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927年--976年),字元朗,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不久,赵匡胤领军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赵匡胤驾崩后,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光义,本名赵匡义,为了避宋太祖的名讳改名光义,即位后改名为赵炅,38岁即位。古代帝位大多是父子相传,为什么宋太祖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而不是给儿子赵德昭呢?千百年来,这个话题一直是世人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然而时至今日,这也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谜,只有两个无法证实,或者说还没有证实的说法。
一个是“传弟说”——“金匮之盟”:
这个记载说的是,在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赵匡胤的娘杜太后把赵匡胤和宰相赵普叫到她面前,太后问赵匡胤:“你能得天下是何原因?”匡胤答道:“自己承受天命,归心归德”。太后摇头说道:“后周“主上幼小,难聚人心,所以才有你的皇位。”老太后 提这个问题是为了提醒赵匡胤,她担心赵匡胤百年之后,即位的太子年纪太小,有可能重蹈周主失位的覆辙,所以接下来,杜太后力劝匡胤传位于自己的弟弟光义。赵匡胤听后觉得很有理,就同意了杜太后的提议。但是杜太后怕赵匡胤反悔,让赵普把这件事记下来,写成两份,都在上面签字。一份将来随杜太后下葬,一份锁在一个金匮里。这就是“金匮之盟”。正是由于这个“约定”,赵匡胤就把皇位给了赵光义。
一个是“弑兄说”——“烛影斧声”:
赵匡胤驾崩之前的那天晚上,他召见赵光义进宫,然后屏退左右,哥俩单独喝起了酒。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乎在躲避什么,又见赵匡胤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还传出赵匡胤的喊声“你好自为之,好自为之”。赵光义深夜告辞回家,凌晨时分,赵匡胤就死了。赵光义似乎早有预料,带人赶在赵匡胤的儿子之前来到宫中。皇后情知不妙,只能默许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究竟当晚哥俩之间发生了什么,谁都不知道,有人说哥哥就是被弟弟毒死的。
两种说法,代表世人对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理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质疑。
支持“传弟说”的世人认为赵匡胤想传位给赵光义是显而易见的。他一直培养赵光义,封赵光义为晋王,还让他担任开封府尹,这些都是在五代时间皇储才会封的爵位和担任的官职。在朝廷排位上,他也让赵光义排在百官之首,位置在宰相的前面。同时,朝廷的很多政务,他都会让赵光义去做。反而是他自己的儿子们,年纪都十几岁二十多岁了(赵匡胤去世那年,他的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8岁,都基本上成年),赵匡胤都没有封王,也没有让他们担任什么重要职位,没有把政务交给他们去做,显然是并没有着力培养的意思。
赵匡胤想传位给兄弟赵光义,正是因为他吸取五代十国“主少国疑”的教训,是为了大宋江山稳固;
而支持“弑兄说”的世人则对“金匮之盟”提出了质疑:
第一,既然杜太后选定了储君,赵匡胤为何不公布?及早立储不是更能让天下安定吗?
如果他是想违背杜太后的命令,最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那么,他就应该特别照顾除他以外,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赵普。要么重用,要么杀人灭口。他为何两者都不选择,而是因为赵普贪贿,只把他罢相呢?他不怕罢相后赵普随便乱说吗?
第二,既然杜太后有这个“传约”,赵匡胤去世后,知道的人就只有赵普一人。赵普当时为什么不立刻把这个秘密说出来,让赵光义因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坐稳天下?而是在赵光义正遭遇天下人私议的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赵光义当皇帝六年后才拿出来?当时赵匡胤的儿子及弟弟先后“突然”去世,赵光义皇位的合法性受到了天下人的质疑,这个时候抛出
“金匮之盟”,用意很明显,就是为了堵天下人之口!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在遭遇天下人对他的信任危机以后,由赵普和赵光义合伙炮制的。
此事过后,本已被赵匡胤罢相的赵普重新被升任宰相,这其中如果说没有猫腻谁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