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大量分封自己的子孙为藩王。而朱元璋之后的明朝诸帝,也都分封了不少藩王。总体而言,明朝藩王,基本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靖江王就是明朝藩王中的一个特例。靖江王一系,虽然也是朱家的血脉,却并不是朱元璋的后裔。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一、少年英雄,屡立奇功。
事情先从朱元璋少年时期说起。朱元璋少年时期,家乡凤阳可谓是祸不单行。旱涝、饥荒等灾荒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哥哥朱兴隆不幸逝世,只留下了妻子王氏和儿子朱文正孤儿寡母。少年朱元璋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几经颠簸,终于加入了郭子兴起义军,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从此,朱元璋在起义军中逐渐异军突起。此时,王氏和朱文正得知了朱元璋的音讯,特地前来投靠朱元璋。朱元璋与亲人们久别重逢,喜出望外,对朱文正悉心培育,视若亲子。
虽然叔叔朱元璋是大军统帅,但是朱文正并没有依仗叔叔的关系贪图享乐。相反,朱文正在叔叔的身边耳熏目染,逐渐也成长为了一员骁勇的战将。(虽然人家叫“文正”,但是人家是武将,不是文官。)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郭子兴的部队。为了进一步扩张势力,公元1356年,朱元璋发兵攻打元朝在江南的重镇集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六朝古都—南京。在此次战斗之中,朱文正作战英勇,大破元军,立功颇多。
朱元璋攻下集庆之后,改名应天府(也即大明帝国日后的都城),江南土地尽归于朱元璋,他的势力也更加强大了。朱元璋遂称吴国公,建立了西吴国,并开始设立百官。朱文正因功被封为了枢密副使,执掌兵权。后来,朱元璋变革官制,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朱文正又改任大都督。无论是枢密副使还是大都督,都是重要职位,可见朱文正能力之强,以及朱元璋对他的认可。
二、坚守南昌,一战封神。
正当朱元璋的西吴王国日益强大之际,长江中游也有一股力量对朱元璋虎视眈眈,那就是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公元1360年,陈友谅发兵东征朱元璋。朱元璋令部将使用诈降计,大败陈友谅。吴军趁胜追击,从汉军手里夺得了江西重镇—南昌。吴军占领南昌后,朱元璋特命朱文正等将领率领两万人马镇守南昌,防备陈友谅。
公元1363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去救援遭到元朝和张士诚联合包围的小明王。陈友谅闻讯大喜,认为自己吞灭西吴、一雪前耻的机会到了。陈友谅亲率六十万水陆大军,向西吴大举进攻,很快就打到了南昌城下。
朱文正深知汉军迟早会来攻打南昌,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御敌准备。南昌城墙原本沿着赣江而建。一旦汉军战船临城,便可直接攻城。朱文正下令拆除旧城墙,在距离旧城墙三十步的地方改建新城墙,给汉军的进攻制造障碍。朱文正还根据将军们的特长,分配其各自所要负责的城门。
陈友谅大军兵临南昌后,由于新城墙的存在,迟滞了汉军的进攻步伐。当然,汉军不会就此罢休,而是开展了猛攻。朱文正率领吴军将士奋勇抗击。由于朱文正安排得当,汉军先后攻打南昌多个城门,均被吴军击退。陈友谅派兵意图从水关袭入南昌城。朱文正早有预料,他派勇士手持烧的滚烫的长槊埋伏在水关,杀的汉军胆战心惊。为了拖延汉军的攻势,朱文正也使出了诈降计—他派使者出使汉营,谎称愿意约定日期投降陈友谅。陈友谅信以为真,下令汉军暂停进攻。朱文正利用这宝贵的时间,趁机修补城墙,救死扶伤。吴、汉两军血战数十日。汉军死伤惨重,却始终未能攻下南昌城。
朱元璋听闻南昌局势严峻,率领二十万大军星夜驰援南昌城。汉军撤去了对南昌城的包围,转而迎战朱元璋率领的二十万吴军。“鄱阳湖大战”打响了。南昌城终于解围。此时距离汉军攻城,已有85天。朱文正以两万人马抗击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坚守孤城近三个月,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试想一下,如果朱文正没能守住南昌城,汉军兵锋就有可能直指应天府。若此,朱元璋还能不能取得鄱阳湖大战的胜利,还能不能建立大明王朝,就很难说了。可见,朱文正功勋显赫,有勇有谋,堪称当世名将。
三、英雄落幕,子孙封王。
朱文正立下大功,朱元璋想要封赏他。朱文正想玩一招欲擒故纵,推辞不受,指望朱元璋会给他更多的赏赐。然而,朱元璋却以为朱文正不贪名利,就真的没怎么赏赐他。
对此,朱文正颇有怨言。为了发泄情绪,朱文正纵兵不法,开始胡作非为起来,甚至还想去投奔叔叔的另一个大敌张士诚。结果事情败露,朱文正被朱元璋软禁起来,郁郁而终,年近三十。一代战神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朱元璋始终记得朱文正的功勋。而且再怎么说,朱文正毕竟是自己的侄子。因此,对于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他予以了优待。朱元璋称帝后,封朱守谦为靖江王。靖江王也就因此成为了明朝藩王中的特殊存在——不是朱元璋后裔的藩王家族。
欢迎关注、评论,一起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