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令国人深恶痛绝的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其实,日本早在明朝时期就对中国虎视眈眈。
明代嘉靖期间,是倭寇最横行霸道的时期。
他们就像是话本里的海盗,令沿海百姓闻风丧胆。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让整个朝廷都束手无策的“海盗”们,应该是数量庞大成群结队的。
但其实,嘉靖年间的这些倭寇只有七十人。
可就是这不到一百人的队伍,不仅让朝廷对海域避之不及,甚至后来他们还杀到首都,试图占领都城,把明朝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
这七十名倭寇难道是身怀绝技,能以一敌百吗?
其实不然,之所以这几十人能够抵抗明朝军队,主要还是明朝军队百不敌一的原因。
明军混吃等死,倭寇四处流窜
众所周知,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损失十分惨烈。
对此,不少人都认为是当时政府的不作为。
但其实,明朝政府并没有任其作乱。
倭寇常年在海上作乱,早就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1534年,当时正逢蒙古入侵中国地区。
明政府分身乏术,对于蒙古问题采取了逃避态度,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打击海上倭寇方面,甚至连民间收缴的税费都投入在军队中。
嘉靖皇帝
嘉靖34年,倭寇首次从海上登陆到了内地。
此举正式打响了抗倭战争的钟声,却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场浩劫。
见状,朝廷立刻做出了反应,任命朝廷上下一致看好的胡宗宪为抗倭首领。
而后,作为总指挥,胡宗宪又将徐渭提拔为抗倭军师。
彼时,徐渭有着“明朝诸葛亮”的美称,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后来也是他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作战方针。
那个时候,倭寇每打下一个地方,都会大肆宣传是日本人的手笔。
但事实上,当时的倭寇首领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叫做王直。
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士兵发现了中国人的混入,也不会揭穿,反而是将计就计,默认他们日本人的身份。
而士兵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政府的规定:不论是谁,只要能擒获一名倭寇,就可以获得五十两银子的报酬或是升官。
抗倭士兵们为领取奖励,哪顾得上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伪装成日本人的中国人。
而王直一群人之所以打扮成日本人的模样,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
在他们看来,只有剃头穿日本衣服,改头换面伪装成日本人作恶,才没有后顾之忧。
彼时,倭寇为抗击军队,分成每队只有十几人的小队伍流窜于各地。
他们对松懈的官兵毫不留情。
很快只有几十人的倭寇队伍占据了上风。
其中最惨烈的一次,是10名倭寇进攻南京的事件。
倭寇
当时,这帮倭寇从海上到杭州,一路危害百姓。
但由于他们人数过少又灵活,明军根本察觉不到其踪迹。
以至于倭寇到达南宁时,明军首领朱襄还在和手下饮酒作乐。
最终,哪怕军队有近百人,朱襄还是没能防住偷袭,他也不幸战死。
随后,朱襄战死的消息传到南京。
闻言,南京的抗倭军队以为倭寇来势浩荡、不可抵挡,便直接封闭城门,拒不作战。
而此举让倭寇队伍更加嚣张,开始大摇大摆地为非作歹。
这件事无疑成为抗倭队伍的耻辱。
但奈何,倭寇跨省作乱。
即便心有余,可根据规定,胡宗宪也不能统一管理军队。
长此以往,倭寇更加横行霸道,丝毫不畏惧政府。
不得已之下,胡宗宪向朝廷提出想要扩大管理范围,统一管理全国军队。
好在他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至此,全国各地的抗倭队伍终于开始一条心。
后来,随着抗倭的难度不断加大,谭纶、戚继光等人也加入到作战中。
他们分别在海上和陆地打击倭寇。
戚继光还根据作战心得,写了一本《纪效新书》。
徐渭也向军队传授方法,为万历年间抗击倭寇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终,在倭寇流窜祸害百姓近百天后,胡宗宪带领的明朝军队招降了倭寇首领。
原本,王直以为投降就会得到胡宗宪承诺的诸多好处。
但他坏事做尽,哪有这么容易就被原谅。
胡宗宪趁机将其一举拿下,当众斩首。
谁料,就在众人以为抗倭战争就此圆满结束时,那些没被捉到的倭寇不仅没有消停下来,反而是越闹越凶。
直到嘉靖皇帝退位,戚继光成为军队首领。
同时,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也有了势不可挡的发展,才渐渐消灭倭寇的声势。
从这次抗倭战争中不难看出,不是倭寇的实力太强,而是明朝军队的实力太弱。
敌强我弱,二十万人竟不敌七十人
明朝军队的作战能力之所以这么弱,和当时的制度、政治环境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军队制度的崩溃。
朱元璋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就确立了军队制度,要求军户世袭制。
此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军队对朝廷的忠实。
吸引人的军队条件为明朝军队招募到不计其数的优秀士兵。
在这个时期,明军数量和质量都十分有保障。
但是,好景不长。
后期明朝的官员逐渐开始腐化。
士兵们的军饷被上级不断克扣,甚至指示下级士兵为自己种田耕地。
忍无可忍下,苦不堪言的底层士兵为了生存,纷纷私自出逃。
可面对此情此景,上级不仅不重视,反而开始吃空饷。
则直接导致军队制度的崩溃。
除了军队制度,朝廷官员之间的党争也是倭寇得手的因素之一。
倭寇队伍刚到达江南时,如果能及时铲除,就不会有后面在南京的草菅人命。
但是当时江南的总督一行人刚刚上任,只顾着笼络人心。
他甚至杀了浙江的总督,还把一众官员削职流放,让自己的亲信担任。
无疑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江南的军心混乱,无暇顾及倭寇。
要知道,突袭南京的这群倭寇其实就是在浙江地区集结登录。
原本他们已经被当地的士兵包围。
但是新任总督把军队搞得乌烟瘴气,包围圈很快就出现缺口。
倭寇队伍才突围成功。
当然,除了明朝军队的疏漏,倭寇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要知道,这批倭寇并不是民间几个百姓随便集合起来形成的。
根据其一步步深入内地的作战计划来看,他们之间一定有战斗技术和军事思想都过关的正规士兵。
《明史》中记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训练有素的日本士兵,并不属于日本海盗。
日本士兵和海盗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日本海盗在日本就和莽夫一样,并不具备军事头脑。
而正统的士兵则从小接受战场熏陶,有着拼死杀敌的武力,也有运筹帷幄的头脑。
当时在南京逃避战争后,倭寇队伍毫不犹豫地在一个晚上就突袭了四个城市。
足以见得其实力非同小可。
而这时朝廷的军队制度松散。
真正能打仗的士兵远比估计的要少,只能临时在民间号召壮丁充数。
即使在数量上有了优势,质量方面也根本不能匹敌。
在以上几个原因的加持下,明军抵抗倭寇的过程十分艰难。
以至于这支不到一百人的倭寇队伍能到处突袭,搞得中国各地都兵荒马乱。
但好在一旦明朝政府认识到自身原因,倭寇被消除的下场也是早晚的事。
明朝在接连溃败之后终于认真起来,下令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倭寇。
哪怕是中国人。
而军队也在几个月的作战下逐渐成熟,最终将倭寇包围并擒住首领,向朝廷证明了实力。
虽然这次抗倭战争的结局是胜利,但是作战过程中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破坏。
明朝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为维持领土完整,抵抗外来入侵的战争不在少数。
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明朝之后,面对外来入侵,中国人不再手软犹豫,誓死保卫国家。
在二十世纪之前,中国曾因为清政府的无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对此,国民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维护家园。
农民起义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严厉打击了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更是阻止了各国对中国的瓜分......
一次次反抗体现的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反抗,中国才逃脱了被殖民的命运。
抗日战争更是中国保护领土完整的里程碑。
无数的革命烈士为此献身。
在他们毫不动摇的决心下,才迎来了新中国完全独立的地位,才有我们如今让整个世界都感叹的中国发展。
正是这些反抗战争,为中国赢来了现在的自由与和平。
结论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独立自由的同时,不应忘记无论何时,都要有反对外来势力的勇气和决心。
领土完整,守卫家园是中国人的理想,我们拥护和平,面对阻碍也不会手软。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
《明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