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岳飞这位伟大的英雄。为何到死都不能收复河山,宋高宗又为何一而再的阻止他。关于这点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宋高宗与岳飞的立场不同
俗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这北宋朝亡于宋徽宗赵佶一家,这一家子人,都是些窝囊废,包括靖康之耻后,逃跑到南方建立南宋的赵佶第九个儿子赵构。《宋史》把其定为与刘秀相提并论的中兴守成之明君,真的是侮辱了刘秀。
(赵构剧照)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兵马大元帅副帅宗泽、资政殿大学士李纲、门下侍郎吕好问、谢克家、刘光世等一干人扶持下登了基,成为宋朝第十位皇帝。
当了皇帝的赵构,根本无心抗金,更不要说收复失地,南宋政权刚一建立,便听从奸臣汪伯彦、黄潜善的建议,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进击扬州,他又逃到杭州。
苗傅和刘正彦见皇帝一逃在逃,怂包窝囊死,鼓动士兵发动兵变,史称苗刘兵变。这次兵变被吕颐浩、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带兵镇压了,赵构才得以“复辟”帝位。赵构为了在南方站稳脚跟,重用了主站派将领,用几年时间,打开了局面,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之后,赵构把千古奸臣秦桧,任为宰相,积极搞投降,还大力打压主战派岳飞、韩世忠等人。
(秦桧剧照)
绍兴十年(1140年),在岳飞等各路抗金宋军在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时,赵构立马担心抗金将领拥兵过重,其次,假如真的一不小心全面打赢了金国,迎回了老哥宋钦宗,那他岂不是要把皇位让出来?
出于这种担心,他下令各路抗金宋军班师回朝,不打了。
从史料我们就可以看出,赵构这人,投降的立场很坚定,从来都没想过积极抗金;其次是,考虑到迎回了老哥后,他无地自处的境地。
(岳飞剧照)
而岳飞,这个一心想收复旧河山的民族大英雄,与皇帝的立场截然不同,这就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一直抗金北伐会动摇朝廷的统治
抗金战争打的是后勤,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钱财,而抗金军队们的后勤,依赖的就是南宋中枢搜刮来的财富,以及地方政府的供给。
当抗金军队们需求过于大时,民间被压榨得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起兵造反,从而动摇了南宋朝廷的统治。大家请看下面史料记载:
绍兴元年,行在、越州及东南诸路郡国饥。淮南、京东西民流常州、平江府者多殍死。二年春,两浙、福建饥,米斗千钱。时餫饷繁急,民益艰食。三年,吉、郴、道州、桂阳监饥。五年,湖南大饥,殍死、流亡者众。夏,潼川路饥,米斗二千,人食糟糠。兴元饥,民流于果、阆。秋,温、处州饥。六年春,浙东、福建饥,湖南、江西大饥,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夏,蜀亦大饥,米斗二千,利路倍之,道殣枕藉。是岁,果州守臣宇文彬献《禾粟九穗图》,吏部侍郎晏敦复言:""果、遂饥民未苏,不宜导谀。""坐黜爵。七年夏,钦、廉、邕州饥。九年,江东西、浙东饥,米斗千钱,饶、信州尤甚。十年,浙东、江南荐饥,人食草木。十一年,京西、淮南饥。——《宋史·志第二十》
史料中的“时餫饷繁急,民益艰食”,到“殍死甚众,民多流徙,郡邑盗起。”说明造成的农民起义的原因就是征军饷。
从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暂停南侵,南宋朝廷站稳脚跟,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议和为止,抗金战争持续了11年,南宋搜刮民间财富以支持战争就进行了11年,期间就爆发了钟相与杨幺起义、王宗石起义、范汝起义、(彭友、李满、王彦和寥八姑三姐妹起义)、陈颙起义、丁朝佐起义、僇罗起义、(骆科、文遂起义)等,大大小小共8次农民起义,影响最深,起义范围最广的是钟相与杨幺的起义,曾多次击败围剿的宋军,持续了6年时间。
从赵构执政开始,先是面对金兵的追击威胁,连年战事,军费开支巨大,不得已向农民征沉重的赋税,农民不堪重负,就爆发了起义。朝廷为了剿灭农民起义,又征了练饷。
陷入了如明末那样,往往镇杀一个农民,要征收逼反十个农民的军饷,那样的死循环中。赵构怕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旦爆发,南宋将彻底失去统政权,金人再趁机南下,赵宋就连半壁江山,估计也难以保全。面对这样的局势,赵构不得不向金国议和,认怂认孙子。
因此,除了赵构这个最大的投降派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民起义,造成这个客观原因,迫使宋金议和。
三,抗金军的腐败与割据苗头
从赵构南渡,到与金兵抗争中,涌现了几支王牌部队,比较著名的有:韩(世忠)家军、张(俊)家军、刘(光世)家军、吴(玠、璘)家军、岳(飞)家军等,这些抗金主王牌力军,领头人一手抓了辖区的军权与财权,这样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这些领头人随时可以割据与叛变。
(中兴四将图)
不要随便试探一个人的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岳飞是个忠孝无双的民族大英雄,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问题是,赵构他拿什么去相信岳飞的忠诚?其他的抗金民族英雄就更不用说了。
首先是财权,这个是南宋中枢控制军队的唯一手段,而辖区财权被各路抗金军抓了,那么剩下中枢支援的那半条财权了,这点微弱的控制力,令当权者时刻担忧前线部队拥兵自重或出现叛变。
笔者查史料得知,各路抗金军将领,在辖区贪污腐败是极度严重的,在南宋诸多抗金大将中,张俊捞钱能力第一,他的财产在南宋诸将帅中“最多赀”,也就是最有钱。
(张俊剧照)
张俊家共有良田100多万亩,即6亿6670多万平方米,或667平方公里,比新加坡这个国家的面积还要大,每年收租米60万石以上(另一说为100万石),相当于南宋最富庶的绍兴府全年财政收入的2倍以上;他还占有了大批园苑、宅第,仅所收房租一项,每年就多达73000贯钱,也就是仅房租一项,就年收入7亿3000万文钱;他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防被偷,他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1000两(50公斤)一个的大银球,取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也搬不动它们,全都拿它们没办法(数据出自《夷坚志》卷23)。
即使张俊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依然没有大奸臣秦桧多,大家可以脑补秦桧的家产了。
张俊怎么捞得这么多钱财?
这可以从驻扎川陕战区的吴玠、吴璘两兄弟领导的吴家军身上看出些端倪。
(吴家兄弟)
吴家兄弟捞钱手段有:
1,吃空饷。绍兴六年七月,有官员上书指责吴家兄弟索吃空饷,原文如下:
“绍兴五年之数,比绍兴二年四倍,比三年三倍,比四年一倍,每岁倍索,稍有稽缓,直申朝廷,遂云误国。 夫粮所以赡兵,必兵倍增然后粮亦倍增,未闻其逐年益兵也。度其私心,盖谓倍索粮数,必有亏额,恐因寇至兵溃,欲移罪于漕运之臣,其自谋则善矣,如社稷生灵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其实《要录》里,还有很多核实吴家兄弟吃空饷的数据奏章,不再一一列举。
2,
额外征开支与武将营利。
绍兴七年时,吴家军只有68449人,每年向朝廷索要的军需,折算成钱是1317万文钱,换算成为大米,则折换成256万石,相当于每人可得37.4石,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算得每人每年2214公斤粮食,一人一年吃4400多斤米?
显然是不可能的,多出来的那些,毫无疑问进了武将们的腰包,层层瓜分下去。
(武将剧照)
3,侵占田地
北宋朝立国,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割据,特意用文臣牵制。但是北宋被金国灭后,南宋刚开始的抗金军,朝廷担心它们受到掣肘,特意允许“便宜行事”,多以武将兼任知州,拥有辖区的部分财权。
财权一下放,问题就大条起来了,人人都在拼命的搜刮,兼并土地。
“兴元府比年以来,多以大将知府,往往文法阔略,官吏自恣,一府四县田产,十分之六归于大将(专指抗金将领们)之家。 又有依托其名以侵渔细民,避免赋役者。每年总领所与本府和籴军粮一色不下三十余万石,止取办于编户,科敛偏重,民益困敝。”——(汪应辰《乞差文臣知兴元府扎子》)
杨辅为四川总领时:“关外营田凡万四千顷,亩仅输七升关外,营田亩数浩瀚,但所缴纳租税微薄,营田收入归入武将之手。 ”
(杨辅剧照)
杨辅只是一个吴家兄弟手下一个心腹,就敢用7升米顶1万4千顷的税赋,上交朝廷,其他全部侵吞。可想而知有多贪!
四,私役士卒
网络上曾有人调侃,如果我有一直10万人的军队,全部拉去砍拼多多不香吗?有人立马提出反对,把这支军队拉去电子厂上班,不香吗?1人一个月4000,一个月下来,工资就收入4亿了。能把电子厂打工到破产。
网络上的调侃段子,在宋代与明末,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武将们经常把士兵拉去干私活,或者种田,或者打工,收入大头归他们。好心点的将领会给士兵们喝点汤,不好心的,汤都没得喝。
以吴家兄弟另一个手下驻扎金州的武将姚仲为例,受到虞允文的奏疏弹劾:
“金州私役部曲,修盖廊房,营建第宅,以至采柴烧炭,割漆伐木,博坊磨坊,尽役诸军之力,而诸军折估月给以小会子,铜钱趱换,减克几半,凡诸军之戍行钱、回军卸甲钱、激犒钱、兜请钱之类,未尝散给。”——(虞允文《论去蜀中二帅疏》
(姚仲剧照)
就算是最清廉的岳飞,死后被查出在江西亦有田地1985亩,商铺151间,加上房屋共498间。不过岳飞的不动产收租所得,大多都补贴进了岳家军,所以
大家不要误会岳飞是贪污所得,这些财产大部分是因为军功,获得的朝廷赏赐和工资收入所置的。
至于其他抗金将领,那是真的在贪污了。
这个现象,在我们现代,变成了学校与工厂私企之间的交易,很多毕业季的学生实习期间,只拿少量的工资,大头给学校拿了。如果不去学校制定的工厂或私企完成实习,学校就会以扣发毕业证为威胁,这是笔者一个正在实习的朋友亲自说的。
结语:顺便提一下岳飞的死因。
岳飞阻扰和议,在赵构这个纵观大局者看来,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家都要穷破了,还想着打仗,还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无疑令其不喜;其次,是赵构的猜忌,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第四次北伐,准备胜利之时,秦桧串通张俊、杨沂中上书赵构,唆使赵构下诏召回岳飞,这时候的岳飞见胜利将至,肯定不甘心,于是抗命不遵。
(赵构与岳飞)
正是这次抗命不遵,令赵构生出无法掌控岳飞的忧惧心理(要知道岳飞可是掌握有10万无敌的岳家军啊,进可割据,退可造反),于是在一天之内接连下了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给岳飞,严令他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又开始议和,张俊、韩世忠、岳飞这些主战派,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被调进枢密院,明升暗降,撤了军权。在赵构看来是扑灭了藩镇割据的苗头,宋金和议一成,“狡兔死,走狗烹”,岳飞这个最大的刺头,就成了那只出头鸟,被杀鸡儆猴了。
至于收复河山,与赵构坐稳江山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参考:《腐败与弊政:南宋川陕抗金军政的另一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