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他通过“靖难之战”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了明朝的最高统治权。他的文武双全值得后人称道,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
政治上
1.进一步缩减域。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成功造反的诸侯王,所以在夺得皇位之后,怕别人效仿,所以在朱允炆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完成了朱允炆未竟的事业。不得不说非常的黑色幽默。
2、工厂卫生监督。
为增加皇权,加强监察,朱棣恢复锦衣卫,同时增设东厂,明朝特色的厂卫政治开始了。
3.完善公务系统
朱元璋那个时候,因为废除了丞相制,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凡事都得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很累。朱棣时期,文官制度完善,内阁制的雏形在朝廷逐渐形成。
4.迁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
朱棣在这里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同时,北平交通便利,地势险要。从北方入侵的蒙古人可以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从南方统治中原,有利于维护民族统一。
军事上
一、北伐蒙古
为了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朱棣从1410年(永乐八年)开始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此次北伐,明军在飞云山之战中击败了五万蒙古铁骑,蒙古本部的鞑靼人向明朝进贡。五次北伐进一步削弱了蒙古的势力,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后来,朱棣也在第五次亲征胜利后,在回朝途中病逝。
2.南征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五朝之后,房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元朝末年战乱,安南趁机离开中国版图。1406年至1407年朱棣出兵攻打安南,最终安南独立。明封李立为安南王,自此朝贡。
这场战争最终以明朝的胜利和胡朝的灭亡而告终。越南并入明朝版图,标志着安南属于明朝的时期开始了。
文化上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光孝、王靖、邹骥等人编纂大类书籍。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为《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制的大型图录。《永乐大典》收录的书籍没有被删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18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早了300多年。外交地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派太监郑和为正使,王景洪为副使。他率领27800多名水手官兵,乘坐62艘“宝船”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和锡兰,经印度西海岸返回中国。
此后,从1407年到1433年的20多年间,他7次下海,途经30多个国家,远达非洲东海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海上航行。
《明史·成祖本纪》:文帝年少练兵,以右衍之形占取胜地,乘建文之弱,内驱久,死于天下。即位后,他实行节俭,水旱来去无阻。知人善任,能明里通外,武学谋略,与高祖一脉相承。六师团连连出击,漠北尘土飞扬。至姬年末,魏德获尊,四方宾客恭顺,明令进贡的国家近三十人。陨石之浩瀚,远如汉唐。成功君烈,卓忽生矣。但是,在铲除之际,违背法律,违背法律,可以掩饰自己的耻辱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