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千古罪人——赵构
可以这么说,宋高宗赵构的继位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身为徽宗第九子的他,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根本就没有资格继承皇位。若不是靖康之变,他肯定也只能安安分分的做一个亲王,终其一生,他也不敢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
靖康之变,金人押解几乎整个皇族去北方
但靖康之变给了他继承皇位的机会,整个北方的赵宋皇族被一网打尽,徽宗的几十个儿子中就只剩下他一个,他竟然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者,皇位竟然真的从天而降,落到了他的头上。
有人说,就凭赵构在南方重建了大宋朝廷,使得华夏文明在南方立足这点上,他纵然称不上“千古一帝”,也是我华夏的有为之君。
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笔者恰恰认为他非但不是什么有为之君,而是一个千古罪人。正是他彻底葬送了收复半壁江山的契机,苟且偷安,使得华夏沉沦。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从宋金力量的对比来看。诚然,金军挟灭北宋、掳两帝之余威,入侵我国南方,如入无人之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起长期的战争消耗,而我国南方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反而是消耗得起的。而且当时的金人是一个野蛮落后的民族,掠夺成性,没有先进的生产力,这点上是远不如大宋的。只要时间一长,宋金力量必然会颠倒过来,到时宋反而会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其次,再从两国民众的战意来看。很显然,宋人的战意更强。金人是侵略者,他们已经掠夺了无数的土地、金银财富和人民,而宋人是要收复大好河山,挽救被异族奴役的同胞。在四川战场,面对金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吴玠率领宋军众志成城,金人接连在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损兵折将,不能越雷池一步。在黄天荡,韩世忠的八千水军杀得金兀术的十万大军狼狈不堪。
南宋第一名将岳飞
当然,在所有抗金名将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要数岳飞。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此时距离旧都开封不足百里,只要大宋朝廷上下一心,发动群众,联系北方的义军,收复大好河山,并非不可能。然而,就在此时,赵构连下十几道金牌,召回了岳飞,致使岳飞发出了“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感慨!
由此可知,南宋朝廷在南方立足之后,宋金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先的金强宋弱变成了宋强金弱,宋军在战场上已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再努力一把,就很有可能将金人侵略者赶出去,收复大好河山。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赵构必将以“千古一帝”的形象永载史册,而他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他却选择了与金人妥协,并且无耻地杀害了岳飞。
如今许多人将杀害岳飞的罪名扣在了秦桧头上,并塑像了几个铁像跪在了岳飞的墓前。然而,赵构才是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只追究从犯的责任,而不追究主犯的责任,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赵构是皇帝就放过了他。不错,在一千多年前,他是皇帝。然而,如今的我们,不能以各人的身份看问题。在我们今人的眼里,帝王将相也好、平民百姓也罢,他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做出了什么错事,就得承受什么样的责任。
岳飞墓前的秦桧等人的跪像
那么,赵构为何非得杀害岳飞呢?
有人说是畏惧岳飞迎回徽、钦二帝,如果他们回来的话,必然会影响到赵构的皇位。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并不正确。徽、钦二帝沦为亡国之君,在北方过着十分凄惨的、毫无尊严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回来,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别的奢望。再说,赵构的皇位已经稳固,整个朝廷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徽、钦二宗回来的话,顶多是过着衣食无忧、安逸自在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对他有什么威胁。
那么,赵构杀害岳飞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就是一种畏战、怯战。年青时的赵构可以说是一个伟男子、大丈夫,他主动要求去金营做人质,面对金军的威慑,可谓说是毫无惧色,以至于金人以为他是一个假的皇子,竟然将他给放了回去。
然而,在他做了皇帝之后,面对金人的进攻,东躲西藏,建炎建炎三年(1129年)旧历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罢免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杀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宋高宗逼迫退位,史称苗刘兵变。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
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
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建炎四年(1130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赵构才又回到绍兴府和临安府,才总算稳定了下来。
宋高宗赵构像
为何赵构在面对金人的态度,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呢?这也不难理解,年青人血气方刚,喜欢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像汪精卫在清末的时候,不也想着刺杀清廷摄政王吗?然而人到了中年,血气衰退,就开始为自己算计了起来。而金人此时的攻势一浪高于一浪,将赵构吓破了胆,以至于他竟然阳痿了,终身不育而绝后。后来,他也只能从太祖子嗣中选择了一位来做太子。
面对金人的攻势,赵构精神崩溃了,只要能停战,他是什么要求都会答应的。他根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宋金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心想求和,哪怕是以国家栋梁岳飞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只可怜一代名将岳飞,竟然成了昏君懦弱的牺牲品!可怜可叹!
高宗一朝是大宋收复河山的最好机会,过了这一村就再也不会有这店了。后来高宗禅位,孝宗继位。虽然孝宗有志于恢复,但此时金人已在北方立足,改变了原先掠夺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慢慢地消化自己的战利品,而且,高宗时期的那批能征善战的将军们死的死,老的死,即便有心也是无力北伐了。宋金之间的力量达到了一个平衡,谁也吃不了谁,也就只能是南北对峙了。
一百多年后,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给华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只有半壁江山,不管是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远不能抗衡强大的蒙古帝国,在宋蒙战争中,虽然涌现出了无数的像王坚、李庭芝、姜才、文天祥、陆秀夫、张士杰等这样的仁人志士,全国军民依然是奋战到最后一刻,崖山一战,十万军民宁死不当亡国奴,选择了投海自尽!但爱国军民们的努力,仍旧挽救不了华夏的彻底沦陷!如果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华夏政权,蒙古帝国是绝对灭亡不了华夏的!
悲壮的崖山海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赵构确实是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而以岳飞为首的要求收复失地的将士们,则是永远的民族英雄,理应受到万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