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主要观点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主要经济工作,但工作部署具体要如何落地实施?我们结合央行、财政部、住建部等20多个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做更细致的解读。具体涉及六大方面,共十五点。
一、政策基调: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1、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加力”指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强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即有保有压,“压”一般性支出,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2、货币政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央行工作会议有两点变化:一是强调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二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工作排序上升。
二、扩内需:消费、基建、技改、地产
3、消费:将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供给端,“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包括四方面,加大对疫情受损行业纾困力度、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条件、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平台载体。需求端,“增强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就业。消费重点领域是大宗消费,多个部委提及“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4、基建:“十四五”重大工程将加快实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继续发挥作用。具体领域上,风电、光伏,5G、千兆光网等将加快推进,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增速预计超30%。传统基建中,铁路投产新线不及2022年,电网投资增速略有走低。
5、技改:传统产业升级+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将加快发展。
6、地产:消费端,住建部将“大力支持”第一套住房购买。投资端,将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
三、提振预期: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外资、平台经济
7、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工信部将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银保监会将继续推动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8、外资:银保监会将“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
9、平台经济:证监会将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银保监会表示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
四、统筹发展与安全
10、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明确2023年“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具体目标。
11、能源安全:国家能源局及自然资源部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推动海上光伏发展。
12、产业链安全:工信部将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推进产业基础再造。
五、改革与防风险
13、改革:国资委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证监会将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14、防风险:包括地方债务、金融、地产3个领域。地方债务风险要“继续抓实化解”,“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金融领域,持续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地产领域防风险涉及三个方面,1)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整体思路是“保优质主体”;2)出险房企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3)预售资金:“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
六、民生保障(15):涉及财政支出、就医、就业三方面,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政策基调: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1、关键词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相关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部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根据财政部部长刘昆1月4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解释:
“加力”指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财政支出强度加力,“综合运用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二是专项债投资拉动加力,“适当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三是财力下沉加力。
“提效”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对此表述为,“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2、关键词2:货币政策
与2022年的安排相比,今年的央行工作会议有两点变化。
一是强调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结合刘国强副行长2022年12月17日的讲话,这意味着结构上会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二是工作排序中,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从2022年的第四位上移至2023年的第三位。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该段落篇幅从2021年的155个字增加至2022年的268个字)上升相一致。
二、扩内需:消费、基建、技改、地产
3、关键词3:消费
消费工作的部署来自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文旅部共7个部委。
从相关部委的部署来看,今年恢复和扩大消费将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重点是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供给端,“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包括四方面:
1)加大对疫情受损行业纾困力度,银保监会提出“加强对餐饮、文旅等受疫情冲击传统服务行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纾困帮扶”,文旅部也将“适时推出新的助企纾困、行业振兴、消费促进等举措”。
2)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条件,发改委提出“强化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充电设施设备建设”。
3)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商务部提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促进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
4)优化消费平台载体,商务部提出,“城市方面,我们将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农村方面,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需求端,“增强消费能力”。银保监会提出要“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财政部提出要“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消费的重点领域是大宗消费,商务部、工信部、银保监均提及“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4、关键词4:基建
基建工作的部署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银保监会、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共6个部委,以及国铁集团和国家电网这2家国有企业。
“十四五”重大项目是今年基建的重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多个部委对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作出部署。资金上,银保监会明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在2023年继续发挥作用,财政部强“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用地上,自然资源部将“统筹优化‘十四五’时期土地计划指标分配,适当增加今年指标”。
分具体领域来看:
1)新基建:5G、千兆光网
工信部将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研究制定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行动计划”。
2)新能源:风电、光伏
2023年新增装机增速预计超过30%。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据国家能源局此前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风光累计发电装机容量为6.4亿千瓦。2022年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预计1.2亿千瓦以上。这意味着,2023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计达到1.6亿千瓦,同比增长约33%。
3)传统基建:铁路投产新线不及2022年,电网投资增速略有走低
铁路投资:2023年,国铁集团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较2022年下降约27%。2022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100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
电网投资:国家电网2023年预计电网投资超过5200亿元,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约3.8%,2022年计划额同比增长6%。
5、关键词5:技改
工信部对2023年工业技改的部署涉及以下三方面:
一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资源掌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二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三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出台促进装备数字化政策措施,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建设一批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智慧供应。
6、关键词6:地产
地产既涉及投资端,也涉及消费端。
投资端,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但缺少增量。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2022年,全国计划建设筹集2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棚改开工111万套;2022年前11个月,实际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
消费端,精准支持地产消费。住建部部长明确,将“大力支持”第一套住房的购买,“合理支持”第二套住房的购买,“原则上不支持”三套以上住房的购买,对“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在房贷利率上,对于一套住房来说,“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月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三、提振预期: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外资、平台经济
7、关键词7: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
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相关工作,涉及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工信部、发改委共5个部委。
1)民营经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银保监会:继续推动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
证监会:“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持续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
发改委: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中小企业
工信部: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截至2022年11月,全国共有6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97家“小巨人”企业。
8、关键词8:外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具体部署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将“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行业和资产种类”;外管局将“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9、关键词9: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相关工作,涉及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3个部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具体部署上,银保监会提出要“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证监会将“推动形成中美审计监管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
四、统筹发展与安全
10、关键词10: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相关工作,涉及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2个部委。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明确2023年“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具体目标,并将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体方案。
自然资源部:2023年将加快耕地保护法立法进程并推动尽快出台。
11、关键词11: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相关工作,涉及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2个部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重要能源及矿产方面,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油气增产增供……预计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2.05亿吨、天然气增产60亿立方米以上”。自然资源部将“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
新能源方面,自然资源部将“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2、关键词12:产业链补短板
根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工信部将从三方面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
一是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加快新型元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绿色基础制造工艺。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做优做强部重点实验室。
三是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大飞机产业化发展,推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坚持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加快高端医疗装备、农机装备、深远海装备、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等高端专用装备发展。
五、改革与防风险
13、关键词13: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革领域的表述包括:“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具体到部委层面:
国资委: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
证监会:将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2022年12月2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提出,“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4、关键词14:防风险
防风险的重点是地方债务、金融及地产3个领域,涉及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住建部共5个部委。
地方债务风险:财政部明确“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金融领域:银保监会将“推动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落地”、“积极稳妥推进城商行、农信社风险化解,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地产领域防风险涉及三个方面:
1)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整体思路是“保优质主体”、“满足优质头部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主要措施是运用好债券和股权融资政策(第二支箭、第三支箭)。证监会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更好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
2)对出险房企的处置,住建部明确“依法依规处置,该破产的破产,该追责的追责”。
3)预售资金监管:住建部要求“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
六、民生保障
15、关键词15:民生保障
民生领域,主要涉及财政部、人社部、医保局3个部委。
财政部:财政将继续支持保障兜牢民生底线,2023年虽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但财政部明确“不会民生支出上退步”,将继续发挥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基层“三保”底线这5个方面的作用。
就医:医保局将“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
就业:人社部明确今年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并支持灵活就业发展,“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继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3 日 发布的报 告《【华创宏观】 15个关键词看部委新年工作安排 》 。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