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富国强兵的代价,王安石变法值得吗?触及了谁人的蛋糕

富国强兵的代价,王安石变法值得吗?触及了谁人的蛋糕

秦国商鞅曾经变法,帮助大秦完成了富国强兵,然而变法手段太过激烈,商鞅本人遭遇了千古未有之大奇冤,为平息国内贵族的怒火,最终商鞅被五马分尸而死,然而人虽死,法还在,最后秦国的变强还是有惊无险,而在大宋朝,曾经也发生过这样一次剧烈的变法。

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可能是王安石变法最真实的写照了,跟商鞅一样,王安石的变法也触犯了无数贵族阶级的,然而他跟商鞅所面临的又有不同之处,商鞅所处时代民智未开,就连贵族也许多是白痴文盲,只知道自己利益被侵犯了,然后集火商鞅,最后商鞅被干没了,秦王借此平息众怒,又能继续稳定推行改革新法,除了商鞅死的太惨外,变法之路几乎是很完美了。

而王安石的时代是千年之后的大宋朝,这个时代寒门学子辈出,贵族门第都是高材生,王安石遭遇的对手并非是脑子一片空白的贵族,而是有智谋有手段的敌人,他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反驳王安石的新法是错误的,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干扰,而最要命的是,新法未经实践,本就是漏洞颇多,所以攻击王安石是有理有据的。

在朝廷太多繁杂的声音与不同的看法之下,王安石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非常动摇,心智几乎被冲垮,然而王安石自己依然保持了坚定,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登飞来峰,王安石丞相想表达的意思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看似我错了,但实际上我在第五层。

弊端与价值共存的变法

由于北宋常年来在战场已经是任人鱼肉,王安石年轻时就立志要改变局面,公元1058年,王安石此时已经官居高位,37岁的他第1次向皇帝宋仁宗谈起了变法事宜,并表示时不我待,机不可失,今家国残破,富国强兵之法拖不得,然仁宗再三思虑,未采纳。

此后王安石闹起了情绪,朝廷念其才能多次邀请入朝为官,他均拒不接受,一朝天子一朝臣,直到宋神宗上位的时候,王安石才终于迎来了可以变法的机会,1070年,神宗赋予了王安石位同宰相的权力,变法事宜逐步展开落地,变法涵盖了农业、经济、军事等领域,几乎是要改变整个宋朝,而他本人也多次拿唐朝与晋朝的末年来对比此时的宋朝,换言之,他想说,各位,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请务必支持我。

可惜一方面是变法触动的贵族利益太多,遭到了非常顽固的抵抗,另一方面,宋朝自开国而来实施的旧法,其实一直有很多的人支持,旧法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不太适应当时外敌环伺的残酷局面,但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旧党要反对新法,所以王安石新党每天要跟旧党进行无数的辩论,更何况,新法实施过程当中到处都是瑕疵。

比如说大文豪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当时他就是非常坚定的新法反对者,其中王安石的青苗法是他主动提及的大错误,青苗法为何物呢,王安石奇思妙想,试图民不加赋而国库富足,每年分两期主动给农民借贷,帮助穷人可以更好的耕作,然后收取2分的利息,这个在古代属于很低了,是朝廷给百姓灵活的资金补助,提高农作效率的同时充裕国库丰富民生,然而苏辙觉得这个有问题。

青苗法的本质是借贷,然而在古代,借贷这种事情向来都属于灰色地带,大家并不觉得放高利贷的是什么好人,尽管王安石规定的利息不算高,总之这个事就落下了不好的名声,然后,苏辙觉得,就算是再好的良民,也不能保证还贷不逾期,而且农民借到钱就一定是去好好耕作吗,这种朝廷慷慨地援助一旦到了农民手里,就很容易产生乱花乱用现象,最后再加上地方官员的系统性贪腐,苏辙觉得青苗法会适得其反。

苏辙的看法确实动摇到了王安石,导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反思,但最后青苗法还是贯彻下去了,只不过说好的2成利息,在部分地方官员的实际执行中却翻倍到了4成,同时百姓乱花钱等现象,苏辙都预言的非常准确,当然王安石也没错,这些都是可以整治的问题,而汇总而言利大于弊,青苗法真正普及贯彻下去,所带来的的好处却是神宗时代储蓄了可用20年的国库。

这或许就是王安石觉得,自己在第五层的原因吧。

富国的目的,是强兵

许多农业经济上的改革,王安石都是为了强兵这个唯一目的而践行的,因为当时,宋朝内政的问题不算严重,外敌才是关键,西夏不强但战略威胁不小,辽国军队彼时战无不胜,宋军已经多次吃亏,而在强兵方面,王安石更是一口气就推出了三个政策,分别是置将、保甲、保马。

强兵三政策分别是裁军保精兵,士兵农时务农闲时训练减少军费,马匹下方民间减少养马费,核心就是减少军费,只要精兵,在王安石掌大权的时候,强兵三策当时迅速普及全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而此阶段王安石积极屯兵西夏边境,五路大军随时准备进攻,经年后,王安石收获了两千余里的地盘共计五个州,宋军全员精锐的时代频频上演以少胜多,百年来宋国军队不行的面貌一洗而空,这时的西夏大辽面对强宋,都已然是人人自危。

郁郁而终王安石

然而王安石的变法终究还是太激进了,神宗皇帝对他非常信任欣赏,但面对旧党势力满天下的质疑与反驳,神宗自己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怀疑变法利弊,毕竟王安石的做法实质上剥削了百姓的生活自由度,而且严重危害到了地方豪绅的,也就是变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时得罪了下层百姓与上层贵族与官僚的。

神宗时代,王安石屡遭下放,但最后也能重新启用,政策有过变动,但还是按照王安石的基础路线在走,然而公元1085年,神宗皇帝最后还是没能陪王安石走到成功,已经先一步撒手人寰,继任者宋哲宗在旧党司马光的劝诫,以及高太后对王安石的厌恶下,很快全盘废除了王安石变法。

半生努力付诸东流,得知消息后,王安石一口老血吐出,内心过于苦闷,无药可医的心病导致他身体每况愈下,次年,王安石病逝于钟山。

变法虽利大于弊,但失败情理之中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变法是利大于弊的,但是过多的弊端导致了槽点很多,反对党也能很容易挑出王安石变法的毛病来攻击,导致确实是难以服众,而乱世须用重典,神宗皇帝虽然非常的支持王安石,但是宋朝是一个相对来说政治比较开放的年代,用法家之重典根本不可能,所以就算有神宗帮忙,最后王安石的变法也是实行得很勉强,没法服众的变法最后胎死腹中,实在是有些可惜可叹。

此外,王安石的失败还跟皇室有关,神宗支持他并非代表皇室的全盘肯定,王安石的强兵政策是核心,但它触犯到了皇家利益。

怎么说好呢,王安石变法实质上同时得罪了平民、地主、官僚与皇室?

确实如此,变法的不彻底让损害了百姓的民生,地主又被剥削了很多利益,官僚的蛋糕被分走,这是我们之前就有提到的,而它对皇室的冒犯体现在军事上。

原来宋朝开国之初,赵匡胤自己是造反的,为了防止臣子夺权,就制定了严格的将兵分离政策,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可保证没人能带兵造反,而王安石知道这个政策严重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将军们没办法带着自己熟悉的兵上场打仗,确实是很难受的。

所以他的变法强兵中有改变这一点,王安石新法直接无视宋朝祖训,开创了新的训练模式,可以帮将兵互相熟悉彼此,对此,皇室部分人的想法是,你小子,想造反?所以王安石的变法虽然整体上来说是非常有格局的,是利大于弊,但是你不可能同时得罪所有人,变法的失败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面对国内政局错综复杂,晚年王安石感慨万千,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强兵,时代,商鞅,朝廷,王安石,宋朝,新法,苏辙,贵族,代价,消息资讯,强兵,商鞅,王安石,苏辙,神宗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强兵,时代,商鞅,朝廷,王安石,宋朝,新法,苏辙,贵族,代价,消息资讯,强兵,商鞅,王安石,苏辙,神宗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强兵,时代,商鞅,朝廷,王安石,宋朝,新法,苏辙,贵族,代价,消息资讯,强兵,商鞅,王安石,苏辙,神宗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