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03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北宋自建立以来,为应付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国家需要一统的实情,对于功臣及归附势力施行大批封赏和留用。
这必然造成一定的冗官出现,因而采取了官职差遣相分离的方式来保证政务有效运行。然而这一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多有不便,引发了官制“正名”的需要。
北宋建国至熙宁初,朝堂如杨亿、吴育等均上书言官制“名实分离”请求改制。虽然只得到部分的调整,但却拉开了“正名”的大幕。
到元丰五年,以宋神宗为核心的政治群体开始自上而下的“正名”之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在士大夫与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性性和斗争性之中,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下才完成了“正名”的主体部分。到徽宗时期,北宋官制“正名”的过程才算真正完成。
自北宋建立起,朝廷为应付复杂的政治局面,开始利用足够多的官职满足大多数官员阶层。而所谓的“正名”过程,正式宋王朝由乱局之中寻求秩序的过程。
因此对于北宋时期,官制“证明”过程的内容,需从北宋官制“正名”缘由及前期表现、元丰初到元丰五年之间的发展、北宋官制“正名”过程在北宋后期的表现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一、北宋官制“正名”缘由及前期表现
1、提高政务运行的现实需要
北宋官制正名的缘由,即官职不符,它官兼领本官职事的现象较为普遍。名实混淆、品秩紊乱的现状,引发了朝堂对官职“正名”的请求。
不难发现,这一弊端自北宋建立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但直到真宗、仁宗时期,才开始记载有人正式提出“正官名”的建议。
上书建议官制改革的呼声不断,而提出的具体方案也大部分是恢复唐初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之制。
二、统治者的个人政治素养的体现
宋神宗被称为“改革皇帝”,可见其图强之心何等强盛。神宗自继位起,即暗下决心改变积弱局面一扫祖先之耻辱,他的这个志向至死不渝。
前期支持“王安石变法”,虽困难重重,但依然坚持,力求改变积弱的形象。后期施行官制,对冗官这一现实进行从上往下的自我革新,无不体现着。
宋神宗鉴于百年因官制愈繁而导致的“冗官”问题,在即位之初就有改革的想法。直至熙宁末年完成“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改革之后,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官制改革。
整个过程基本上涵盖了神宗皇帝执政的后期,期间朝堂中的讨论基本上是围绕其意志进行。
在这个“正名”的过程中,不单单是统治者的政治素养和现实政务运行效率的要求,还与政治参与者即朝臣的积极参与。
二、元丰初到元丰五年之间的发展
1、置局详定官制所开始“正名”
宋人力求务实,其早期的差遣以及各种机构的名称均可看出。详定官制所正如其名一样,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详细的官名制度,并进呈给皇帝裁决。
这一机构是元丰改制“正名”的重要阵地,其主官均是博学多才之人。同样我们可以认定,详定官制所得建立是元丰改制的真正的开始。之后的数十年间,即使废除之后,影响力依然存在。
2、元丰“正名”条例的正式出台
正名”过程的这一阶段,从元丰二年李清臣上言现有政府运行的弊端,到元丰五年正式颁行以阶易官《寄禄官新格》历时近三年之久。
期间先置详定官制所招募博学之士,进行统筹“正名”。再由最高统治者与朝臣一起,进行具体内容如罢空名、换寄禄等的尝试。最后在元丰五年五月一日正式颁行新法,实属不易。
这一过程是以最高统治者神宗赵顼为核心,以详定官制所为具体机构,以士大夫的利益争夺为重点进行的。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朝议不断是北宋官制“正名”最终能被颁行出来的,既是阻力也是助力。元丰五年之后到二圣共治以及直到徽宗政和年间朝堂,关于此的议论依然不断。
三、北宋官制“正名”过程在北宋后期的表现
1、“正名”过程在“二圣”时期的表现
元丰六年直到“二圣”执政前,朝廷广开言路征求意见。这一时期依然如前一样,进行具体政务的调整,如带职、推恩标准等等。
整体上这一段时间朝议比较集中,臣僚在实际运行中上言元丰官制中的不足和请求“依旧”,大部分都被朝廷接纳。到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时期,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这一“正名”过程更加细化。
2、“正名”过程在徽钦时期的表现
到了徽宗时期,其“丰亨豫大”的政治蓝图构想,是将官制“正名”完成的强大动力。从崇宁元年下令依照神宗官制编修成书开始,可见其决心所在。
其中关于“正名”的过程,主要是在执政的前半段,即大观、政和之际。在元丰官制颁行之后的北宋后期,“正名”的过程并未因条例颁行而结束。而是就像它出台的原因政治稳固,提高政务运行效率那样被执政者所“利用”。
元丰五年五月之后,无论是神宗皇帝的《诫谕百官》禁止议论,还是二圣时期的“反复”以及徽宗的“御笔”限制,都没有真正地阻止这一过程。
相反的宋代士大夫用其固有的手段和方式即奏议、廷对,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依然让元丰“正名”进行下去。
综上所述,北宋时期,已经开始对官制“正名”的政治活动。政务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北宋这一士大夫集体觉醒的时代,“言路”通畅与否是政务运行畅阻的重要体现。
整个过程中既有君主手诏、诫喻的求变和约束,也不乏士大夫臣僚群体的上言和斗争。北宋官制“正名”过程,正是其“言路”情况的真实写照,对于后世官制发展有着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