史书上也学过,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几十年后,也还背得一些。

变法的好处和坏处,教科书上也都有分析,但似乎里面并没有提到一个人。

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人生,随新旧两党的消涨而浮浮沉沉,他的人生际遇,就是变法的一个极佳标本。

王水照《苏轼传》中写道:

我们并不否认,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有时甚至带有一些个人意气,在复杂的社会政治领域,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

(剧照)

但他本着对下层民众深切的同情,本着独立不倚的立朝大节,从实际出发,敏锐地发现问题,指出新法实行中的弊端,希望“有补于国”,这样的良心、勇气和节操,确实难能可贵,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

一句话说通了,就是苏轼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合格的地方官,却并非有抉择能力的政治家。

没人喜欢折腾,之所以要变法,要改革,要维新,一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在这段历史里,你很难用好人和坏人去给新旧两党贴标签,如果说反对变法的,就是顽固派,那么,也没见苏轼传下顽固派的恶名。如果说赞同变法就一定是前进的,但事实证明,在那个年代,完全无法阻止一些人,借新法作为向上攀爬的阶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中饱私囊。

而且,当新党获得神宗的大力支持,遍布朝廷,元老重臣自觉退避三舍之后,各种压力也就随之而来。

熙宁五年十二月,苏轼受命到湖州督管堤堰工程,与好朋友孙觉见面,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却还要先立下规矩: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我们多谈风月,少当喷子吧。谁如果忍不住瞎掰掰,就须浮一大白,罚酒一大杯。

但,苏轼天生就有一张大嘴,看到天气不好,秋雨不断,稻谷倒伏田中,可能会烂在田里,他绝不可能视而不见,甚至说什么“大雪纷纷落地,正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之类的妄言。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杭州的几年,走遍下属各县,当风调雨顺时,他会高兴地描绘,有个漂亮妹子,光着脚在劳作,她的小腿可真白啊,她正在水边化妆,因为她老公打柴回来了,他们卿卿我我,多幸福……但他也会如实记录“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大宋朝如果没了苏大嘴,还叫大宋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历史,大嘴,顽固派,王安石,宋朝,新法,人生,办法,苏轼,一个人,消息资讯,新党,王安石,苏大嘴,孙觉,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历史,大嘴,顽固派,王安石,宋朝,新法,人生,办法,苏轼,一个人,消息资讯,新党,王安石,苏大嘴,孙觉,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历史,大嘴,顽固派,王安石,宋朝,新法,人生,办法,苏轼,一个人,消息资讯,新党,王安石,苏大嘴,孙觉,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