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以脱颖而出,取得最后的成功。除了个人天赋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策略得当。
朱元璋“收民心”之策游刃有余。
“得民心者得天下”。
自古以来,华夏看皇位的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即便再熟悉不过,说到自己的作为,很多人往往还是忍不住忘记。究其原因,人在面对眼前的现实利益时,往往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懂得选择克制自己对长远利益的欲望。
为了笼络人心,朱元璋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笼络当时的文人,也就是所谓的“德行天下”。无论是隐士还是元代旧官下野,不管他是否真有才干,朱元翦都会去拜访他,以礼相待,听取他的建议。
当时士人资源广泛,社会人脉深厚。而朱元璋的做法,不仅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还能稳定一个地方的人心。甚至因此也招揽了很多像刘基、朱升这样的能人异士,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是其他英雄无可比拟的。
第二个任务是朱元璋能够更好地约束军纪,赢得民心。
在这一点上,由于史料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史学界一直存在分歧。
明朝编纂的官方资料,如《太祖实录》等,自然极力宣传朱元璋的部队是仁义之师。朱元璋即位后,也曾吹嘘自己的成功经验是“杀人不上瘾”。不过,朱元璋劫掠的事实,一直留在一些野史中。
仔细研究后可以得出结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朱元璋的部队是需要补给才能打仗的。不过,与其他部队相比,朱元璋的部队无疑有着相对较好的军纪。
这并不奇怪。生活在乱世的人,要求极低。有史料记载,有人杀了英夜,甚至还蚕食了他们。
朱元璋只要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军队,就能彰显出他的仁义,让天下人都对他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