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问答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和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和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多民族的民间节日,是全民强身健体、预防疫病、驱除瘟疫和毒物、祈求健康的节日。以下是边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历史和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的来说,世界各国人民的习俗相同点多于不同点。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从三朝夏至节;月亮上驱邪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点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闻一多《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100多种古代记载和专家考古研究,端午节的起源是古代中国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节日,早于屈原。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广泛深入人心,所以人们“缅怀和悼念他们,谈论他们的话,是为了把他们传下去”。所以纪念屈原的话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对屈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国人的盛大节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它。较常见的活动有以下形式:

端午节的习俗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不愿让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许多人划船赶去救他们。他们赶到洞庭湖,却不见踪影。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过河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事实上,“赛龙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鼓声中雕刻龙形独木舟,并玩划舟游戏,以娱神娱人,是仪式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后来,除了纪念屈原,在不同的地方,赛龙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江浙一带划龙舟,有纪念本土出生的现代女性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晚的龙舟上,灯火装饰,它来回穿梭,水上水下。场面感人,有趣。贵州苗族在农历5月25日至28日举行端午节,庆祝插秧胜利,祝愿丰收。云南的傣族同胞在泼水节比赛划龙舟,纪念古代英雄燕红沃。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是不同的。直到今天,在南方许多江、湖、海接壤的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龙舟赛。

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省开始举行龙舟比赛。当时的台湾省知事江在台南市鹤溪半月池主持了一场友谊赛。现在每年五月五日在台湾省举行龙舟比赛。在香港,也有种族。

此外,龙舟赛艇首次传入日本、越南和英国等周边国家。1980年,龙舟比赛被列入中国的全国性体育比赛,每年都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德拉戈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向屈原进贡。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把它们“扑通、扑通”地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要是吃饱了,就不咬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纷纷效仿。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打晕龙和水兽,免得伤到屈医生。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发展成褐色的种子。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用茭白叶(茭白叶)包裹成喇叭状,称为“粟米”;米饭密封在竹筒里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因水中含有碱,用茭白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碱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还有中药益智仁,煮出来的粽子叫“益智粽子”。《民周》《岳阳风土记》中有记载:“俗以菰叶包粟,并煮至五月五日夏至,一个粽子,一个小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饺。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且品种增加。粽子也被用作社交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代有“腊味粽子”,就是把水果放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一句诗“饺子里见杨梅”。此时也出现了粽子堆成亭台楼阁、木制车马的广告,可见宋代吃粽子是一种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由野竹叶变为野竹叶,于是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豆瓣酱、猪肉、松子、枣、核桃等添加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家家户户都要蘸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颜色和品种也更加多样。从馅料上看,北京红枣汤圆,北方小枣多;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并且传播到了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戴香包,据说有避邪祛瘟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翻领的。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四周缠着绸布,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扣成一串各种形状,精致可爱。

端午节吃鸭蛋

高邮的端午节很特别。有绑百绳、贴五毒、贴符号、放黄烟、吃十二红等习俗。小孩子挂“鸭蛋络”,就是把漂亮的鸭蛋摘下来放在胸前。

石菖蒲:

民间有句话叫“清明种柳,端午种艾草。”端午节,人们把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扫庭,菖蒲艾条插门眉,挂堂。用菖蒲、艾蒿、榴莲、大蒜、龙舟做成人形或老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制成花环和饰物,美丽芬芳,妇女们争相佩戴,以驱除痢疾。

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茎和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艾草被用作药物,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一带,家家户户都挂着铃铛和神像来驱邪。唐开元皇帝从疟疾肆虐的历山回到皇宫。他梦见两个鬼,一大一小。小鬼们穿着没有裤裆的大红裤子,偷了明成祖杨贵妃和玉帝的香囊,在庙里跑来跑去。大鬼穿着蓝色的长袍,戴着蓝色的帽子,抓住小恶魔,挖出他的眼睛,一口吞下。明成祖问时,大鬼说:“我姓钟馗,也就是说,我不擅长武术。我愿意为陛下驱除邪灵。明成祖醒来,疟疾治好了,我就让画师吴道子根据梦中所见,画了一幅钟馗捉鬼的画像,命天下人在端午节贴出来驱邪。

喝雄黄酒:

说到端午节,就不能不提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非常流行。

古语有云:“喝了雄黄酒,百病皆消。”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一般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没有纯饮。黄酒有杀菌、驱虫、消除五毒的功效,中药也用于治疗皮肤病。在古代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候,用雄黄泡酒可以解毒止痒。

对于未满饮酒年龄的儿童,成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心脏等部位。为了消毒防病,防虫蛀。有句古诗词是这么说的,“只有小时候,忘不了。你捧着艾品普的额头王。”它意味着在端午节,孩子们拿着艾叶,穿上菖蒲,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下“王”字,这样所有的鬼魂都会害怕,孩子们会长寿。

在墙角、床底等处撒上雄黄酒。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外用雄黄酒尚可,但饮用有害,必须慎用。然而,雄黄酒仍然是端午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缺失令人遗憾。那么,我们把“熊”字去掉,改备一壶上好的黄酒。

所有疾病:

游百病是贵州端午节的一个流行习俗。男女老少去野外玩,穿新衣服。中午1点左右,人们挤在马路上,山上,树上,手里拿着花花草草,其乐融融。晚上回家烧花烧水洗澡。老年人被称为“游泳洗百病”。不出去游泳洗百病的人,一年四季都不会走运。

吊龙的命:

端午节一过,我就讨厌戴饰品。又名“延寿缕”、“延寿缕”、“长生线”,又称“白索”、“冰少”、“彩缕”。它们的名称不同,形状和功能大致相同。端午节常见用五色丝结做成绳子,或挂在门上,或挂在小孩脖子上,或系在小孩手臂上,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通俗的说就是可以避灾治病,保佑安康,延年益寿。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地把五色丝线缠绕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用金锡饰品装饰一条彩色的绳子,挂在脖子上;彩绳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绣太阳、月亮、星星、野兽等。用彩色丝线,献给你的长辈。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后,你以彩丝缚臂,避鬼避兵,不至得病。你会有很长的寿命,你会有一个士兵。”后来你们就互相学习,直到现代。清代夫差敦聪《燕京岁时记》的风俗:“每次到端阳,一个闺房里的聪明人,你会用一根连续的线做一只老虎,饺子,山楂,樱桃,桑葚之类的东西,挂在发簪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以唐和宋维居多

源于对伍子胥的纪念

第二个端午节的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伍子胥成员,楚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入楚都应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挖坟鞭尸三百,为的是报杀父之仇。吴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涨,大获全胜,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求和,夫差许下诺言。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被屠戮,受越国贿赂,谗言诬陷子虚,夫差信以为真,给了子虚一剑,子虚死了。子本,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决心一死。他临死前对邻居们说:“我死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城灭吴。”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下令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衣投入大江。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来自孝顺女儿曹娥的回忆。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顺的女儿曹娥,她救了她的父亲,投江自尽。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她好几天没见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过了十七天,他也在五月五日投河自尽,五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传为神话,后传至县衙总督,使之成为弟子韩丹春讴歌的丰碑。

孝女曹娥的墓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后来,曹娥碑是晋代王逸所写。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

图腾祭祀起源于古代越族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伟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氏族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落——历史上的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连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其制作工具多为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青铜器。在作为日常用品的锅碗瓢盆中,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期,仍有百越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汉族,剩下的则演变成了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看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人也看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和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和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和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