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少数民族地区都非常热闹,以各种形式庆祝。那么火把节有哪些习俗呢?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差异有哪些?让我们介绍一下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日举行,为期两三天。
彝族人认为火把节是为了长出火把一样粗的谷穗。后人以此祭祀火,以驱除家中田里的恶鬼,以保人畜平安。在节日期间,各族青年男女可能会点燃松树制成的火把,到村庄的田野里进行活动。他们一边走,一边在火把上洒上松香,以祈求新年的到来,并去除污秽和好运。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者举办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会见恋人,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的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竖起一把火炬。一个宝塔形的火炬被堆在广场中央。选一棵三四尺高的松树立在中间,周围层层叠叠的柴火堆成宝塔,顶端放一棵盖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树。晚上,男女老少手持火把,锣鼓喧天,聚集在广场上,点燃树塔。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噼噼啪啪地闪出,与锣鼓声、欢呼声融为一体,震天动地。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在旧历6月25日、26日、27日,是春节后纳西族的盛大节日。火把节的第一天,人们挑选长得好的松树,剁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成火把。晚上各家门前的火把都点着了,第二天的火把一般比第一天高四分之一。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为了照亮庄稼,杀死害虫,照亮了各个角落,祝愿丰收。人们高举火把,载歌载舞,彻夜不眠。
白族和纳西族会在火把节晚上举行火游戏。人们在村里所有的大树上绑上一束又一束的红花,象征着“红花如火把一般燃烧”。在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之际,人们每人手举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围着“红花火树”欢唱。
普米族人,在火把节,会举行仪式赞美火神。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是安古米,原是摩梭人的女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民族群居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偷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把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普米族为了世世代代不忘安古米的恩情,把安古米的火种日定为庆祝火神的节日。
节日活动
那一天,寨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竖起若干火把,准备活动。同时,在村子附近选择一块空地,在地面中间竖立一棵10 ~ 20米长的松树,在松树顶端横放一根盖着红色纸花的木棍,在松树周围用易燃的柴火搭建一个宝塔形的火把作为活动场所。晚上,艺术节主持人带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听到锣鼓声后,村里家家户户都出去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聚集在活动地点。
接触点燃
据说农历6月24日是人类用火的纪念日。居住在云南的白族、彝族、普米族、纳西族和其他民族将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将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和种植“太阳”。星期天,人们在“大个”田地的中央竖起了一个火把手,一堆堆的干柴堆积在周围
太阳升起的时候,早已聚集在地里的人们,每人拿着一根挑选好的棍子,依次到“太阳”那里去“钻”木头生火。不管是谁“钻出”火星,人们都一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和干枝叶“捡拾”点火种子。试着把火种移到柴堆上点燃。随即,大家用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点燃各家的火塘,称之为“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都聚集在“大个”地里,在白天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了火。然后,环火把和火“唱歌”来赞美火的幸福。
玩火
居住在鹤庆和丽江相邻的五峰山脚下的白族和纳西族人会在火把节的晚上举行取火游戏。人们在村里所有的大树上绑上一束又一束的红花,象征着“红花如火把一般燃烧”。在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之际,人们每人手举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围着“红花火树”欢唱。
向瓦肯人献祭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人会在火把节举行仪式赞美火神。相传普米族崇拜的火神是安古米,原是摩梭人的女祖先。为了自己的后代和与自己民族群居的普米族的幸福,她潜入天宫偷走火种,用自己的身体作为火把,把火种引向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得到火种。普米族为了世世代代不忘安古米的恩情,把安古米的火种日定为庆祝火神的节日。
篝火晚会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吃烧烤,然后用松枝点燃火焰,手里拿着火跑来跑去,祈求消灭病虫害,祈求年年丰收。热情的群众将火把聚集成一堆堆篝火,上千名彝族孩子跳起了“大三弦”舞。
火把节也是少男少女点燃爱情幼苗,传递亲情的好时机。女生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服展示自己的灵巧,男生在各种比赛和表演中赢得女生的芳心和微笑。
这时,他们都找到了心上人,按照习俗,男方可以抢女方的信物作为承诺;他们还通过整夜唱歌跳舞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
火把节的民俗文化
由于长期的历时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和地域演变(在空间维度上),火把节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是早期的单一形态,而是一种复合形态,它囊括了传统社会的各种活动,包含了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俗审美等丰富内涵。民间广为流传的“火把节传说”提供了分析研究的可能。
彝族地区被称为“火之乡”。彝族人善歌善舞,秉承了祖先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乐舞传统和口头艺术。火把节习俗中形成的歌曲、传说乃至史诗表演,也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
火炬旋律
彝族地区有非常丰富的火炬歌,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有固定的火炬歌。由于彝语方言读音不同,凉山大大小小的彝族人称之为“杜泽多罗嗬”,意思是祭祀用火,多罗是许愿的意思,嗬是歌。
云南楚雄彝族苏诺支系称“朵朵是朵朵额”,意为祭祀火神,“额”意为“玩”。彝族的火把节历来是最隆重的,并逐渐演变成一套完整的民歌。有《烧火歌》,《送火歌》,《招魂调》,《同乐调》,《火把节对歌》,《火把节祭歌》,《烧火歌》等。在楚雄彝族。这些歌曲的时间、地点、演唱者也各不相同。比如0755到79000,全家人在父母的带领下,围着自家屋檐下的“节火”唱歌庆祝;055-79000是家庭主妇唱的,手里拿着祭品(菜、盐、酒、肉),径直走向自家的菜地或粮田。当他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摘了一棵庄稼幼苗,表明人类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庄稼的灵魂一起被带回家庆祝火把节,并象征着丁庆吉的到来
055-79000只供本村人在村边坝场集合唱歌时唱;055-79000由生产牧业、祭酒、除珍、稻田祭经四部分组成。毕摩祭司在火把节当晚祭祀时所吟诵的曲调,反映了彝族人原始的用火消灾、祈求上帝保佑的宗教观念。
楚雄彝族的火把曲调多为传统,五言律诗,句首句尾都有相对固定的衬,充斥着“哦火地霍利”、“啊火啊、哦来”等虚词。有些曲调有很长的虚衬段,如独唱、合唱、对唱、合唱,一般没有乐器伴奏。歌曲多为五声音阶,其次为羽化。在其调号曲中,经常出现“筝”与“锣”的声韵交织的现象。大多演变成中小曲和少数以“上下旋律”为主题的叙事曲,采用二三拍,特别突出“”节奏。总的来说,这类火炬歌情感丰富,质朴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火炬史诗
彝族英雄史诗《招魂调》流传于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中越边境罗罗(又称罗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流传广泛。这部史诗是当地彝族的本土宗教牧师莫拉在“乔年节”(火把节)、“跳宫节”等祭祀节日的相关仪式上演唱的传世歌词。也叫《火把节对歌》。
在罗罗彝族的支系中,祭祀仪式及相关的仪式活动,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礼器,是该支系重要的文化表征。作为祭司的莫拉,在许多节日仪式活动中唱出了流传于世的祭祀词《火把节祭歌》跳宫(即跳铜鼓),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头语言和民俗。
以祭祀战争中的祖先为主要活动的跳宫节,可分为“大跳”和“小跳”。“大跳跃”通常每九年或二十七年举行一次。要在库雅跳九天,除了在跳宫上祭祀、快乐地跳,还要去特定的一个山头和村里所有的住户。“小舞”是一年一度的宫廷舞蹈节,前后举行四天。每天的活动是祭祀山神、音乐神、织锦神(光明未来的神)和驱邪。同样是宫舞节,每个寨子的祭祀程序都不一样。但整个活动都是以莫拉的祭祀为中心,是以歌舞《铜鼓王》和跳铜鼓为主要祭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传统盛会。
“乔年节”即火把节,在广西彝族地区已不再流行。在云南富宁地区的罗罗分会,火把节是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被称为“乔年节”。这与农历六月彝家主要作物荞麦普遍丰收有关。史诗第《铜鼓歌》章追溯了荞麦节的起源:
迁徙到滇桂边境的四夷人从瘟疫中得救后,又遭受了旱灾带来的饥荒。当时,彝族的拉莫伯贤想出了一个培育耐旱荞麦种子的好办法。他徒步来到交趾(今缅甸)借荞麦种子,贪婪凶狠的交趾人不换铜鼓。无奈之下,被绑的伯贤只好让步,用十个铜鼓换了十颗石荞麦籽,让易家转危为安。彝族为了纪念荞麦和鼓的恩情,每年旧历六月击鼓庆祝荞麦年(火把节)。富宁地区的彝族人认为“荞麦节”(火把节)跳铜鼓是为了让神灵高兴。铜鼓可以娱乐、安慰神灵,让神灵给人丰年,从而保护寨子里的人安然无恙,少死多活。
此外,在广西彝族地区,《铜鼓歌》在“铸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封铜鼓”等特定仪式中唱得最多、最完整
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礼仪节日中对《铜鼓歌》的传播和表演密切相关。可以说以上的节日大多是从祭祀仪式发展而来,史诗《换鼓》也是从祭司莫拉的祭祀词发展到铜鼓。祭祀仪式及其衍生的节日场合是史诗形成和世代流传的民间文化场域。祭司莫拉是史诗的吟诵者、编撰者、校勘者和传播者,他的诗歌和历史角色在祭祀仪式中和谐统一。正如《铜鼓歌》和《铜鼓歌》离不开荷马和水蛭般的人物一样,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这位祭司兼歌者。
文化遗产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南文化区”火把节的传承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传承。在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彝语支其他民族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民族火把节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与各民族的本土崇拜、民间信仰和地方宗教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与这些民族特别是彝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火把节中渗透的“狂欢”民俗精神
山区彝族火把节是最完整、最丰富的,保留了人类群体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它的主题一直是讴歌人类生命的繁衍和对民族生命理想的希冀,因而成为研究彝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角度。换句话说,彝族火把节作为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洋溢着一种“狂欢”的民俗精神,传达着朴素的生活观念和态度。