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一个争议颇高的人物。
有人说他忠君爱国,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对其大肆赞扬;
有人说他谋逆叛国,朱舜水在《朱舜水集》中恨不得将其贬入地狱。
最终反面战胜了正面,袁崇焕惨死崇祯之手。
留下功过是非,交由后人评判。
袁崇焕死后,葬在北京城。一家族立誓世代为其守墓,直到2020年,最后一位守墓人离世。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子夜时分,正是月圆之时,一黑衣人偷偷摸摸来到城门下,城门下有根大柱子,上面挂着一具遭受完凌迟的尸骨。
黑衣人将尸骨装进袋子之后,在胡同中窜来窜去,最终在天还没亮时,来到了一座寺庙。僧人超度了死者灵魂,黑衣人便将其葬在了广渠门卧佛寺东边的一个院子里。
黑衣人是佘姓人家,这个院子是他家的祖产。而这一具尸骨,正是袁崇焕。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县人(另一说法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1619年)年中进士,后下派福建邵武任知县一职。
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入京觐见朱由检,时任御史的侯恂认为其是可塑之才,提拔其在兵部任职。
随后广宁被后金所破,山海关危在旦夕。袁崇焕身在兵部,得知此事只身前往关外勘察地形,回朝禀报朱由检,上言:“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一时间袁崇焕在朝中声名大噪,于是提拔其为兵备佥事,拨金20万招兵买马,负责督军关外。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宁远,袁崇焕血书盟誓,以死守城。努尔哈赤令卒举盾凿墙,而袁从焕命罗立以西洋炮击之。后金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下令撤军。
崇祯二年,袁崇焕上书请求将宁远、锦州合为一镇,并希望率祖大寿三人镇守关外,五年实现复辽。若未达成,将亲手将三人问斩,自己到刑部领罪服死。
同年皇太极率十万精兵进入龙井关、大安口。遵化、三屯营夏侯被破。皇太极剑锋直指京城。
袁崇焕火速回援。袁崇焕率军驻扎城外,以舟车劳顿为由要入城,朱由检拒绝。遂与后金酣战,互有胜负。久战不下,皇太极选择撤军,遂解京都之围。
后金退兵,袁崇焕被以里外勾结,放清军入关为由而被治罪,次年袁崇焕遭凌迟而死。
佘姓人为袁崇焕收尸
“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明朝文人张岱在其著作《石匮书后集》中记载了袁崇焕行刑的场景。
受煽动的京城百姓无一不对其恨之露骨,前一天还是民族英雄、大将军,后一天就成为了矢之众的的民族败类,叛国贼。
冤与不冤,忠与不忠,细节无法考证,史学界尚未定论。
为袁崇焕收尸的佘姓人,与袁崇焕是广东老乡。在他看来袁崇焕为人正直,抗金保国,实乃大义。惨死于天子脚下,是在于心不忍,于是想方设法偷其骸骨,藏在自己院中。
从此佘姓人家开始隐姓埋名,世代为袁崇焕守墓。
义士临死之前,留下祖训给自己后人:
佘家人死后,可埋在袁将军墓旁,以袁将军为伴。
袁将军无后,佘家人严禁回乡,世代为袁将军守墓。
佘家人一定要读书,但不可入仕,因为读书可知史明礼。
从那时开始,佘家人世世代代遵循祖训,为袁崇焕守墓。
最后一代佘家人身亡,袁崇焕守墓人后继无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佘家17代守墓人佘幼芝的奔走之下,袁崇焕墓以及袁崇焕祠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第一代佘家守墓人开始,佘家祖宅有大瓦房18间,后来因崇文区建设种种原因,最终只剩下了一个猪圈。佘幼芝将其改造一番,便成为了自己的容身之所,继续坚持着佘家人的承诺。
2002年袁崇焕墓与袁崇焕祠正式对外开放。
也正是这一年,佘幼芝不得不从佘家数百年的祖宅中搬离。2003年,佘家人唯一的后人焦平遭遇车祸身亡。
至此除了佘幼芝成为了最后一代守墓人,后继无人了。
2020年8月12日,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在北京去世,袁崇焕守墓人最终还是划上了一个句号。
佘家人已经为袁崇焕守墓整整390年了,也许袁崇焕的在天之灵,能够感受到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