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两次古地震
古时候莆田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地震。一次是在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境内发生地震,虎公山巨石崩塌,声震数里。另一次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南日岛发生8级地震。两次地震都对莆田的宋明建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部分海岸线发生塌陷。不过因为这次地震,莆田的地势整体隆起。地震还波及整个福建省,包括江西、浙江等省。
据《福州府志》记载:十一月初九,地震大作,连夜震动。
它会倒塌,墙壁会倒塌。江浙地震也一样。莆田南日岛近海地震发生于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震级为8.0级。
以莆田、泉州影响最大。莆田无数农村房屋倒塌,池塘因地裂干涸,泉州城内外村舍倒塌,山石海动,许多船只被打捞上来。同安,有人破张旭,水溢。漳浦场下陷数丈,沙泥水涌出。安溪山崩。地震波及浙江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多个县市,甚至波及广西桂林、安徽铜陵、湖南零陵、上海等地。这是福建省发生的第一次大地震,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东南地区发生的唯一一次8级大地震。
明朝8级地震
据《兴化府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夜(1604年12月29日),南日岛东海发生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5度,东经119.5度。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历史上最大的8级地震。””兴化州地震,从南到北,树摇乌鸦飞。城倒塌数次,城内楼数次倒塌,乡间房屋倒塌无数次,有人伤人。田野杨威、下克地、岗里都裂开了,中间冒出黑沙,散发出一股硫磺味,池中的水也因为地裂干涸了。因此,老人说:自地震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的地震。大地在第十个昼夜再次震动,据说地震持续了几十个晚上。这就是当时地震的悲剧。
部分明代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古建筑
始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木兰皮。
释迦牟尼塔建于宋干道元年(1165年)。
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的三清殿。
镇海堤始建于唐元和元年(806年)。
古桥楼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兴化府城隍庙。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52年)。
延寿桥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年)。
东岩山塔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西宁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年)。
始建于南安郫,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塔仔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
龙华双塔建于宋建炎三年(1129年)。
于唐贞元二年(785年)前建于广化寺。
卧山桥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尚书桥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
云门寺始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
凌云福源寺重建于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
濑户石桥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
毁于清康熙三年。
大宗伯石作坊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1967年毁)
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春宫嘉客”作坊。(1967年毁)
岳峰寺及其千年佛井建于隋朝(581-618)。
烟真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抗日战争中被炸毁。
江口大桥,建于宋淳佑二年(1242年)。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北桥被毁后八九年,莆田、福清两县无力解决,第二年知府岳政重修。成化(1466)。
大司马石作坊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
平海金十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
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龟山福清寺。
始建于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太平炷。
凤山寺五层木塔,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
天中万寿塔重建于宋嘉佑四年(1059年)。
建于宋代建炎年间(1127-1130)汉江新桥尾。
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4)的“东青古屋”。
宋绍熙二年(1191)建于汉江端明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