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纯粹血统的族群,突厥人与鞑靼人同样如此,如果非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鞑靼曾是突厥帝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而已。究其源头的话,突厥很大可能是起源于咸海周边的塞族;而鞑靼则是起源于贝加尔湖畔的塔塔尔人。尽管有着部分的区别,但他们历史关联还是很紧密的,历史的传承让他们无法割裂,互相的血统之中融入了多少其他种族的血液,那就不得而知了。尽管突厥和鞑靼这两个种族在中国已经融入在汉、回、蒙、藏等人种中,但却在遥远的地方盛开了美丽的花。
突厥人的彪悍人生,从草原霸主到奥斯曼帝国
“
突厥”这个词在西魏大统八年才出现在史料中,按照《
北史》记载,突厥这个族群的发源地是在咸海,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咸海的“
塞族”被迫东迁,在草原建立了传说中的“
索国”,此后又被匈奴人征服,自此“
索国”从历史中消失。
“
索国”的首领叫阿史那被迫带领族群从漠北南迁至平凉地区,后被北魏太武帝击败又横渡大漠,辗转于新疆的鄯善、高昌一带。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草原霸主
柔然灭掉高昌,塞族首领阿贤设及其族群被迁居至阿尔泰山,成为专门负责给柔然打造武器的“
锻族”,因其居住地神似古代战盔,所以柔然人称他们为“
突厥人”,这就是族名“
突厥”之由来。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柔然帝国内讧,突厥趁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由于突厥人是外来族群,所以他们处处事事都小心谨慎,不断用外交、经济等手段辅助武力,使自己的实力强大起来,显然他们不仅有着中国传统军队的纪律性,而且更具备了超越了普通游牧民族的智慧性。
就这样在西魏大统十二年,将铁勒部的五万余户收为己有;接着通过联姻取得了西魏中立的态度后,又联合高车将原来的草原霸主柔然赶往西方,自己则把蒙古草原据为己有,他们的首领土门自称“
伊利可汗”,第一次打出了“
突厥汗国”的大旗。北周天和二年,突厥的“
木杆可汗”向北吞并了契骨,向东赶走了契丹和奚人,西征军更是将波斯、恹哒消灭殆尽,至此突厥成为了比匈奴和柔然更庞大的草原汗国,其势力范围
东至辽海以西,西到里海,南到沙漠,北到贝加尔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帝国。
但随着突厥西征的胜利,为了更好地控制西方被征服的土地,木杆可汗将叔父室点密封为西面可汗,这样一来突厥出现了“一国二主”的特殊局面,相对来说这个时候的突厥还是平稳的,但是当室点密将汗位传给了亲生儿子达头,可木杆可汗将汗位传给非亲生儿子沙钵略可汗时,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起来。
东突厥的兴衰
隋文帝开皇三年,达头可汗联合木杆可汗的亲生儿子阿波可汗和贪汉可汗宣布成立了“
西突厥汗国”,于是突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对于突厥的分裂,隋文帝还采取了“
远交近攻,离强而和弱”的反间计,他将安义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扶植他来对抗大可汗以及其他可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突厥势力还是不可避免地扩张开来,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地先后被其征服,拥军百万的东突厥志得意满,俯瞰中原,不断对隋朝边境展开骚扰,隋炀帝只好将能打仗的军队全派到北方边境,以对抗突厥骚扰,这也成为隋朝覆灭而皇帝无兵可用的重要原因。
而实力更为强横的唐朝面对东突厥又怎样呢?在我们印象中,唐初文治武功绝天下,应该是对东突厥形成压制了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就拿唐高祖起兵来说,就曾让刘文静向始毕可汗求援,在位期间一直对东突厥心存畏惧。而唐太宗时期的“
渭水之盟”更是让李世民一直耿耿于怀。
但是颉利可汗没想到的是报应来的是如此的快!“
渭水之盟”签订后不久,东突厥因雪灾发生全国性的饥荒,直接导致了东突厥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唐太宗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于是册封了来向唐朝求援的薛延陀首领夷男为“
真珠毗伽可汗”,并从大唐调集大量粮草给予其支援,陷入饥荒的突厥部族们纷纷倒向毗伽可汗。
颉利可汗被迫无奈于贞观三年公开承认自己是唐朝的藩属国,然而对“
渭水之盟”一直耿耿于怀的唐太宗并没有因为颉利可汗的服软就放过他,他派出李靖于贞观四年大破东突厥,颉利可汗被擒回长安,最终在中原度过了余生。
大唐对突厥的压倒性优势的时期是在唐玄宗时期。天宝四年,在唐朝的支持下东突厥治下的回纥、葛逻部逐渐壮大并击败了白眉可汗,白眉可汗的首级被回纥人送到长安,东突厥帝国从中国的史料中消失。
西突厥的兴衰
当唐朝将东突厥连根拔起的时候,西突厥却在西方颇有斩获,在统叶护可汗的带领下,西突厥的势力范围已经
南至克什米尔地区,北面到达阿尔泰山,西面萨珊王朝的波斯被他吞并了一多半,可以说西突厥是中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
然而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看似强大无比的西突厥帝国也没有走出内乱的怪圈。贞观四年,统叶护可汗被部属所杀,其继承人沿着伊塞克湖和伊犁河分割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它们分别是西部的弩失毕和东部的都陆,后来虽然都陆统一了西突厥,但是已经元气大伤,而且反抗的部族不断加多。贞观十六年,西突厥的几个首领派使者请求唐太宗给他们册立新的可汗,李世民乘机册封了乙毗射匮可汗,西突厥部族纷纷投向新可汗,都陆被迫逃到吐火罗国避难。
乙毗射匮可汗夺权成功后大喜,他不仅遣使向大唐求婚,更是将塔里木盆地中的五个绿洲做了聘礼。然而乙毗射匮可汗有些得意过头,要知道现在他的手下以前都是都陆的手下,毕竟阴谋家常有,而唐朝又距离过远不可能事事都能照应。不久后,陇右都督阿史那贺鲁向西侵入乙毗射匮可汗的领地并将他推翻,再次统一了西突厥帝国,并重新将国境推延至帕米尔高原和波斯的广袤大地上。
有了野心的阿史那贺鲁自然连大唐也不放在眼中,多次越过唐朝边境入侵,西突厥的放肆触怒了性格温和的唐高宗,显庆二年,唐高宗派出的大将苏定方在“
伊塞湖大战”中大胜西突厥军队,阿史那贺鲁逃往乌兹别克塔什干避难,被当地人交给了大唐军人带回了长安。
在长安,阿史那贺鲁后悔万分,主动要求到太宗的昭陵殉葬,但高宗赦免他的罪行,还给了他一个官职在朝为官,据说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前面的石像,其中一个就是阿史那贺鲁的样子。
至此,大唐的版图已经中亚的波斯边境。西突厥就这样灭亡了吗?且不忙,精彩还在后面!
西突厥被唐朝灭亡之后,突厥部族的一支在首领的带领下开始流浪,在公元626年他们流浪到了欧洲,冲破了阿尔瓦人设置的障碍,在库班河和亚述海之间建立了政权。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欧洲的恐慌,这些人无论体态特征还是骑兵战法,皆与当年的匈奴人没有区别,拜占庭内部纷纷猜测道:“
阿提拉的噩梦刚刚过去,又一支匈奴人来到了!”
对于拜占庭而言,趁其立足未稳剿灭这群骑马的东方人才是上策,于是派出了拜占庭的精锐部队——长枪方阵。然而西突厥的骑兵一向秉持了草原骑兵的打法,那就是来去不定,拜占庭军队根本无法找到他们的踪影,最后被迫退兵,这群人趁势进入了保加利亚东北部。他们与斯拉夫人谈判,最终于公元680年建立了一个共同执政的国家,那就是保加利亚。
而另一支流浪的西突厥人马由首领艾尔托格鲁尔带领着进入小亚细亚,占据了欧亚两大洲的战略要地达达尼尔海峡,并依附于塞尔柱人建立的鲁姆苏丹国,成为对抗拜占庭的最前线。
艾尔托格鲁尔去世后,儿子奥斯曼继承了他的酋长之位,在伊斯兰妻子的支持下,奥斯曼东征西讨,一举奠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基础,于是在公元1300年,奥斯曼自封为苏丹,追随他的突厥人一律取用新的名义,这些人被成为最原始的“
奥斯曼”人,他们追随酋长征讨拜占庭人,在1326年终于征服了伊斯兰世界,但奥斯曼也死于布鲁萨城。
他的儿子奥尔罕则把目光对准了西边的基督教世界,然而基督教世界的“
十字军”在遭受重挫后本来奥斯曼帝国已经胜券在握,哪知道巴叶济德苏丹被另外一个突厥人帖木儿打败并被俘身死,这就使得拜占庭帝国又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奥斯曼人将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有谁能想象,几百年前被大唐驱逐的西突厥残余部落居然能发展成为地跨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西突厥人的可怕你如果不去查资料,恐怕你永远不会知道,如果你觉得他们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就是最终结果,那么我明确告诉你,西突厥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成就让人感到恐惧。
再比如公元1206年,一群突厥奴隶在首领艾巴克的领导下,以德里为中心建立了“
突厥苏丹王国”,这个国家曾先后三次击败了来入侵的蒙古军队。在三百年后,另一个突厥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再次占领了德里,在此建立了“
莫卧儿王朝”并采用了印度斯坦皇帝的封号,他曾写道:“
这是一个与我草原故乡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它更美丽、富饶!”
而帖木儿作为一个西突厥人,虽然崛起只是昙花一谢,但他的存在改变了中亚格局。帖木儿出生于河中突厥巴鲁剌思部的一个贵族之家,他以成吉思汗为偶像,奉行“
人间只能有一个帝王”的原则,三十多年间,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占据了美索不达米亚,劫掠了钦察汗国,攻陷了另外一个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国,甚至在小亚细亚将奥斯曼苏丹巴叶济德俘虏致死。后来率领180万大军进攻大明朝时,因感染肺炎病死在军中,否则东亚局势也有可能被改写。帖木儿的陵墓圆顶上,到今天依然能看到雕刻的那行字:“
如果我今天依然在世,全人类都会颤抖!”
西突厥人的影响力直到现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可见突厥民族与我们汉族一样,不仅仅是被融合,更多的也许是融合别的种族。
鞑靼,被蒙古人征服的古老种族,最后成了“蒙古”的代名词。
鞑靼,在突厥文字中的解释为“
地狱使者”,这个种族的由来已经不可考证,但其“鞑靼”这个名字的最初出现却是伴随着突厥而起的。
在唐玄宗时期雕刻的“
鄂尔浑叶尼塞碑”中第一次出现了“达旦”、“达达”、“塔塔尔”、“达怛”等字眼,从碑中的表述来看,尽管有不同的字眼出现,但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不难看出这其实就是同一种族,这个种族一直跟在突厥人的后面东征西讨,属于突厥人的“
战兵”种族,而突厥人将这个种族势力范围内的所有民族都称为“
鞑靼”。
尽管如此,在史学家们的辛苦找寻下,最终在历史中找出了这个种族的核心部落——“
塔塔尔人”,包括阿亦里几惕、备鲁几惕、查阿安、都塔兀惕、阿鲁孩塔塔尔等部落,世代生活在贝加尔湖畔周围。
鞑靼人尽管历史悠久,但在历史中除了跟着突厥人沾了点名气外,其他历史时间段很少有关于这个种族的记载,直到遇到了蒙古人,这个民族才变的精彩起来。
鞑靼人与蒙古人是有着世仇的!成吉思汗的曾祖父俺巴亥担任蒙古部落领袖时策划反抗金国的行动,鞑靼塔塔尔部将俺巴亥出卖给了金国,导致俺巴亥被金国用“
木驴之刑”折磨致死。蒙古人遭受如此大辱骂岂能善罢甘休?于是蒙古人对塔塔尔人展开了复仇之战,奈何策划不周,成吉思汗的伯祖父斡勤巴尔合黑被塔塔尔人抓住,再次送给了金国,同样也被钉死在“木驴”上,可谓是旧仇未消,又添新恨。
之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成为蒙古族乞颜部首领。1126年,也速该击败塔塔尔部并生擒了其首领铁木真兀格,正是这一天,成吉思汗诞生,所以也速该给儿子起名为“
铁木真”。1171年,也速该在弘吉剌部为铁木真定亲时遭受塔塔尔部下毒,回到家后便毒发身亡,在死之前也速该对部众说道:“
要把身高超过车轮的塔塔尔人全部杀掉!”
成吉思汗谨记父亲的遗言,他从接掌部落开始便不断对塔塔尔人展开军事行动,直到1197年才真正随着克烈部真正大规模征讨塔塔尔人,而真正完全击败塔塔尔人已经是六年以后的事情了。
之后塔塔尔人跟随成吉思汗进行了西征,鞑靼人成为蒙古人铁骑中的一员,成为西方人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当时的西方人用“
鞑靼”统称蒙古人、鞑靼人、保加尔人,其实这个叫法比较笼统,是不严谨的。
明朝的“鞑靼”是一个特殊称呼。当时的明朝政府和西方国家都将北元残余的蒙古人称为“鞑靼”,无论是脱欢还是也先,甚至是脱脱不花和达延汗,我们一般都称之为“
鞑靼”,而并非传统的“
蒙古”,这种称呼在蒙古记载中是不被承认的。当明朝执着于跟“假”鞑靼人作战时,真正的鞑靼人却已经于明英宗时期进入到伏尔加河地区。
明英宗正统三年,鞑靼贵族兀鲁.默罕默德率领着金帐汗国的鞑靼人进入了伏尔加河与卡马河的广袤区域建立了“
喀山汗国”,不同的信仰导致了鞑靼人与俄罗斯人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最终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1552年,伊凡四世以“
保卫东正教”为名,亲率大军征讨“
不信上帝的喀山人”,一个月后喀山沦陷,鞑靼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如今喀山一系的鞑靼人已经开枝散叶,大多为喀山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以及阿斯特拉罕鞑靼人。
还有一支血统纯正的鞑靼人在俄罗斯境内建立了汗国,那就是近些年颇具争议的“
克里米亚”。在蒙古人征服了基辅之后,一支鞑靼人在这个岛屿定居下来,建立了“
克里米亚汗国”,成吉思汗的十一世孙哈吉赤雷担任了国王。鞑靼人虽然只经营着这个2.7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但却顶住了强大无数倍的俄罗斯帝国的侵袭,直到1873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了俄国军事天才苏沃格夫去征讨克里米亚,这才将克里米亚拿到手。
俄罗斯人征服了克里米亚汗国后,这里的鞑靼人的噩梦就开始了,沙皇将他们强制迁出克里米亚半岛,而当时“
没有鞑靼人的克里米亚”被当做了口号来喊,可见这里的鞑靼人遭遇是如何的凄惨。“
十月革命”后,鞑靼人受到了相对公平的对待,他们相继回到克里米亚定居,迄今为止,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已经多达二十余万。
在我国也有大量血统纯正的“鞑靼人”,那就是居住在新疆的“塔塔尔族”,“鞑靼人”从未消失,而是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继续在当今社会中继续繁衍生息。
突厥人和鞑靼人有什么关系,他们的后裔现今如何?
其实从上文中就可以看出,突厥人与鞑靼人从表面看虽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但各自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有着各自的起源。而再从根本来看,突厥人之所以成就更比鞑靼人大一,影响力更高,主要是有了自己的文字,有着自己的语言,在任何时代语言文字都是证明种族文明的最直接体现,而突厥语显然传播更广,如我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语、中亚的大多数国家、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使用的语系都是突厥语系,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突厥文明传播之广。
鞑靼人虽然也是古老的游牧民族族群,但它自出现开始,似乎一直使用的就是突厥语系,再加上它是继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之后的草原霸主,我们也可以视作二者是有一脉相承关系的,只不过鞑靼人的高光时刻留在了蒙古草原,而突厥人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开花结果,二者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那么这两个曾经的草原霸主,其后裔主要生活在哪个国家呢?
从突厥来看
东突厥归顺大唐后,唐太宗将十万突厥人安置在河北到陕西的北方边境线上,突利可汗任顺州都督,阿史那苏尼失任北宁州都督,阿史那思摩任北开州都督来管理这些突厥人,后因发生了突厥人刺杀唐太宗的事件,突厥人又被唐朝政府全部迁到定襄地区,其可汗被唐太宗赐姓李。
自此,东突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慢慢融入了汉族。
但是西突厥却是果实累累!西突厥沙陀人到了唐末,突厥人李克用与儿子李存勖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地区性割据政权,史称后唐。之后突厥沙陀人石敬瑭又建立了后晋,此人就是后来著名的“
儿皇帝”,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直接造成了后来宋朝北方无险可守,少数民族则可以长驱直入。突厥沙陀人刘知远又在晋阳建立了后汉。
但这些短暂的王朝经过政权更迭,最后大多融入了中原汉人之中,西突厥的影子自此在中国历史中完全消失。
中亚突厥人突入到西方腹地建立了保加利亚;西突厥分支艾尔托格鲁尔部建立的奥斯曼帝国;西突厥人阿尔普特勒在阿富汗建立了伽色尼王朝;廓尔突厥人艾巴克在印度建立了突厥苏丹帝国;突厥巴鲁剌思部的帖木儿在中亚建立了庞大的帖木儿帝国,其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尔王朝……
星星点点的西突厥血脉洒向了亚欧大陆,有使用突厥语系的地方就有西突厥人的后裔,这点是无可辩驳的,但血统最为纯正的西突厥人必然是保加利亚人和土耳其人。可惜的是原本在我国版图中的西突厥却没留下任何分支,即便当时有也早在民族融合的大潮中彻底成为了汉人。
从鞑靼来看
鞑靼人似乎流动性并不强,他们的祖先出生于贝加尔湖畔,他们千百年来也一直以贝加尔湖为中心进行扩张,即便后来他们随着成吉思汗的步伐走进了欧洲,也仅仅停滞在喀山和克什米尔地区而已。
所以寻找鞑靼的踪迹比突厥要容易得多,可以这么明确地说:
鞑靼人大多生活在如今的俄罗斯联邦和现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居住在新疆的塔塔尔族是血统较为纯正的鞑靼人。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鞑靼是伴随着突厥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他们的从属关系导致了鞑靼人继承了突厥人的文化尤其是语言,可以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草原民族。他们也曾各自在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也各自在外找到了适合生存的地方,为自己的种族做到了开枝散叶。有多少草原王朝的兴衰荣辱,就有多少少数民族被不断提起,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同的文明,突厥是,鞑靼是,匈奴蒙古人都是!在历史长河中,他们不止一次推动了民族融合、文明发展,一个种族的结束接下来又是另一个种族的崛起,事实证明,种族可以消失,但文明始终不绝,从突厥语系在世界的普及范围就可看出!
参考资料:《
突厥人和突厥汗国》、《
西突厥史料》、《
突厥集史》、《
俄罗斯简史》、《
蒙古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