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历史中,太监是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角色。纵观中国的各个朝代,明朝太监的权势可以说是相当大了。他们不仅可以出海外交(郑和),而且还可以带兵打仗,掌握兵权(镇守太监),甚至一度威胁到皇权(刘瑾、魏忠贤)。
在各种影视资料中,明朝的太监也是频频出现,颇为出名。如《龙门飞甲》中的大太监刘瑾,《少林寺》中的刘公公等,仿佛只要是明朝的历史,就一定会有太监出现(很多还是武林高手)。由此可见太监在明朝历史中的分量。
另外相对于明朝太监的知名度,他的名声却奇臭无比,在常规印象中,太监都是一脸阴笑,谋财害命,迫害大臣的形象。那么究竟是谁给予了太监这么大的权利?
一、 一个人终究难抗历史
在朱元璋击溃北元,建立明朝的时候,就已经立下规矩:宦官不得干政。
这是因为朱元璋已经了解宦官干政的危险,从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到唐朝的"甘露寺之变"。这一切让朱元璋清楚的认识到,如果将权利交给宦官,那么大明帝国就危险了。
为了不让子孙忘记这段历史,朱元璋特地将"内宫不得干政"的话做成牌子,放在宫门口,使子孙代代不忘此规矩。
但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历史规律面前,任何一个人都是渺小的,虽然他朱元璋此时此刻是大明的皇帝,是杀伐果断的君王,但是在他百年之后,那些规矩对子孙来讲就会成为耳旁风和一纸空文。、
果不其然,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做皇帝之后。他就愈发的觉得朝廷势力难以掌控,因为朝臣中有很多都是建文旧臣,这些旧臣不但阴奉阳违,而且也不好掌握,因此朱棣便恢复了锦衣卫,以此来探查这些大臣。
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朱棣觉得在锦衣卫身在宫城之外,沟通起来多有不便,于是琢磨着成立一个新的特务组织,这个组织首先要在宫城之内(要不然还不如要锦衣卫),其次这个组织的人员要忠诚和便于掌控。
朱棣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这一群人:太监。和朱元璋不同,朱棣本身并不是太排斥太监,因为当时在朱棣靖难的时候,太监没少出力,如太监马三保就曾献策给朱棣,让朱棣顺利的击破了李景隆。于是大名鼎鼎的东缉事厂,也就是东厂诞生了。
二、 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
虽然东厂是一个特务组织,权利极大,但是朱棣并没有违反朱元璋"内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此时的太监虽然有了兵权(郑和)和抓人的权力,但终究是一个不入流的角色,和当时的六部九卿比起来,太监的地位还是差了不少,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
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后,他愈发的感觉到有点力不从心,因为当初他太爷爷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度,所有的公文都得皇帝一人来批奏,这工作量无疑是极大的,不仅需要批改奏折,而且还要做出回复,如果认真做的话,估计得做到下半夜。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劳模朱元璋,朱元璋深知夺取天下的不易,才甘愿宵衣旰食,夙兴夜寐。但是朱瞻基不同,虽然他也有治理国家责任心,但显然并不想这么辛苦,毕竟当皇帝是来享受人生的,不是来受苦受罪的,虽然在朱棣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内阁,方便皇帝问政,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所有的公文依然需要皇帝来批示。
鉴于这种情况,朱瞻基灵机一动,便有了一个主意:叫内宫太监读书。后来的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这个举动,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这听起来很骇人,毕竟太监读书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其实不然。因为如果教太监识字,就为他们扫除了进入政坛的最后一道障碍。从这以后,太监们就看得懂文书,批得了奏折,甚至可以篡改公文。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宣宗朱瞻基让太监读书这一举动真的是无心之举吗?
纵观朱瞻基的人生,在没登基的时候就聪明异常,能够在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夹击之下力保自己父亲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失,在登基后能知人善任,监察有度。实在是一代明君,因此要说朱瞻基认识不到这其中的利害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朱瞻基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文官集团的逐渐壮大。
三、 一场拔河比赛
在明朝之前,朝堂之内的主要矛盾是皇帝和丞相之间的矛盾,等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来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方式:废除了丞相制度,并明令子孙后不许再设。
但是历史是公平的,丞相在封建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说白了丞相其实就是皇权的代言人,但是现在朱元璋将丞相废除了,那么他就只能自己做那个代言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朱元璋的劳模精神,后世的皇帝先后创立了内阁,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于是明朝的矛盾便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逐渐演变成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此时是文官集团他们从小接受着孔孟之道的洗礼,将自己看做天子门生,因此心比天高,他们时刻约束着皇帝,让皇帝一筹莫展。毕竟皇帝虽然权利大,但始终是一个人,于是聪明的人便想要让另一股势力加入进来,帮自己一块对抗文官集团。
显然这个聪明人就是朱瞻基,而这个势力就是太监。朱瞻基设立了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掌印太监,负责批红和盖章,而且秉笔太监还可以兼任东厂提督。就这样,一股完全区别于文官集团的势力诞生了,他们在明朝的历史上搅动风云,成为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宣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