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往古来今,历经了多少风云飘摇,多少王朝的兴盛衰败。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之后,必定是将之前风雨飘摇的社会给统一的,反之,若是一个王朝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必定有一个新的势力来取而代之。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字国瑞,是中国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上位之后,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提倡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徭役杂税,终结了元朝残暴的统治,为中国历史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这么一位开国皇帝身边必定有着许多辅佐他的人,大名鼎鼎的蓝玉便是其中之一。蓝玉作为一个明朝的开国大将,有勇有谋,一生南征北战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最后功高盖主,不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被朱元璋残忍的杀害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封建时期的历史上很常见,韩信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大多数的开国功臣,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被皇帝认为会影响到他的统治,对自己是个有威胁的存在,因此要么被发配边疆,要么被处死,很难得以善终。殊不知,被朱元璋亲手处死的蓝玉,让后来的朱棣在谋反的道路上一路畅通无阻,若是当时蓝玉健在,岂容他人造反。
说起蓝玉,他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她的亲姐姐是朱元璋手下一个叫常遇春的将军的妻子,于是便顺水推舟,蓝玉也成了朱元璋的部下。可蓝玉并不是只靠关系成名的这么一个人,他自身实力强大,屡立战功,被后人尊称为军神。
蓝玉一开始是个默默无闻的步卒,后来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地做上了将军的宝座。他为朱元璋打下成都城,平定北方少数民族叛乱,可以说他功不可没。这么一位忠臣,朱元璋便让他辅佐自己的亲儿子朱标。
朱元璋对他的太子朱标非常赏识,想培养他当下一任皇帝,朱标也不负众望,为人贤德,饱读诗书,有以后做明君的潜质。只可惜他在长途跋涉的途中染上了风寒,不幸早早地就过世了。就是这个时候,蓝玉的作用,在朱元璋那边大打折扣。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把重心放在他的孙子朱允炆上面,选择他来当新的继承人。这时候冒出来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了朱标留下的一众文臣武将,是想让他们继续统一北方的,可年轻的朱允炆怎么可能有这种能力呢。
而且,朱元璋认为,自己过世之后,原本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臣子,到时候还会听朱允炆的话么,还是会起兵造反,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朱元璋心里感觉受到了威胁。
因此,朱元璋立刻开启了他的计划,他用谋反罪处死了蓝玉,蓝玉在狱中被处以酷刑,更加残忍的是,他还被株连三族,拖家带口的一个都不留,家产也被全部充当为国库。
这里补充一点,其实蓝玉自己做事也十分高调,他在战争期间,纵容自己的部下对老百姓烧杀抢掠,常常在朱元璋面前也摆起将军谱,这样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看上去,这个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人已经没有了,可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便是,朱允炆身边还有能敢辅佐他的人么,不说文臣了,起码武将是没有了,他又如何平定北方叛乱呢?
于是后来,朱棣谋反,夺权篡位当上了明朝的下一任皇帝。其实朱元璋不知道的是,蓝玉对于朱标是忠心耿耿的,不可能有谋反的想法,再者来说,蓝玉对于朱元璋的其他皇亲国戚都十分冷漠,又怎么会帮朱允炆去篡位。
结语:朱元璋可谓是好心办了坏事,他自认为除掉了以蓝玉为首的开国功臣之后能一切顺利,却适得其反。后人也不禁一直感慨,若是蓝玉尚在,岂容那朱允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