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驾崩前,留下4字遗诏,后宫嫔妃听后全都傻了

朱元璋驾崩前,留下4字遗诏,后宫嫔妃听后全都傻了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孤儿乞丐混迹成一国之君,可谓是非常励志,但是这样的曲折经历,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极具铁血手腕的君主。

在国家权力方面,朱元璋表现出十足的控制欲望,他废除丞相制度,将异姓功臣收拾殆尽,换之以十几个皇子封为藩王镇守四方,把国家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朱家人手里,他本人也可以算是中国最勤劳的皇帝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图/翻摄百科词条)

但是,朱元璋嗜杀,这是众所皆知,他一登基,便陆续杀害了众多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重臣,但是,朱元璋毕生最残忍的一道圣旨却是他的临终遗诏,仅仅4个字,却让后宫嫔妃哀鸿遍野,也让后世之人唾骂百年。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终年71岁。朱元璋临终除了宣布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以及交代死后葬于孝陵诸事,还下达一道4字遗诏—“责殉诸妃”!

“责殉诸妃”,就是要求所有侍寝过的嫔妃全部陪葬。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活人殉葬习俗,到汉代时,朝廷明文废止了这一恶习。但朱元璋的遗诏,短短4个字,却恢复了废除了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这不仅是开了历史 的倒车,同时也是非常不人道的。

《彤史拾遗记》中给出了殉葬的具体人数:“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46人当中,除了2位是死在朱元璋之前,其余全部为活人殉葬。而且,处死这些嫔妃的手段还十分残忍,除了常见的上吊, 还有活体灌注水银。

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的初衷,或许是担心步李世民尘,死后再出现个武则天,但不论何种理由,这都必将是朱元璋人生的一大污点。到了明英宗时代,殉葬制度才得以再次废止。明英宗朱祁镇一直是非常反对殉葬制度的,他临终时下达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自此,明朝皇帝才不再要求嫔妃殉葬。

朱元璋似乎将一切都做得很到位,但没想到到晚年时另外一个问题却让他忧心忡忡,那就是皇位传承问题。朱元璋子孙众多,在众多的儿子中,最让他满意的是太子朱标。然而造化弄人,朱标早早就撒手人寰,朱元璋对此悲痛不已。后来,他又退而求其次把全部的希望倾注在长孙朱允炆身上,热切地盼望这个长孙可以担负起治国的重任。

不过,朱元璋这个选择却引发诸多的不满,很多叔叔不满继承皇位这样的好事落到黄毛小儿的头上,因此对朱允炆怀恨在心,尤其是四叔朱棣更加愤愤不平。其实在众多的儿子中,最有朱元璋当年风范的就是老四朱棣,他有勇有谋,文韬武略都不在话下,好不容易熬到大哥过世,却还是没能继承大典,对于老子的决定他有太多的不服。

▲朱允炆。(图/翻摄百科词条)

朱元璋虽然年事已高,但对这种暗潮汹涌的纷争也并不是没有察觉,为此,在生命快走到尽头的时候,他提前准备好了一道圣旨,内容非常耐人寻味,那就是下旨在他死后,各地藩王不得来奔丧。因为,他既担心藩王走后各地反叛势力伺机作乱,也考虑到皇叔们的回京会对小皇帝形成压制,思前想后,下了这道圣旨。

然而,还是有一个人始终让老皇帝不太放心,那就是老四朱棣,当病情加重,朱元璋自感不久于世之时,又下了一道秘旨传令老四速来觐见,至于要让他来干什么,史籍并无记载。只是消息一传出,令朱允炆很不安,他不知道老爷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是后悔了,要改遗诏立四叔为皇帝?越想越慌张,为此朱允炆找来了谋士齐泰等合计对策,最终他们大胆草拟了一道假圣旨,传给了已在半路上的朱棣。

▲朱棣。(图/翻摄百科词条)

朱棣一开始接到了圣旨便马不停蹄赶往京城,却又在半路接到圣旨,说不必回京了,这令他十分纳闷,但是圣旨有令,他也不敢违抗。

朱元璋下了圣旨后,已经气若游丝,时而清醒时而糊涂,醒来时,向大臣询问:“燕王来 否”?朱元璋连问了三次,也没有人说话,最终他驾鹤西去,也没有等到问题的回答,更没有等来朱棣。

朱允炆在位的第四年,他的叔叔朱棣掀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顺利的坐上皇位,而朱允炆在慌乱之中逃跑,不知所踪。

参考资料:《彤史拾遗记》《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国家,朱元璋,后宫,皇位,皇帝,制度,遗诏,朱允炆,朱棣,圣旨,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圣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家,朱元璋,后宫,皇位,皇帝,制度,遗诏,朱允炆,朱棣,圣旨,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圣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家,朱元璋,后宫,皇位,皇帝,制度,遗诏,朱允炆,朱棣,圣旨,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圣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