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注册制接棒北上资金,「水大鱼多」的A股正在孕育大行情?|一周资本市场观察

注册制接棒北上资金,「水大鱼多」的A股正在孕育大行情?|一周资本市场观察

《一周资本市场观察》是钛媒体推出的资本市场要闻解读直播栏目,每周一中午12:30-13:30,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帮助大家一网打尽一周资本市场大事!

本期节目,《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主理人雨朦对话财经大V、国内知名金融机构股票基金研究员爱知君,《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分享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带来的影响;后续股市行情走势;1月北向资金大举买入的原因;消费板块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机会;2023年黄金投资;未来投资策略;比亚迪业绩分析;爱奇艺因投屏清晰度变更被用户告上法庭;王凤英出任小鹏汽车总裁;影视行业最新近况等话题。

一周资本市场表现盘点(01.30-02.03)

A股三大股指中,沪指周跌0.04%,深成指周涨0.61%,创业板指周跌0.23%。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457.69亿元,较春节前一周缩量130.04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出42.04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电池、保险与银行行业;南下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软件与服务、电信服务、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北上资金最青睐的前5只个股,分别是宁德时代、招商银行、隆基绿能、中国平安与比亚迪;南下资金上周持股市值变动最大的前5只个股,分别是腾讯控股、汇丰控股、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与小米集团。

上周港股的两大指数都是下跌的,恒生指数上周周跌4.53%,恒生科技指数上周周跌3.72%。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中,道指周跌0.15%,标普500指数周涨1.62%,纳指周涨3.31%。

上周,A股共有3只新股上市;港股在上周没有新股上市。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您认为这对未来创新型公司的上市门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一二级市场的打通、以及大盘接下来的走势会带来哪些影响?

针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一事,财经大V,国内知名金融机构股票基金研究员爱知君首先指出,“全面”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纳入了主板,且主板门槛提高了,以前应该是三年的累计利润达到3000万就可以,现在应该是到了1.5亿。所以从目前对主板的影响来说,是加了一个供给侧的改革,爱知君认为这对主板是利好的。同时,爱知君提出,此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对于科创板来说属于“熵减式”的供给侧改革,以更好的资产替换不好的资产,提升效率。此次国家以及监管层的意图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要做大做强主板中的存量国央企,做优做精科技型公司。

至于全面注册制的推出所带来的具体的影响,爱知君分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优化了出清机制,让股市能够新陈代谢,有活水进来的同时排出污水,整个生态系统变好了;第二,对于散户来说实际上是利空的,对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利好。因为散户的研究能力有限,很多专精特新的以及行业中的尖端科技,研究起来难度很高,且都是一级市场逻辑,对于机构来说,还可以借此机会做一二级市场联动,但这样散户与机构间的信息差就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爱知君建议散户可以以基金或指数形式参与,这样研究难度就小了一些;第三,对于券商来说,虽然对于一级市场是利好,因为发行量更多了,但对于借壳、再融资等“一级半”市场来说,监管其实更严了。所以整体来说,对于券商是的影响是中性的,并且券商承担的风险也更多了,因为现在是“申报即担责”。但长期来看,还是利好的,因为整个市场都好了。

此外,爱知君提到,此次全面注册制的推出对于一些“卖铲子”的公司,比如做系统的科技公司,属于实实在在的利好,因为转融通标的多了,融资融券也更活跃。同时,爱知君还提到了自己对于北交所的支持与推荐。爱知君认为,全面注册制的推出,给了北交所一次焕发新生的机会,北交所拥有极佳的地理位置与人才优势,周围的一些专精特新企业也可以在北交所的标的供给上发挥优势,北交所里好的标的会越来越多。此外,爱知君认为北交所未来也有可能做一些流动性方面的改革,因为北交所目前的估值很低,但北交所的一些发布业绩预报的上市公司在2022年全年以及22年4季度的业绩增速都是很高的。

最后,爱知君对全面注册制的推出进行了总结:我国的注册制是有中国特色的注册制,体现在这个制度需要与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相匹配。

随着2023年1月行情收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在1月全月上涨5.39%、8.94%,双双创下2010年以来最强开局,创业板指月线也录得9.97%的涨幅。请问您如何看待1月大盘的强劲走势?您认为后续行情将会如何演绎?

爱知君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看资金来自于哪里,由谁来定价。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北向资金的配置盘与一部分险资,包括社保还有第三支柱的险资,全年要跟着增量资金走。

针对1月大盘的强劲走势,爱知君认为主要是由于北上资金与疫情开放后散户的情绪带动所致,公募其实没有太多增量资金。说到2月份资金的情况,爱知君认为北向资金在2月还是会有一个惯性的,尤其是配置盘,但也可能会看到一些分化,因为北向资金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有配置盘、交易盘,还有一些来自欧美老钱、中东新贵的资金,这些资金都是不同的。

谈及2月的行情,爱知君提出要看三大因子,即流动性、盈利与风险偏好。1月就是因为北向的流动性与国内风险偏好的提升,所以走出了一波很好的行情。2月,流动性因子在减弱,风险偏好则很难预测,因为现在还处在一个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况中,所以盈利因子的定价因素会更重一些,最近恰好是业绩预报季,马上年报季也要到了,业绩将成为更主流的一个因素。大家在选择标的的时候,也应该选择一些短期有拐点,中期有业绩,长期有逻辑的公司。

2023年1月,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超1400亿,创下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买入的最大金额。外资为何在1月大举买入A股?具体都是哪些类型的机构在押注A股?

爱知君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北向资金的构成,除了纯外资之外还有一些内地区的资金,香港的资金,更保守、偏配置的欧美老钱,交易更多的对冲基金,以及一些中东新贵的资金,比如阿布扎比投资局、卡塔尔主权基金等等。爱知君认为,短期资金可能会回调一些,但中长期来看,配置还没有走完。

此外,爱知君提出,最重要的不是关注外资还能买入多久,而是要看外资的决策模型是怎样的。这个决策模型是建立在中美购买力评价的基础上的,虽然最近有一些汇率和中美债利差的扰动,但是在购买力评价的基础上,国内还有多少好的资产才是更重要的。爱知君将这些资产定义为“茅2.0”资产,它们跟国外的核心资产是可以接轨的,比如可以对标雪佛龙的,对标西方石油的,对标特斯拉的……这些“茅2.0”们还有多少,估值是否合适,性价比还高不高,这才是更核心的逻辑。

扩内需是2023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截至1月31日16时20分,2023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刷新中国电影市场年票房最快破100亿纪录。但从节后股市来看,酒店餐饮和影视板块走势却不是很理想,您如何看待相关板块的走势?今年消费板块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机会?

爱知君坦言,影视行业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赛道,因为不确定性很强,需求很难预期,收入的可持续性也比较弱。并且,影视行业本质上属于供给侧,需要不断有好的内容与IP推出,才能成长为一个成长股,比如迪士尼。不过爱知君认为,只要有更好的IP,并且不断进行创新,影视行业还是很有前景的

关于餐饮行业,爱知君认为,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目前餐饮行业还是处于“温而不暖”的状态,仍需要进一步恢复。不过在经历了疫情之后,酒店、餐饮也经历了一轮供给侧改革,一些好的标的因为拥有很好的现金流,是可以脱颖而出的,而一些小的公司在这几年也被出清了,未来这个板块的估值水平可能会达到一个更好的、更高的稳态。

谈及消费板块值得关注的机会,爱知君提出,更多的还是要看“K型复苏”,即分布于两端的高端消费与必选消费。爱知君认为,高端消费的恢复速度比较快,因为疫情期间富人的资产负债表受损相对较少,所以弹性也较大。必选消费中比如粮油等也是可以的,此外泛服务类中的灵活用工行业未来也是一个比较“长坡厚雪”的赛道,因为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了。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对全球的溢出效应,美元币值的稳定性也被越来越多的讨论,与之对应,黄金作为投资品和保值品再次受到资金关注,您在微博发表的“爱知君读财经早报”中也指出,2022年全球央行增持黄金规模创55年来新高,中国增持62吨。请问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黄金投资?

爱知君提出,黄金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长周期,并指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其实是被美元来定义与操纵的,并且与美元的实际利率呈现强负相关性,CPI越高,黄金就越涨。不过,由于目前各个央行都在买黄金,所以最近黄金与美元实际利率的相关性有所走弱。

关于黄金市场未来的行情演绎,爱知君认为可以参考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的逻辑演绎过程:第一阶段是美元加息速度放缓,第二阶段是美国经济衰退,这个阶段最长,第三阶段就是交易的复苏。这次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第二阶段拉长了,因为通胀有粘性,所以名义利率可能还会在上面盘旋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黄金走出一个“长牛”。爱知君总结道,这轮黄金周期可能会是一个更长、更缓的“慢牛”趋势,此时配置一点黄金投资会是不错的选择。

您提到过,“2022年的投资乱纪元即将过去,投资的恒纪元即将到来”。对于未来的投资,您觉得有哪些新的投资策略能够指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的资产配置?

爱知君指出,现在我们正处在通往“恒纪元”的路上,并且路上还是有一些崎岖的。

长期资产配置方面,爱知君认为大家现在赚的更多的不是EPS的钱,而是估值的钱,也就是赚流动性的钱,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看增量的流动性来自于谁,这些增量流动性的机构会把新的流动性分配到哪里。目前来看,新增流动性就是外资和险资的钱,而外资和险资更喜欢价值板块,喜欢“两高一低”的板块,即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在这些板块里,国企估值重估的板块都是不错的。爱知君提到,在国资委发布了新的考核要求之后,现在更重视企业的业绩与利润,这对于国央企来说是一个好的方向,也更符合投资人的“审美”。

另外,在全面注册制推出后,一些专精特新的小公司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向,此外一些“硬资产”,比如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能源资产,另外还有一些容易拔估值的“软资产”,比如信创类,也值得关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16时20分,2023年度包含预售在内的大盘票房突破100亿,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最快破100亿的纪录。此外,近期电视剧《狂飙》的爆火,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爱奇艺等流媒体平台。2023春节档票房强劲增长的动力有哪些?流媒体对影院市场的冲击有多大?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指出,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是超预期的,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从除夕到初六,春节档总票房为67.5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1.89%,仅次于2021年的78.42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与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档票房59.03亿元相比,增长14.48%。

票房超预期表现,主要得益于:

1、需求复苏,加之多地推出的春节档电影票补贴活动(比如北京市推出的“新春观影惠民活动”,发放1000万元观影补贴)。需求复苏的重要体现是观影人数的上升,2023年春节档,观影人次为1.29亿,同比增长13.16%,接近疫情前2019年春节档观影人次水平(1.32亿)。看一组对比数据,2023春节档影片单片平均时长较长,所以单日排片场次较同期下降近两成;从票价上看,2023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54.6元,为2016以来近7年平均票价首次下降。因此,2023年票房表现优势的主要推动力就是观影人次的上升。

2、展望后市:车铭德认为,长期看,电影市场是内容主导、供给主导的市场。电影消费属于高频低客单价的消费,价格不敏感,需要高品质的内容走差异化的路线。

从供给端来看:

1、 节后优质影片储备丰富:此前因疫情影响,部分影片选择观望或延期上映。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前期影片积压将集中释放,后续国内厂商影片制作及定档都将更加积极,例如《风再起时》、《宇宙探索编辑部》、《检察风云》、《毒舌律师》、《长空之王》等国产优质影片也已在今年上半年定档。

2、国内新影片制作周期更短:据统计,美国六大制片厂平均一部影片制作周期一般需要2 年,而国内电影平均制作周期为2个月-1年。

3、国内流媒体冲击更小:海外 Netflix 与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与线下影院产生激烈竞争,而国内爱优腾芒更关注于剧集、综艺等业务,且当前流媒体平台更注重降本增效实现盈利,因此不计成本的抢占电影院线市场概率较小。

国内流媒体的困境,一是广告业务遇到增长天花板,二是用户没有养成对线上内容付费的习惯,养成基础包括:

1、居民收入的上升;

2、内容的差异化,但内容行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迪士尼流媒体是整个内容生态的一环,目的在于打造IP,甚至可以不赚钱,通过衍生品和游乐园赚钱。奈飞起步早,用户已经完成付费教育,受益于第一波红利,底子厚。

3、一种解决方案是芒果超媒与湖南广电合作、拿版权,另一种是爱奇艺,标签清晰的剧制,例如《狂飙》、迷雾剧场等悬疑影片。

4、进口片审核放松:2023年1月,将有多部电影(包括《黑豹2》、《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雷霆沙赞2》等)上映,也是漫威系列时隔近 4 年再次被引进,一定程度上标志进口影片审核松绑,或将刺激进口影片供给修复。

1月30日消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北京市商务局印发《清理隐性壁垒 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规范商圈广告、外摆、展示、促销等事项办理的流程和标准,优先出台重点商圈户外广告设施 设置规划。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地摊经济”回来了吗?

车铭德介绍,该政策主要是在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支持“出摊”有一定好处,包括:

1、消费第一步就是触达获客,摊子就是触达,又是用户体验(例如夏天室外撸串等)。

2、设摊经营相对来说门槛较低,且成本较低,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一些年轻人设计文创产品,最初还不具备线下开店的能力,可以通过摆摊的方式来进行试验、推广。

3、室外摊位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消费金额之外,能够延长消费时间。

4、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带有社交属性的增值消费形式。例如“后备厢经济”,是一种带有社交、文化体验的消费形式。

四川卫健委近日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自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办法》共十六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是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二是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三是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如何看待这一政策?

车铭德提出,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办法》提到,生育登记将取消结婚限制、取消数量限制。早在2022年,广东、湖南、安徽在实施或修订生育登记制度时,也提到取消结婚限制和生育数量限制的政策。当下生育登记工作的改革方向已经十分明确,预计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出台类似的政策。

核心:生育登记从限制生育数量,回归到人口监测及生育服务本位。类似股市,从审批制到注册制。

好处:保障孕妇和孩子的基本权利,增加生育意愿。人口拐点临近,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影响供给端,更为重要的是影响需求增长。因为婴儿潮以及人的成长周期(18岁成年、22、23岁工作),因此从婴儿潮到就业潮存在近20年的时差,为了防止人口出现持续断崖下跌,影响经济稳定,政策也在鼓励热门生育。但减少审批限制只是开始,之前多生是因为大家想增加劳动力,保证收入。现在在基础收入之上,父母追求的是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之前是为家庭,现在是为孩子,因此需要综合社会保障体系的提升。

如何解读比亚迪发布的业绩预告?

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表示,净利率低,过去一直是比亚迪一个备受关注问题。当前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改善。比亚迪2021年净利率是1.8%,根据业绩预告来看,2022年约在4%左右。尽管有所提升,但比特斯拉还是相去甚远,特斯拉2022年的净利率约为15.5%。因此,尽管2022年比亚迪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但净利润却只有特斯拉的1/5(比亚迪160—170亿元,特斯拉820亿元),这也说明了比亚迪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比亚迪的净利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电池、手机的代工业务拉低利润率,比如规模效应还未充分释放等。但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过去品牌印象比较低端,品牌溢价能力较低。但是如今伴随着品牌升级,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并且未来比亚迪的品牌形象有望显著提升。比如说,比亚迪汉的千山翠版本售价已经超过了30万,比亚迪元plus在欧洲的售价比肩宝马X5,高端品牌腾势的热销,以及近期仰望U8的发布都获得了广泛关注。

吴吞表示自己也看了仰望U8的发布会,浮水模式、原地掉头、蟹行模式等都是领先于现有越野车的技术的。这款产品的售价也是定位在百万级。吴吞提出,只看当前PE的话比亚迪的估值可能有点高,但是考虑到净利率的提升,这个估值就比较合理。

对比比亚迪的品牌升级,特斯拉则是一直在降价。可以说是比亚迪“向上”,特斯拉“向下”。但一般来说,向下会更加容易一些,因为锚定效应,用户会感觉用20万买一辆原来30万的车,有一种捡便宜的感觉。而向上则是实打实的依靠产品力的提升,比亚迪能做到这点非常不容易。

2023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补贴退坡。同时比亚迪上行,特斯拉下行,两者交汇之后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但吴吞认为,比较值得担心的反而是“蔚小理”,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老大和老二竞争,结果老三反而出局了。

如何看待爱奇艺因投屏清晰度变更被用户告上法庭?

吴吞认为,这种行为首先肯定伤害了消费者,也损伤了爱奇艺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打击了整个视屏行业。过去打击盗版、培养用户为正版付费的习惯花费了很长时间,这种行为可能会让用户萌生一种“正版受害者”的心理。

此外,这对电视的销售也是一个沉重打击。现在看电视需要看开机广告,随便看什么都需要会员,甚至连投屏都要被降低清晰度,实在没有什么需要买电视的理由。2020年,我国彩电销量4450万台,2021年跌破4000万台,根据预测数据来看,2022年彩电销量只有3634万台。

此外,吴吞提到了爱奇艺的另一个变化,以前看视频,点击暂停后中间会有一个小窗口弹出广告,而现在点击暂停后则是广告占据了满屏,视频变成一个小窗口放在右下角。如果用户点击鼠标左键想要取消广告播放,就很可能会直接点进广告。但在这种方式下,广告单价和点击率和以前的小窗口形式肯定是不同的。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爱奇艺迫切的需要钱,甚至已经“顾不得吃相了”。这一切还是源于现金流上的压力,根据三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爱奇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余额为50.5亿元,流动负债科目下一年内需偿付的可转债余额则高达85.2亿元。

最近一年爱奇艺其实做得很不错,降本增效效果明显,也推出了很多优质内容,比如《人世间》、《狂飙》等等。同时也实现了连续多季度盈利,22年三季度,爱奇艺的自由现金流首次转正,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内容成本依然过高,爱奇艺的内容成本长期超过了订阅收入的,这点可以对比奈飞同期来看,奈飞当时还没有广告业务,只有订阅收入。所有的成本占奈飞订阅收入比例不到60%。

尽管因为限薪令等原因内容成本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内容成本依然是非常高昂的。当前对长视频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是活下去,等待上游成本的泡沫被挤压。

如何看待王凤英入职小鹏汽车出任总裁?

关于小鹏汽车,吴吞提出,小鹏2022年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惨,按照2022年初的规划,小鹏的目标是“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但实际上,2022年小鹏年销量仅有12万辆。一方面是由于新品G9的销量不如人意,另一方面是旗舰产品P7的销量下滑。而且在2023年,P7的压力会更大,在新能源补贴取消以后,很多品牌车企为了转嫁成本都选择了提价,而小鹏却是大幅降价,因为小鹏过去就是高度对标特斯拉,所以特斯拉降价之后小鹏也被迫跟进。

接着说王凤英,王凤英是保定人,1991年刚毕业就加入了也在保定的长城汽车,从2003年开始担任长城汽车总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长城的二把手,和魏建军搭配的非常默契。2020年7月,长城推出轮值总裁制度,王凤英分管的业务一再削减。2022年,王凤英彻底离开长城。长城这几年的崛起速度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方面颇有成就,这恰恰是小鹏所欠缺的,比如G9就被吐槽定配太复杂,为了高端化营销直接“碰瓷”保时捷。

吴吞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据长城汽车原高管所著《长城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阐述:21世纪初,王凤英多次建议将一款皮卡车改成宽大车型,但遭到了魏建军的反对。魏建军认为宽大型皮卡车并不实用,而王凤英则回怼:是你买车,还是消费者买车?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凤英是非常在意消费者感受的。小鹏P7的销量受挫其实也有忽略了消费者感受的原因。小鹏为了抢“国内首个量产的城市场景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的头衔,把激光雷达装配在了P5上,而现款P7比P5更高一个级别却没有激光雷达,这种情况下试问消费者怎么会愿意买账呢?

更多资本市场内容和观点分享,欢迎在钛媒体App搜索“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专栏,收看节目直播回放。

免责声明:本直播栏目所有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应作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平台运营部编辑雨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市场,影响,水大鱼,北上,注册,资本,爱知,改革,资金,行业,吴吞,北交所,王凤英,比亚迪,爱知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市场,影响,水大鱼,北上,注册,资本,爱知,改革,资金,行业,吴吞,北交所,王凤英,比亚迪,爱知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市场,影响,水大鱼,北上,注册,资本,爱知,改革,资金,行业,吴吞,北交所,王凤英,比亚迪,爱知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