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春节食品的寓意是什么?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大国,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有不同的含义。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看看南方春节美食的含义吧!
南方春节食品的寓意
1.年糕;在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放一块在家里,以表心意。年糕颜色好;“白头偕老”有发财、步步高升、甜蜜的意思,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圆满、甜蜜。年糕,年糕,年年涨。
2.糖圈:在时令食品中,糖圈可能是最漂亮、最抢眼的。它造型独特,外面是一个圆,里面是五角星,寓意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糖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中原的糖圈是用面粉做的,后来在岭南改成糯米粉,在油锅里炸到熟透,呈金黄色,也寓意满屋都是金子。
3.汤圆:大多数南方人都习惯于春节早上一起吃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节象征着家人团聚,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普遍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形成于宋代。元宵最初常被称为“汤圆”,因为它烧开后漂浮在水面上。天上的明月,碗里的汤圆,家家户户的团圆象征着好运。
春节的节日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学说,其中有几个有代表性的学说,如春节起源于腊祭,巫术仪式说和鬼节说,其中最广为接受的学说是春节兴起于虞舜时期。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做皇帝,带领部下拜天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被称为春节。
春节的时间演变
孟春(即正月)是夏朝的第一个月。
腊月(十二月)是商朝的第一个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十月为正月,汉初使用秦历。
汉武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将十月为一年之始改为孟春为一年之始。后人基本上逐渐完善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即阴历),落霞红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农历(又称阴历),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2080年。
春节后的习俗
1.早起:有些人认为如果你不早起,田地就会塌陷。所以早点起床。
2、开门鞭炮:春节早上,开门,先放鞭炮,叫“开门鞭炮”。竹爆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称为“满堂红”。这时,街上充满了愤怒和快乐。
3.拜年: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去亲朋好友家和邻居家拜年,以前叫拜年。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朝以后,非常流行。如果你不方便亲自去那里,你可以用一张著名的卡片来表达你的祝贺。东汉时称为“刺”,所以名片也叫“名刺”。明朝以后,很多家庭都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门叫“门本”。
4.给压岁钱:压岁钱(广东叫“霹雳”)是长辈给晚辈的。在一些家庭,年夜饭后,每个人都不允许离开餐桌。大家吃完了,长辈会分给晚辈,鼓励自己的子子孙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长,做一个好人。有些人的父母在他们过完新年后会把压岁钱放在枕头下面
5.不要杀人或使用刀剪。杀生容易酿成大祸,用刀剪可能会导致不好的不祥的事情。
6.春节期间不要打骂孩子,不要和别人争吵。这些行为会给来年带来厄运。
7.正月初一不能用扫帚,否则会扫走你的运气,毁了你的钱财。如果一定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往里扫。今天,在许多地方仍然有一个习俗。除夕前打扫,年初不生产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