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曾经成为过中国历史上两个朝代的皇宫,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整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能你去过故宫,也知道故宫曾经经历过明清两个王朝,但你可能不知道故宫的始建人是谁?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及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但故宫却不是他建造的。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听取了大臣的说法:“北平是圣上的龙兴之地,而且呈虎踞龙舟之势,可以用来控制四夷,平定天下,是真正的帝王之都”,最后朱棣决定迁都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在选择铺怎样的地板时,掌管工部的剻祥从长远考虑,经过千挑万选,最终采用了苏州的陆慕砖窑。由于这个地方的土质优良,生产出来的砖特别的细腻坚硬,又因该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所以原本叫做‘余窑村’的村子被赐名为‘御窑村’,所以当年故宫的地砖全都是采用了‘御窑’生产出来的方砖。因为这里方砖专门为京城而生产,且‘京’与‘金’读音相似,所以坊间逐渐流传着‘金砖’一说。
说实话,这样一块砖,叫它金砖也不为过。因为从泥土到金砖制成,要七百二十天,整整两年的时间。当年‘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便是这么来的。按照现在的金价来算的话,一块砖怎么也不少于十万块钱。
一块地砖花两年时间完成,有人曾不完全统计过,据说当年建造故宫的时候,大概用了8000多万块砖,想想这该是怎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样一座宫殿又是何等的恢弘壮丽。故宫建成后的金碧辉煌让百姓们望尘莫及,难怪坊间会有‘紫禁城的砖是用金子做的’这样的传言。因为金砖的厚度大,吸水性强,质地冰凉,将它安置在桌面上,还可在夏日为瓜果降温,可谓是美观大气又实用。
对于研究故宫历史的专家来说,故宫就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里面的一砖一瓦的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用意和秘密。在一次故宫专家考察建筑布局时,意外发现太和殿广场的一片区域的地砖破坏严重,这可不得了,专家们商量后决定要拆下修缮。
当进行这项工程是,发现搬开一块地砖底下还有一块,最初以为是工匠在建造时偷了懒,将剩下的地砖藏在了下面,结果越往下挖越震惊。太和殿广场的地面居然整整铺设了15层地砖!而且这些地砖还是横七竖八交错铺设成的!
原来太和殿在明清两代都是皇帝举行婚礼和登基仪式的重要场所,这种盛大典礼都是时隔很多年才举行一次。如果有不法分子想要刺杀皇上的刺客在举行典礼之前挖通通往太和殿广场的地道,趁乱刺杀皇帝,是绝对可行的事。
不仅如此,据说明成祖朱棣在建成故宫后,将参与工匠全部毒哑,使之无法言语。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